【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九卷:滚滚塞纳北逝水
前文连接:
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一卷:此身原是罗马人第十九卷:滚滚塞纳北逝水
- 第一章:步行者来诺曼底
“昏庸者”查理三世作为遗腹子,出生在父亲去世半年后的879年9月17日,王位从自己两个哥哥到远房堂叔手中走了一圈,又被异姓的奥多一世拽在手里10年多,直到898年才终于归给已经19岁的自己。
而到911年时“昏庸者”查理三世已经是加洛林家族中最后的国王,辉煌一时的加洛林王朝只剩下西法兰克这一片起家之地。
洛林公爵雷吉纳尔一世能在“孩童”路易四世去世后,推举“昏庸者”查理三世成为洛泰林吉亚国王,是他长期以来努力的结果。
“昏庸者”查理三世一直对洛泰林吉亚充满窥视之心,他第一任妻子弗雷德纳就来自洛泰林吉亚,也把侄女嫁给当地贵族。
而911年时“昏庸者”查理三世除了要关注东边的变化,还得应付北面的危急,维京人又一次来袭。
这次来的维京人是老面孔,参与过885年巴黎围城的“步行者”罗洛,此人据说是来自丹麦的维京人,因为被国王迫害而不得不流亡海外踏上劫掠之路。
“步行者”罗洛在911年7月袭击了沙特尔,这座城市早在858年时就被维京人焚烧过,此后城防得到了加强,所以罗洛的围攻并不是很顺利。
西法兰克也迅速做出反应,勃艮第公爵理查德率军前来支援,迫使“步行者”罗洛不得不放弃围城。
当然沙特尔有自己的说法,他们说是当地主教在城墙上展露出圣母玛利亚遗留的衣服,才使得维京人撤退。
在“步行者”罗洛想要逃跑之前,“昏庸者”查理三世率军堵住他的归路,将他围困在山上,“步行者”罗洛只能把队伍中的出生全部杀掉,用尸体当做城墙进行困兽死斗。
普瓦图伯爵“杂种”埃巴卢斯(Ebalus)是拉努夫的私生子,当他到来这里时战斗已经结束,被其他贵族嘲笑是因为懦弱故意来迟。
埃巴卢斯为了证明自己的荣誉独自率军冲击罗洛,结果反而被“步行者”罗洛击溃,他本人吓得躲起来,这在普瓦图被编成民谣嘲笑。
困兽死斗的“步行者”罗洛逼停了“昏庸者”查理三世,最后他效仿自己的远房堂叔,与“步行者”罗洛签署《圣克莱尔河畔艾尔特条约》。
根据这份条约,“昏庸者”查理三世授予“步行者”罗洛从艾尔特河畔到大海的所有土地与税收,而罗洛要受洗并负责防御自己的蛮族,另外早就脱离西法兰克的布里塔尼也一并给了“步行者”罗洛,此所谓慷他人之慨。
“步行者”罗洛同意以后,与“昏庸者”查理三世的女儿吉塞拉结婚,从此在法兰克定居下来,这通常被认为是诺曼底公国建立的开始,而随“步行者”罗洛在当地定居的维京人后裔,在ck中也被特指为诺曼人。
- 第二章:偏颇识人刀兵起
65岁的雷吉纳尔一世在915年去世后,他25岁的儿子吉尔伯特继位,“昏庸者”查理三世对洛泰林吉亚的统治由此开始动摇,不过此时他已经顾不上洛泰林吉亚,因为本土出问题了。
哈加诺(Hagano)是王后弗雷德纳的亲戚,尽管弗雷德纳在917年去世,他仍然继续得到“昏庸者”查理三世的信任,还在918年成为王室顾问,得到大笔挪移的教会补助金,这使得大多数贵族对他不满,以至于厌恶起国王。
因此当马扎尔人在919年入侵洛泰林吉亚时,“昏庸者”查理三世居然无法动员起军队去支援,本来就不满的洛林公爵吉尔伯特见状,干脆直接投靠东法兰克国王“捕鸟者”亨利一世。
“昏庸者”查理三世国内最大的反对者,是出生于866年的“法兰西的”罗伯特,他是“强者”罗伯特的遗腹子,在885年第二次巴黎保卫战中,与兄长“法兰西的”奥多一同守卫巴黎,等兄长去世后,他将除了王冠以外的一切给继承。
“法兰西的”罗伯特在920年以劝谏的名义,发动政变囚禁“昏庸者”查理三世,逼迫他解雇哈加诺,经过兰斯大主教赫维斯的协调,“昏庸者”查理三世得以被释放。
赫维斯前任兰斯大主教是与“法兰西的”奥多一世敌对一辈子的“尊者”福尔克,他在900年死于弗兰德斯伯爵派出的刺杀。
这位主教与罗伯特家族有着很深的联系,早期与他们一同抵御维京人,在“法兰西的”奥多一世时代作为王室顾问而存在,“昏庸者”查理三世继续待在宫廷中,是当时法国最有权势的主教中。
“昏庸者”查理三世被释放以后,并没有宽恕那些叛徒,这场政变无疾而终的结果,就是西法兰克在922年爆发了内战。
- 第三章:一死一败一捡漏
西法兰克922年内战的导火线,是“昏庸者”查理三世剥夺贵族的修道院给哈加诺,而这个地产乃是“法兰西的”罗伯特亲家的。
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法兰西的”罗伯特在922年6月29日于兰斯大教堂加冕,负责给他加冕的居然是兰斯大主教赫维斯,不过这也是赫维斯做的最后一件事,他很快就在一周后的7月6日去世。
随着内战拉开,西法兰克各个贵族开始各站位置,罗伯特一世最重要的盟友首先是来自比维尼德家族的勃艮第公爵鲁道夫,他同时也是罗伯特一世的女婿,在921年娶了对方的女儿艾玛。
鲁道夫的父亲是普罗旺斯国王“普罗旺斯的”博索的弟弟,第一任勃艮第公爵理查德,也是,母亲是勃艮第国王鲁道夫一世的妹妹“欧塞尔的”阿德莱德。
据说理查德死前主教劝他进行临终忏悔,因为他的一生中制造了那么多的流血,然而理查德回答声称:“当我杀死一个强盗时,拯救了更多诚实人的生命,一个人的死亡可以震慑他的同伙,防止造成更多的罪恶,(所以我不需要忏悔)。”
“法兰西的”罗伯特一世还得到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的支持,当初“意大利的”贝尔纳被叔父“虔诚者”路易一世整死后,他儿子赫伯特一世“韦芒杜瓦的”丕平靠着护送茱蒂丝离开意大利得以重回政坛,采邑被安置在纽斯特里亚,开始与罗伯特家族紧密结合。
赫伯特一世的三个儿子全都拥有采邑,其中赫伯特二世继承了韦芒杜瓦伯国,他的妻子是罗伯特一世的女儿阿黛尔,他的姐妹比阿特丽斯嫁给“法兰西的”罗伯特一世,生下“伟大的”休。
“昏庸者”查理三世最大的支持者,是诺曼底公爵“步行者”罗洛,被诏安的维京人全力为国王而战,许多维京人亲自到达国王的阵营,而“步行者”罗洛率领偏军在外,四处破坏敌人们的采邑。
内战双方在923年6月15日爆发“苏瓦松战役”,“昏庸者”查理三世这边大概有1万4千人,低于对面的2万大军。
并且反对派也是人才济济,主将“法兰西的”罗伯特一世带上了25岁的儿子“伟大的”休,勃艮第公爵鲁道夫、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和洛林公爵吉尔伯特等人参加。
战役的结果颇具讽刺意味,57岁叛军主将“法兰西的”罗伯特一世当场战死,但随着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当场抓获“昏庸者”查理三世后,叛军终究还是得到胜利。
被抓获后的“昏庸者”查理三世被囚禁在佩罗娜,“法兰西的”罗伯特一世女婿勃艮第公爵鲁道夫成为最后大赢家,他在923年7月被森斯大主教沃尔特加冕为西法兰克国王鲁道夫一世。
- 第四章:三法王族皆易姓
鲁道夫一世的妻子艾玛加冕是西法兰克第一个加冕的女王,他兴高采烈的去当国王后,就把老家勃艮第公国丢给弟弟“黝黑的”休。
刚继位的鲁道夫一世面临各种威胁,挑战自己权威的普罗旺斯国王“盲人”路易,横穿东法兰克千里迢迢来西法兰克送温暖的马扎尔人,又在四处乱跳的维京人,非常不好对付的“捕鸟者”亨利一世,还有决不能忘记的国内贵族。
洛林公爵吉尔伯特在924年邀请“捕鸟者”亨利一世入侵,925年向他宣誓效忠,并娶了对方女儿格尔贝佳。
“伟大的”休对自己姑爷倒还恭顺,鲁道夫一世在国内最大的麻烦,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这位囚禁“昏庸者”查理的加洛林族员,看起来是把这位前国王当做自己手中的王牌。
利用自己手里的“昏庸者”查理,他让自己次子“韦芒杜瓦的”休成为兰斯大主教,这也刷新了主教最低年纪的记录,5岁就能当大主教,还是在兰斯这座法国最重要的教会,你们有见过没?
得寸进尺的赫伯特二世并未就此停手,当拉昂伯爵罗杰一世在926年去世后,他无视拉昂已有合法的继承人,强行让儿子奥多成为拉昂伯爵。
面对国王鲁道夫一世的警告,赫伯特二世的回应是又打出“昏庸者”查理这张王牌,把“查理”带到诺曼底公爵“长剑”威廉这里。
“长剑”威廉在父亲“步行者”罗洛927年去世后继承公国,见到废王被带到自己面前,恭敬的向他行礼,这种示威使得鲁道夫退让,只能让赫伯特二世在928年控制拉昂。
顺便说个有趣的事情,由于“长剑”威廉在933年对维京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鲁道夫一世因而将诺曼底海域的所有岛屿授予威廉,而显然这包括海峡群岛,所以属于理论上来说如今英国仍然占着法国的土地。
可惜的是这么好用的牌只能用到929年,被囚禁6年的“昏庸者”查理于929年10月7日在佩罗娜去世。
忍了很久鲁道夫一世终于可以出手了,以阿尔托取代阿努尔夫成为新任兰斯大主教,不管怎么说孩童大主教真的太过分了。
- 第五章:我也不是要谦虚
“昏庸者”查理三世与第一个妻子弗雷德纳在907年结婚,双方有六个女儿,分别是厄梦特露德、弗雷德纳、阿德莱德、鲁特鲁、希尔德加德和嫁给罗洛的吉塞拉。
弗雷德纳在917年去世后,新任王后是17岁的“威塞克斯的”奥基夫(Eadgifu),她是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长者”爱德华的女儿,920年为“昏庸者”查理三世生下儿子路易,923年后带着儿子路易流亡娘家。
王子路易是在海外岛国度过自己的童年,而故国已经被比维尼德家族的鲁道夫一世所占据。
尽管鲁道夫一世在位期间面临着各种挑战,但他仍然牢牢把持王位直到自己生命的结束,鲁道夫一世对西法兰克的统治并非这篇科普的主题,因而在此略过不提。
鲁道夫一世在935年年末病重,次年1月14日左右去世,由于没有儿子导致西法兰克王位再次空悬,此时巴黎伯爵“伟大的”休出来召集贵族,他就王选问题发表一番讲话:
“我们的国王查理是以一种悲惨的方式去世的,因为我的父亲和我们这些人的行为伤害到他,对此我们必须用一切努力去弥补这种伤害。”
“曾经由于遵从你们这群人一直的愿望,我的父亲去统治这个国家,这是一个巨大而又邪恶的错误,因为当时只有一个人有权去统治这个国家,他不但活着还被囚禁着,各位请相信选我当国王并不符合上帝的意志,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继续父亲的事业。”
“伟大的”休唠唠叨叨这一大堆话,大意就是我一个法兰西公爵,怎么就能成为西法兰克国王呢?当初你们选我爹当国王,下场怎么样也看了吧?所以我们都没有资格当国王,唯一有资格当国王的,只有加洛林家族,也就是远在威塞克斯的路易。
这一番话高风亮节实着令人佩服,而我觉得“伟大的”休婉拒王位主要是因为几点,首先他面临着国内许多贵族的虎视眈眈,勃艮第公爵“黝黑的”休和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都在旁边看着呢,并且存在借师(捕鸟者亨利)剿寇的打算
其次则是“伟大的”休本人的问题,他已经结过三次婚,第一个妻子是曼恩伯爵罗杰的女儿茱蒂丝,此人也是“秃头”查理二世的外孙女,第二个妻子是“长者”爱德华的女儿易喜德,结婚8年仍为有子,换句话说罗伯特家族似乎要绝嗣了,急啥呢。
最后则是他说的这些话未必没有真诚,你看他叔父奥多一世称王,折腾了一辈子也不是真正的国王,父亲罗伯特一世更惨,在位仅1年就战死,或许他觉得王位对罗伯特家族是什么诅咒呢?
总之我不当其他人也都别当,那谁来当?人选现成的呀,正在自己岳父家流亡的路易,“昏庸者”查理三世的合法子嗣。
- 第六章:海上归来的王子
“伟大的”休的使节很快就到英国,邀请王子路易回去“成为王国的领头人”,英格兰国王埃塞尔斯坦对自己的外甥还是颇为关心,他要求使节代表所有贵族提前向路易宣誓效忠后才肯放行。
在几个小时的海上航行以后,流亡13年的王子路易与奥基夫回到了故乡,只带着些许仆人在布洛瓦登陆。
根据里切鲁斯在教会编年史中的记载,当时负责迎接王子路易的是“伟大的”休,他人带来一批装饰着王家徽章的马正在海滩上等待。
不知是因为疏忽还是故意想给小王子难堪,“伟大的”休带来的马匹野性难驯也就罢了,居然连马鞍都没有,可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年仅16岁的王子路易居然不靠别人搀扶,就独自跨上并驯服了这匹烈马,这一行为赢得在场所有贵族的尊重。
随后王子路易在“伟大的”休等贵族的伴随下到达拉昂,
在上马风波之后,路易就下去了拉昂,于6月19日被兰斯大主教阿尔托加冕为西法兰克国王,由于他是从海上返回国内继位的,因此被叫做“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
“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从小在英格兰长大,此时几乎不会说法语,对加冕仪式也一无所知,因此是“伟大的”休挽着他的手完成加冕的。
在加冕仪式上,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戴上前任国王的王冠与权杖,得到圣·雷吉米乌斯的戒指,和“秃头”查理二世一样穿着一件叫“奥比斯”的蓝色丝绸外套,外套上绣着古希腊火神赫菲斯托斯出生的典故,并对主教宣誓会尊重教会的特权。
虽然“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已经16岁了,但是“伟大的”休仍然很务实的认为国王需要摄政,也就是自己。
在说服诺曼底公爵“长剑”威廉和弗兰德斯伯爵阿努尔夫一世后,如愿以偿的“伟大的”休在956年被册封为法兰克公爵,还被“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称作仅次于他的统治者,很快就架空了小国王。
正常来说这时候加洛林王朝或许会步墨洛温王朝的后尘,变成懒王然后衰退,毕竟“昏庸者”查理三世败光了加洛林的百年基业,异域归来的“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毫无根基,仅有在巴黎东北部贡比涅、拉昂和苏瓦松的小片领土,形式岌岌可危。
然而就如墨洛温王朝也有达格伯特三世绝地反击一样,加洛林王朝在走向终结之前,最后三个统治者居然都不是庸王,让这个王朝在落日前散发出回光返照的耀眼光芒。
- 第七章:插手洛林欲扩土
就如墨洛温懒王不是因为懒惰而失去权力一样,“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也并非某些地摊文所说是个无能的国王,他为了能重新控制这个王国做出许多努力。
挡在“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面前最大的阻碍无疑是摄政者“伟大的”休,因此他在在937年时曾自称为“公爵之王”,还组建起一个反对“伟大的”休的同盟。
加入这个同盟的有兰斯大主教阿尔托,勃艮第公爵“黝黑的”休,诺曼底公爵“长剑”威廉,布里塔尼公爵艾伦二世以及巴塞罗那伯爵桑耶等贵族。
教皇也成功被“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拉拢,愿意提供一些道义上的援助,比如在942年让贵族们向国王宣誓效忠。
此外“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还花费很大的精力,为自己寻找新的王室领地,他因而将目光放在洛泰林吉亚地区。
936年时欧洲大陆两个国王双双去世,一个是西法兰克国王鲁道夫一世,另一个是德意志国王“捕鸟者”亨利一世,继承德意志王国的是“大帝”奥托一世。
洛林公爵吉尔伯特曾经是“昏庸者”查理三世的封臣,在鲁道夫一世时期投奔德意志王国,929年迎娶德意志公主“萨克森的”格尔贝佳,可在“大帝”奥托一世刚刚继位之时,他却趁机发动叛乱。
为了能够叛乱成功,吉尔伯特拉拢了许多盟友,比如康拉丁家族的法兰克尼亚公爵艾伯哈德,乃至西法兰克国王“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他愿意重新效忠对方,于是“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点起兵马前往洛泰林吉亚,路过凡尔登时接受当地贵族效忠誓言。
然而加洛林王朝早已是昨日黄花,这个时代的名字叫做奥托,百年前“年轻人”路易三世曾在安德纳赫平原大败“秃头”查理二世,如今吉尔伯特也在939年10月2日的“安德纳赫战役”中惨败,艾伯哈德当场战死,吉尔伯特在溃逃时淹死在兰英和中。
等“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到达时发现内应已经没了,但他并不想就此放弃近在咫尺的洛泰林吉亚,于是迎娶吉尔伯特的遗孀26岁的格尔贝佳作为王后,以加强对洛泰林吉亚的控制。
既然对方不愿意放弃洛泰林吉亚,现在还娶了自己的姐姐,所以“大帝”奥托一世没有停下讨伐的脚步,将洛林公国交给弟巴伐利亚公爵亨利一世后,便继续朝西法兰克发动了入侵。
- 第八章:扩土不成被吊打
面对德意志大军的入侵,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诺曼底公爵“长剑”威廉和法兰克公爵“伟大的”休纷纷响应响应。
“长剑”威廉为什么会加入我不懂,“伟大的”休倒容易猜到,无非就是因为摄政权导致与国王撕破脸。
至于赫伯特二世仍然是拉昂问题,拉昂伯爵罗杰一世有合法的继承人罗杰二世,而赫伯特二世却无视这个事实而想要得到拉昂,结果被“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断然拒绝。
兰斯在940年被攻陷后,支持国王的兰斯大主教阿尔托被放逐,赫伯特二世将自己的儿子休在9年后重新扶上兰斯大主教的位置。
由于前线一片溃败导致国内人心惶惶,什么妖魔鬼怪就都出来了,有则轶事就说早在入侵前,圣徒们就预感到贵族对国王不忠,一个兰斯的女孩更是预言声称阿尔托将会被赶下台,因为他放弃了对国王神圣的服务。
为了平息圣徒们的愤怒,又或者是渴望圣徒能将自己解救出困境,“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在“伟大的”休和“长剑”威廉围攻兰斯时,特意去教堂许诺自己的奉献每年会增多一磅白银。
显然上帝并没有保佑这个国王,前线军队连连溃败,西法兰克许多贵族更是以“伟大的”休为首,在941年向“大帝”奥托一世宣誓效忠。
可最后“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还是保住了自己的统治,因为“大帝”奥托一世主动停止进军,或许他认为国内尚未安稳不应该扩土,因而将对西法兰克的战争牢牢局限在“惩戒”这一程度。
停战后“大帝”奥托一世以仲裁者的身份,勒令西法兰克贵族和国王和解,结束了这次冲突。
这次被吊打给“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留下终身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此后一直到去世时都不敢再碰洛林一根寒毛,而“大帝”奥托一世借助这次战争确定自己作为仲裁者的身份,等取得法兰克皇冠以后,更是屡屡插手西法兰克的内政。
- 第九章:臣死遂动却遭囚
在被“大帝”奥托一世吊打之后,“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找准了新的方向,从对外扩土变成对内整肃贵族,而两个老仇人的去世给了他机会。
诺曼底公爵“长剑”威廉在942年12月17日被弗兰德斯伯爵“伟大的”阿努尔夫一世派人刺杀,其子10岁的“无畏者”理查德一世继位。
为了避免再被群殴,“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和“伟大的”休抗衡一气,准备给小公爵送温暖。
在“伟大的”休支持下,西法兰克国王“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宣布以国王的身份对对“无畏者”理查德一世“提供保护”,然后率军入侵混乱的诺曼底公国,攻占鲁昂后将10岁的小公国关押在拉昂。
接下来就是分账,“伟大的”休派出自己封臣蒙特勒伊伯爵,代替被软禁在拉昂的“无畏者”理查德一世摄政诺曼底公国。
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在943年去世,这次“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再次重拳出击,强迫韦芒杜瓦伯国采取均分继承法,使得阿达贝尔特一世继承韦芒杜瓦伯国,罗伯特一世继承马克伯国,居伊一世继承苏瓦松伯国,这给韦芒杜瓦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为什么这么说呢?赫伯特二世的韦芒杜瓦伯国,从“昏庸者”查理三世时代开始就是西法兰克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势力,他与国王的冲突贯穿着随后的鲁道夫一世乃至“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
然而随着“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强迫均分继承以后,直到加洛林王朝覆灭前,这个昔日搅动风云的公国,却沦为无足轻重只是偶尔提及的角色,可以说“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基本瓦解了韦芒杜瓦伯国对王权的威胁。
“无畏者”理查德一世的出身很尴尬,“长剑”威廉很晚才知道自己有了儿子,又过了几年才把儿子给接过来,但或许是这样的同样,让“无畏者”理查德一世有着出色的能力,他后来成为诺曼底封建化的关键性人物。
被囚禁一段时间以后,“无畏者”理查德一世逃出监狱,很可能与老部下维京人联络上,乃至和“伟大的”休勾结在一起,对于后者没有明确证据,但之后事情的发展显示出双方有着不一般的关系。
贵族赫鲁林是国王忠诚的封臣,“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为了支持他而在945年一同前往诺曼底,结果半路在巴约遭到维京人袭击,赫鲁林死于袭击中,“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也在逃亡鲁昂的路上被俘虏。
“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被绑架后,王国暂由女王格尔贝佳摄政,她很快就得到绑架者的勒索信,要求让“无畏者”理查德一世得到父亲的采邑,并把国王的两个儿子送过来当做人质,才可以把“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放回。
此时“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有两个儿子,大王子洛泰尔和小王子查理,王后格尔贝佳对勒索打了个折扣,把小王子查理送了过去,大王子洛泰尔则由苏瓦松主教居伊顶替。
就这样“无畏者”理查德一世得到国王的承诺,重新成为诺曼底公国的统治者,但维京人并没有释放国王,而是送给了“伟大的”休,所以我说维京人和“伟大的”休之间很可能有所勾结。
- 第十章:王朝末年因果循
眼看对面收了人质不认账,觉得自己被耍了的格尔贝佳怒了,当即写信寻求亲戚们的帮助,即“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的舅舅英格兰国王埃塞尔斯坦,以及格尔贝佳的兄长“大帝”奥托一世。
一连收到两个国王的来信警告,“伟大的”休怂了,只能下令将“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释放。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并不是关押在巴黎,而是被“伟大的”休转移给自己封臣布洛瓦伯爵西奥博尔德一世看管,此人觉得自己照看了国王这么久得拿点辛苦费,因此释放时成绩攻占拉昂。
这种行为让“大帝”奥托一世十分不满,觉得这是不给自己面子,于是他在946年联合勃艮第国王康拉德一世第二次入侵西法兰克,只是这回惩戒目标不是国王,而是跋扈“伟大的”休。
应该说这是赤裸裸的干涉内政,但西法兰克国王“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不但没有对“伟大的”休提供援助,还大叫打得好打得妙打的卡佩呱呱叫,在947年带着妻子去“大帝”奥托一世的行营中表达自己的感谢,并也发兵进攻“伟大的”休。
德意志军队的入侵仍然是势如破竹,“伟大的”休很快就丢掉了拉昂,紧接着是桑利斯,堪称兵败如山倒。
于是“大帝”奥托一世再次以仲裁者的身份,于947年至948年之间在默兹河到莱茵河畔,连续召开四次宗教会议,最后在948年6月的英格尔海姆宗教会议上做出判决:合法的兰斯大主教应该是阿尔托,“伟大的”休是可耻的背叛者。
“任何人都不应该去破坏王权与背叛国王,因此可以认定休是侵略者,参与了对国王路易的绑架,所以除非他亲自出现在我面前对自己的行为给出满意的解释,否则我将会对他进行绝罚。”
“伟大的”休无视“大帝”奥托一世的最后通牒,率军继续在苏瓦松肆虐,亵渎了数十座教堂,还在拉昂附近修建城堡表示负隅顽抗的决心,于是“大帝”奥托一世履行约定,在特里尔宗教会议上,将“伟大的”休和洛瓦伯爵西奥博尔德一世一齐绝罚。
但“大帝”奥托一世没有继续在西法兰克的战争,而是就此撤军,不过他第二次对西法兰克的入侵可以说是效果立竿见影,“伟大的”休被一轮打击以后,实力已经虚弱到和“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都能打的有来有回。
接下来就是西法兰克的菜鸡互啄,双方于949年围绕拉昂进行了一整年的争夺,最后在950年和解,就如“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再也不敢动洛林一样,只要“大帝”奥托一世还活着,“伟大的”休也不敢再绑架国王了。
随后4年间西法兰克大体平静,只有三件事值得一说,首先是奥莫斯伯爵赫伯特三世在951年绑架西法兰克太后奥基夫强行结婚,赫伯特三世是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二世的儿子,这操作看得我目瞪口呆,一个41岁的老头绑架个51岁的老婆婆干啥?
而“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的表现堪称软弱,仅仅是将赫伯特三世的修道院给没收,转封给自己妻子格尔贝佳。
第二件事是“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在951年一度病重,以为自己撑不过去的他确立长子洛泰尔为继承人,王后格尔贝佳作为摄政,当然他还是挺过这次疾病,因此王子洛泰尔还得继续往后待着。
最后则是“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在954年夏末从拉昂地区狩猎归来,穿过森林时看到一匹狼,去抓捕时不慎从马上跌落而亡,年仅34岁,死后被埋葬在圣雷米修道院,他的坟墓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摧毁。
“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并非查理曼、“大帝”奥托一世那样英明睿智的君王,但也不是“秃头”查理二世、“胖子”查理三世那样的弟弟国王。
他自一无所有的从海上归来,起初被权臣“伟大的”休给架空着,凭借一个国王的空头衔,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控制了从拉昂到兰斯的大片土地,得到超过墨洛温懒王的权力,给后代留下一份不小的基业,我认为他已经尽力了。
“海上归来者”路易四世去世时仅34岁,如果他能多活几十年,西法兰克的局势又会如何呢?只是没有如果,当初墨洛温王朝最后几个国王也都死的很短命,现在所谓是天道好轮回,有了初一就别怪十五。
不管如何“海上归来者”路易三世就以诡异的死法离开人世,幸运的是他的儿子洛泰尔有着不逊于父亲的能力,继续将加洛林中兴推上又一个巅峰。
9 条评论
嗯?具体是谁和谁的关系?
53995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