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七卷:雄主谋皇夭途半

【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七卷:雄主谋皇夭途半

前文连接:

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一卷:此身原是罗马人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二卷:曹操们的角斗场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三卷:险夭折而凤涅槃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四卷:雄日朝升定基业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五卷:旧王罢斥新王立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六卷:查理大帝争南域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七卷:东侵南伐战不休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八卷:南蛮敌酋俱不敌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九卷:人去业存照千年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卷:承父伟业步履艰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一卷:父子相残国势蹙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二卷:兄弟阋墙日黄昏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三卷:中逝只余东西法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四卷:一年二王相辞去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五卷:破镜重圆不复昔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六卷:覆水难收况庸主zhuanlan.zhihu.com图标

第十七卷:雄主谋皇夭途半


  • 第一章:争洛林划归子地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出生于850年,“巴伐利亚的”卡洛曼中风瘫痪后,他在两位叔叔的逼迫下不得不放弃巴伐利亚,但当“秃头”查理三世去世导致法兰克五分后,他却成为唯一一个加洛林王族,即便是私生子出生的王族。

(图1:13世纪的阿努尔夫画像)

心高气傲的“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此前不愿意结婚,直到888年成为国王时,38岁的他才娶了康拉丁家族的奥塔,一个16岁的贵族少女,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在893年出生,取名为路易。

路易出生之前,阿努尔夫已经有了至少2个私生子,长子便是870年出生的兹温提波得(Zwentibold),这个名字也可以写作斯瓦托鲁普科(Swentiboldo),即阿努尔夫的教父摩拉维亚酋长斯瓦托鲁普科。

或许同样是私生子出生,阿努尔夫对私生子都相当不错,另一个私生子拉多尔德后来被册封为意大利国王,而兹温提波得则被父亲挑中洛泰林吉亚,虽然洛泰林吉亚在“胖子”查理三世去世后,已经自行选举了鲁道夫一世,但这不碍事嘛。

鲁道夫一世是谁呢?这里要好好讲讲,当初老韦尔夫家族的韦尔夫有两个女儿,茱蒂丝嫁给“虔诚者”路易一世,赫玛嫁给阿努尔夫爷爷“日耳曼人”路易二世,而他还有一个儿子是欧塞尔伯爵康拉德一世。

“强者”罗伯特一世的妻子“图尔的”阿德莱德在嫁过来之前,就是康拉德一世的妻子,两人生下康拉德二世,康拉德二世迎娶弗留利公爵贝伦加里奥一世的妹妹茱蒂丝,这便是鲁道夫一世的父母。

接下来的情节上一卷说了,“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毫不客气的一屁股坐过来,鲁道夫一世只能麻利的滚蛋,屈尊为勃艮第国王,两人因此断断续续交锋到894年。

为了与阿努尔夫作战,鲁道夫一世充分利用下半身拉拢盟友,他让勃艮第公爵理查德成为自己的姐夫,大女儿阿德莱德嫁给普罗旺斯国王“盲人”路易,小女儿薇拉嫁给博索尼德家族的托斯卡纳侯爵博索。

然而客观的来说,普罗旺斯和勃艮第地区的战争并不严重,因为鲁道夫一世和“盲人”路易都仅满足于割据,争夺最激烈的首先是意大利,其次是西法兰克。


第二章:铁王冠易手他姓

古伊蒂斯齐家族的存在就是皇帝无能的最好证明,他们公然挑衅“胖子”查理三世和教皇的权威,却能安然统治至今,还试图去争夺伦巴第铁王冠,而乌恩洛兴格家族的弗留利公爵贝伦加里奥一世是他们最大的竞争者。

(图2:贝伦加里奥一世的印章)

贝伦加里奥一世一度在885年和“胖子”查理三世翻脸,因为皇帝的宠臣韦尔切利主教柳特沃德为了自己亲戚的婚事,强行绑架贝伦加里奥一世的妹妹结婚,贝伦加里奥一世对柳特沃德的进攻惹怒了皇帝。

最后贝伦加里奥一世为了能得到伦巴第铁王冠,主动去887年5月的吉林跟大会向皇帝赔礼道歉,因而“胖子”查理三世在6月收养“盲人”路易时,他又可以站在皇帝身旁。

铁王冠被窥伺固然不爽,但让铁王冠丢给古伊蒂斯齐家族那就更令人厌恶了,或许是在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思想下,“胖子”查理三世在887年同意了对方的请求,让贝伦加里奥一世成为意大利国王。

此时贝伦加里奥一世最大的阻碍莫过于居伊三世,但幸好居伊三世对西法兰克王位更感兴趣,于是双方在协约中,居伊三世同意贝伦加里奥一世加冕,贝伦加里奥一世不得干涉居伊三世北上争夺西法兰克王位。

居伊三世一个意大利贵族,为什么敢去争夺西法兰克王位呢?首先他有“尊者”福尔克的支持,此人来自伊夫雷亚家族,这个家族后来建立了西班牙。

但更重要的是“尊者”福尔克的地位,他在883年成为兰斯大主教,兰斯是西法兰克最重要的教会,许多西法兰克国王都在兰斯加冕,似乎与“法兰西的”奥多一世有着很深的矛盾,总之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给奥多一世找麻烦。

另一个支持者是教皇斯蒂芬六世,他继位时教皇国遭遇蝗灾,为此自掏腰包用家族积蓄去救灾,对外则一改对古伊蒂斯齐家族的态度,将居伊三世收为教子全力跪舔对方。

正是有这两个人的支持,居伊三世才敢从斯波莱托北上,前往西法兰克与“法兰西的”奥多一世争夺王位。


  • 第三章:双王对峙意大利

居伊三世这个过江龙没能敌过“法兰西的”奥多一世,让王冠最终落入后者手中,一无所获的他只能撤军回到意大利,然后撕毁和贝伦加里奥一世的协定,试图夺取伦巴第的铁王冠。

888年秋季双方在布雷西亚爆发的决战中,贝伦加里奥一世小胜一筹,但没能对居伊三世的军队造成毁灭性打击,在互相奈何不了对方的情况下,签署停战条约在冬歇期休战,直到889年1月6日战火重开。

新的一年中轮到居伊三世占据上风,在“特雷比亚战役”战役中,一锤定音的击败贝伦加里奥一世,使得他不敢出城与对方野战,但居伊三世也没能力彻底消灭仍然割据弗留利的贝伦加里奥一世。

“特雷比亚战役”战后居伊三世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在891年初被自己的教父斯蒂芬历史加冕为伦巴第国王,同年2月21日更是成为法兰克皇帝,结束3年的皇位空悬。

(图3:居伊三世的印章)

但由于斯蒂芬六世在为他加冕不久后去世,以新教皇福尔摩塞上台为标志,居伊三世的运势开始急转直下。

福尔摩塞最早是约翰八世的人,当初约翰八世邀请“秃头”查理二世入主意大利时,作为传递命令的使节就是他,尽管后来与约翰八世决裂,但对古伊蒂斯齐家族的仇恨却一脉相承。

双方彻底决裂的标志,是福尔摩塞在居伊三世的逼迫下,不得不给对方的儿子朗贝尔在在892年4月30日加冕为共治皇帝。

在“矮子”丕平开了选举篡位法以后,一度消失的日尔曼军事民主制又重回欧陆,尤其是“普罗旺斯的”博索重开风头以后。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你靠着选举来篡位,那如何保证别人不对你的儿子有学有样呢?一种方式就是共享王位,即在你还有掌控力的时候,提前把儿子也一起选举了,这样就能确保头衔平稳过度。

居伊三世让儿子朗贝尔加冕就是这个打算,然而王位共享见多了,法兰克皇位共享,上一个这样做的还是查理曼和“虔诚者”路易一世啊。

既然福尔摩塞和古伊蒂斯齐家族彻底翻脸,那该怎么办呢?这点约翰八世乃至哈德良一世都已经做出示范,那就是向加洛林王室求助。

此时偌大的法兰克,只剩下“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一个加洛林国王,他自然得到了福尔摩塞的求助。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也有出兵的必要,“普罗旺斯的”博索还只是僭位为王,现在居然连皇位都被抢了,这怎么能忍?

并且福尔摩塞也开出了好大的筹码,他在893年派来雷根斯堡求援的使节表示,只要阿努尔夫愿意出兵拯救自己,别说是伦巴第铁王冠,便是皇冠也能给,心动的阿努尔夫便派长子兹温提波得去意大利为自己打头阵。


第四章:王冠重落遗腹子

在被派去意大利之前,兹温提波得正在为自己争夺西法兰克王位,毕竟我前面说过了,“胖子”查理三世去世后,最乱的是意大利,其次就是西法兰克。

尽管“法兰西的”奥多一世击退了居伊三世,从而于888年2月在贡比涅加冕为国王,但他却没能掌控整个西法兰克,兰斯大主教“尊者”福尔克转而扶持“昏庸者”查理三世唱对台戏,总之就是要和“法兰西的”奥多一世干到底。

(图4.1:奥多加冕西法兰克国王)

879年出生的“昏庸者”查理三世是“结巴者”路易二世的遗腹子,在893年被兰斯大主教“尊者”福尔克和韦芒杜瓦伯爵赫伯特等人拥立为王,利用自己的强宣称对“法兰西的”奥多一世发出挑战。

洛泰林吉亚国王兹温提波得继承了阿努尔夫的好战,他利用这个机会对西法兰克发动入侵,锋芒之利一度迫使“昏庸者”查理三世和“法兰西的”奥多一世不得不暂时停止内战联合对敌。

这种情况下,“昏庸者”查理三世派出“尊者”福尔克去雷根斯堡,成功说服“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支持“昏庸者”查理三世,叫停了兹温提波得与西法兰克的战争,让他为自己去意大利。

在兹温提波得这条过江猛龙走后,“法兰西的”奥多一世与“昏庸者”查理三世再次开战,又打了整整2年未分胜负。

教皇福尔摩塞担心长期的内战会导致维京人对西法兰克趁虚而入,“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接受福尔摩塞的劝诫,于是在895年5月召开“沃尔姆斯帝国会议”,命令西法兰克内战双方到沃尔姆斯接受自己裁决。

“昏庸者”查理三世害怕意外不敢前去,只派了一名使节代表自己,而“法兰西的”奥多一世就不同了,他不但本人亲自带着大批随从到场,还向阿努尔夫献上大批礼金。

两者的恭敬与不敬形成鲜明对比,“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开始倾向“法兰西的”奥多一世,宣布自己支持他作为西法兰克国王。

这次裁决结束后,“法兰西的”奥多一世继续在西法兰克和“昏庸者”查理三世交战,最终双方在897年妥协,“昏庸者”查理三世占据塞纳河北岸的区域作为自己采邑,承认“法兰西的”奥多一世的国王身份。

然而和平结束没多久,“法兰西的”奥多一世便在898年2月去世,没有儿子的他领地被弟弟“法兰西的”罗伯特一世继承,没有兄长声望的罗伯特一世不愿争夺王位,于是19岁的“昏庸者”查理三世终于登上王位。

(图4.2:898年的法兰克)

  • 第五章:鲁汶维京尸填河

维京人对法兰克的袭击在“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时代仍在继续,然而此时统治者已经不是原先那个胆怯的“胖子”查理三世了。

一批维京人在891年夏季时劫掠洛泰林吉亚地区,此时“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正在与摩拉维亚人交战,因此由当地贵族自行防御。

6月26日时,一支在马斯特里赫特地区跨过盖尔河的法兰克部队侦察到维京人的动向,但是他们不清楚维京人,会在得知军队出现的消息以后立刻逃之夭夭,还是转而去劫掠特里尔或者科隆。

就在法兰克军队进退不定时,一支维京人军队出现在视野中,还没等将领下令,便有按捺不住冲动的贵族率军杀出,结果被诱入村庄中歼灭,剩下的法兰克军队在逃跑时被追击并屠戮。

闻听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的“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发誓要为死难的士兵报仇,像路易三世那样对维京人发动毁灭性的打击,以重振法兰克声威,毕竟英格兰不好对付,难道我法兰克就是软柿子了吗?

维京人得知法兰克主力即将到来的消息,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即撤退,反而在修建起防御工事,通过迪莱河和沼泽保护起自己侧翼和后路,利用地形试图负隅顽抗。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进军速度快到超乎维京人想象,他在9月就亲自到达当地,“鲁汶战役”(Leuven)就此爆发。

(图5:鲁汶所在地)

面对气势汹汹的法兰克军队,维京人将上次战役缴获的战利品投掷到敌军阵前,嘲笑说自己还会像此前那样获得胜利。

愤怒的“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并没有失去理智,他让部分骑兵下马作战,剩下军队分布在沼泽四周,将维京人的退路给堵死。

这下维京人变成瓮中之鳖,在迪莱河畔修建的工事成为他们自己的坟墓,随着营地被法兰克军队攻破,屠戮就开始了。

有的维京人被杀死,有的维京人跳进迪莱河淹死,据说尸体之多一度堵塞了迪莱河,带队的领袖领袖西格弗雷德和戈特弗里德双双战死。

一些东法兰克的编年史声称,维京人在“鲁汶战役”中被打碎了脊梁骨,以至于此后十多年都不敢入侵。

但有些史学家认为,维京人不过是因为法兰克在892年的饥荒才撤退,因此仅一年后又卷土重来,先袭击小丕平起家的奥斯特拉西亚,896年又出现在卢瓦尔河上,对塞纳河的袭击持续到10世纪初。


  • 第六章:旧人崩离新人来

摩拉维亚人可以说是“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的老朋友,从斯瓦托鲁普科成为阿努尔夫教父,到他对“巴伐利亚的”卡洛曼的背叛,再到双方在“威廉明娜战争”的冲突,两人已经纠缠了数十年了。

起初刚继位阿努尔夫还不想四面树敌,所以在890年与斯瓦托鲁普科会面试图和解,将法兰克仆从波西米亚人领土的三分之二转让给对方,同时代的编年史认为这是因为双方亲密的友谊……额,也许两人私交很好?

(图6.1:斯瓦托鲁普科与阿努尔夫会面)

这次和平没持续多久,斯瓦托鲁普科在891年就撕毁条约,于是“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也立即对其进行讨伐。

为了确认还有多少斯拉夫人贵族支持自己,他在萨瓦河召见诸贵族,下潘诺尼亚公爵布拉迪斯拉发(Braslav)带头前来参加,这个公爵今日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的名字来源,此人抵抗马扎尔人入侵失败后,最后一次在898年被提及。

(图6.2:下潘诺尼亚公国领土)

《富尔达编年史》中热情洋溢的赞颂这次出兵必要性:“摩拉维亚人的公爵斯瓦托鲁普科是一切背叛的根源,他用阴谋诡计扰乱周边的土地,结束了过往的安宁,告诉部下不要去爱好和平,要与邻居敌对,人们鲜血流淌会让他愉快。”

斯瓦托鲁普科最终还是输给“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但不是输在战争而是输在时间,斯瓦托鲁普科在894年去世,他的三个儿子瓜分了摩拉维亚。

枭雄的儿子们没能继承父亲的能力,被“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趁机借力打力,先是煽动与摩拉维亚交恶的普热美斯家族带着波西米亚独立,又在895年让索布人脱离摩拉维亚重归法兰克。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这次重拳出击,彻底瓦解了纠缠东法兰克数十年的摩拉维亚,但一个更恐怖的威胁,很快取代了摩拉维亚的存在,还是阿努尔夫亲手放出的。

柳特普朗德是一名伦巴第人历史学家,曾担任过意大利国王“意大利的”休的传教士,还作为克雷莫纳主教出使过君士坦丁堡,在他的《报应》中这么说道:

“……与此同时,大角星下最强大的国王阿努尔夫,无法战胜摩拉维亚公爵斯瓦托鲁普科,此人以男子汉的方式回击前者,结果,唉!”

“阿努尔夫拆除了对马扎尔人的‘封锁’,让他们来帮助他,这群人贪婪鲁莽,对全能的上帝一无所知,但精通每一种罪行,只热衷于谋杀与掠夺,如果这种人的到来真的能称作援助的话!在阿努尔夫死后,对西南部的人民带来了严重毁灭的危险。”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在与摩拉维亚人的战争中,雇佣马扎尔人为自己而战,将摩拉维亚人的领头名义上授予马扎尔人酋长库鲁斯沙恩。

这位库鲁斯沙恩之后还与拜占庭皇帝利奥六世合作,一同夹击保加利亚国王,继续自己的游牧区域,马扎尔人就这样在潘诺尼亚一点点站稳脚跟。

最后说两则斯瓦托鲁普科的趣事,一是他死前把三个儿子召到面前,给他们三根绑在一起的魔杖叫他们掰断,失败后又把三根魔杖拆开,这次就很容易被掰断了,于是斯瓦托鲁普科总结说,只有团结和慈爱的对待兄弟,才不会被对手打败。

(图6.3:斯瓦托鲁普科与三根魔杖)

很明显三个儿子没能听进去父亲的建议,导致被阿努尔夫挑拨离间逐个击破,让马扎尔人取代了摩拉维亚人的地位。

另一则趣事则是斯瓦托鲁普科的死法,据说当时马扎尔人用一头白马要换取摩拉维亚的土和水,斯瓦托鲁普科拒绝后逃跑,结果淹死在多瑙河中。

近代一些斯洛伐克历史学家认为,斯瓦托鲁普科将斯洛伐克出卖给马扎尔人,导致斯洛伐克人陷入被马扎尔人统治的永恒农奴制中。


  • 第七章:南域交锋未全功

现在让我们将视线重新现移回意大利,此时古伊蒂斯齐家族的居伊三世控制大部分的北意大利,同样自称伦巴第国王的贝伦加里奥一世割据弗留利一带。

但由于居伊三世与教皇福尔摩塞的交恶,“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响应教皇号召,在893年让儿子兹温提波得率先入侵意大利。

兹温提波得进军路线是东面,所以割据弗留利的贝伦加里奥一世挡在了他的前面,兹温提波得不想搞什么借道,挡着我的路了就给我跪下。

被居伊三世击败后的这些年中,贝伦加里奥一世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与“普罗旺斯的”路易和“昏庸者”查理三世结盟,反对居伊三世与“上勃艮第的”鲁道夫一世,但他的盟友显然不可能为了他和阿努尔夫敌对。

贝伦加里奥一世被兹温提波得打的一败涂地,于是干净利落的在11月投降,以伦巴第国王的身份效忠阿努尔夫,并缴纳“Navus”和“Sagus”,然后兴高采烈的当起了带路党,兹温提波得太君,居伊三世在那边!

(图7:贝伦加里奥一世佩戴过的十字架)

随后双方联军在894年1月占领贝尔加墨,守卫此城的是安布罗斯伯爵,他在破城后被吊死在城门口的大树上。

接着就到了特伦托这座大城,军队还没集结完毕的居伊三世慌了,急忙送去大笔财物作为贿赂,请求的不是退军而是暂缓攻城,兹温提波得收下贿赂后便同意了,使得居伊三世得以及时率军来到特伦托解围。

可能有人认为,这又是一次主将愚蠢措施战绩导致战败的例子,然而实际上却没按套路发展,兹温提波得接受贿赂似乎是为了围点打援,在城下把居伊三世打的一败涂地,然后乘胜追击接连攻下特伦托和米兰。

随着斯瓦托鲁普科在894年去世,结束与摩拉维亚人战争的“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翻越阿尔卑斯山南下,迅速扫荡波河以北的所有领土,在辉煌的胜利中于帕维亚加冕伦巴第的铁王冠。

在他准备继续南进解决古伊蒂斯齐家族时,东法兰克军队在意大利遭遇大瘟疫而损失惨重,阿努尔夫不得不暂时率军撤退,居伊三世得以在德罗重整军队并构建防御工事。


  • 第八章:进军罗马称皇帝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撤军途经阿尔卑斯山时,遭到勃艮第国王鲁道夫一世的袭击,于是他命令兹温提波得进攻勃艮第蹂躏这一带,自己则先行回国。

意大利瘟疫带给古伊蒂斯齐家族的并非只有好处,居伊三世本人也因为这场瘟疫而在深秋时病死,14岁的他儿子朗贝尔继位,太后阿格特鲁德(Ageltrude)代替摄政,她爹就是当年囚禁“意大利的”路易二世的贝内文托公爵阿德奇思。

(图8.1:左起第二个是朗贝尔)

此时古伊蒂斯齐家族的政权可以说是风雨飘摇,传统的加冕地帕维亚已经沦陷,现在被贝伦加里奥一世占据。

所以朗贝尔希望能让教皇给自己再次加冕来增强合法性,与古伊蒂斯齐家族关系极度恶劣的福尔摩塞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结果被阿格特鲁德扔进圣安杰洛堡囚禁。

随后古伊蒂斯齐家族开始反攻,在托斯卡纳侯爵阿达尔贝托二世的奋战下,朗贝尔在895年1月恢复对帕维亚的控制。

在这个时候,“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还待在国内,一边对摩拉维亚挑拨离间,另一边忙于召开“特里布尔宗教会议”,讨论关于萨克森教区中科隆对不莱梅和汉堡的管辖权问题,最后裁决不莱梅和汉堡独立于科隆之外。

福尔摩塞的使节在895年9月再次来到雷根斯堡求援,于是“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于10月第二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南侵意大利。

刚刚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重整旧山河的古伊蒂斯齐家族,现在又向我们展示什么叫做兵败如山倒,“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没有遇到什么激烈的抵抗,就再次收复帕维亚。

并且沿途贵族也纷纷倒戈投降,比如米兰伯爵马奇诺夫,维罗纳伯爵沃尔夫雷德,乃至帮助朗贝尔收复帕维亚的托斯卡纳侯爵阿达尔贝托二世。

在势如破竹中“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进军罗马城下,此时朗贝尔早已避居南方,罗马由太后阿格特鲁德闭城死守,坚持到896年2月21日后,只得丢下罗马逃去斯波莱托组织军队抵抗。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这个私生子,以征服者和解救者的身份踏进永恒之城,将被囚禁在圣安杰洛堡的教皇福尔摩塞释放。

于是在896年2月22日时,46岁的“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被福尔摩塞在圣彼得大教堂涂膏并加冕为皇帝,随后自称为奥古斯都,这是加洛林王朝最后一位皇帝。

(图8.2:阿努尔夫画像)

  • 第九章:行百里者九十跌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在罗马市民欢呼声中,发誓不会让古伊蒂斯齐家族再次控制罗马,并将为古伊蒂斯齐家族效命的君士坦丁和斯蒂芬这两个贵族流放到巴伐利亚。

太后阿格特鲁德只在斯波莱托坚持了两周,一败涂地的她不得不逃到更南方与朗贝尔汇合,此时“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停下脚步,将立场不稳的贵族给清洗掉。

比如为朗贝尔收复帕维亚,现在又投降的托斯卡纳侯爵阿达尔贝托二世,他不得不丢下自己的公国再次投靠朗贝尔,物伤其类的贝伦加里奥一世见此自行撤回弗留利。

此时古伊蒂斯齐家族已经危如悬卵,“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即将大获全胜,然而行百里者九十跌,正打算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他突然中风瘫痪,只能撤军回到巴伐利亚,据说这次中风是阿格特鲁德下毒所致。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并没有打算就这么放弃意大利,那按理来说能能征善战的兹温提波得是留任的最好人选,可阿努尔夫却让另一个私生子,名不见经传的拉多尔德(Ratold)帕维亚戴上伦巴第铁王冠,并以米兰为根据地。

我个人猜测,正是因为兹温提波得十分善战,“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才没有选择他,毕竟兹温提波得现在已经是洛泰林吉亚国王,要是得到意大利后又学着“胖子”查理三世那样加冕称帝,那自己合法子嗣路易要置于何地?

但把意大利交给拉多尔德实在是所托非人,他根本无法把控意大利的情况,局势很快就一片糜烂,卷土重来的朗贝尔很快攻下帕维亚,米兰公爵马奇诺夫战死沙场,贝伦加里奥一世也一同反水,与朗贝尔一同清洗效忠效忠阿努尔夫的贵族。

拉多尔德只得在896年11月与贝伦加里奥一世和朗贝尔和谈,承认他们对意大利的占据,换取自己安全回到巴伐利亚,自此以后再也没有历史记载。

朗贝尔胡汉三归来以后,罗马城内就发生一件耸人听闻之事,即著名的“尸体审判宗教会议”,前后波及到五个教皇。

(图9:尸体审判宗教会议)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中风撤军没多久,与古伊蒂斯齐家族仇深似海的福尔摩塞就在896年4月不幸去世,可以说是死的很及时,等朗贝尔攻陷罗马时,新教皇卜尼法斯六世已经选出来了,但有些事情不是死了就能逃过的。

这位卜尼法斯六世在位15天便不幸去世,新教皇斯蒂芬七世闪亮登场,他在897年1月制造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尸体审判宗教会议”。

死了快一年的福尔摩塞被从坟墓中挖出来,又披上教皇的衣服,在法院中接受斯蒂芬七世的审判,为了表示“公平”还有一个教士负责为福尔摩塞辩护。

福尔摩塞毫不意外的被指控有罪,于是他在位期间所有命令被宣布无效,教皇资格被取消,教皇衣服被剥去,右手三根用于祝福的手指被切掉,然后被埋进俗人墓地中又挖出来,才绑上石头扔进台伯河。

有人认为这并非古伊蒂斯齐家族的报复,对此我表示可以理解,毕竟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只是为了报复没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简直是在公然打教会的脸,更像是现在的捧杀。

朗贝尔对斯蒂芬七世的态度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个观点,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古伊蒂斯齐家族在过河拆桥:斯蒂芬七世因为“尸体审判”而被囚禁起来,半年后在897年8月时被神秘给勒死。

下一任新教皇罗玛努斯刚就任就为福尔摩塞翻案,宣布斯蒂芬七世在位期间所有措施无效,尸体审判自然包括在内,还恢复福尔摩塞的名誉和教皇头衔,于是他在3个月后的897年11月就不幸去世,也许是因为年老体衰正常死亡。

下一任新教皇西奥多二世刚就任就继续为福尔摩塞翻案,不但恢复福尔摩塞的名誉和教皇头衔,还派人去台伯河打捞尸体,结果他连什么时候死的都不清楚,短的说法是只有12天,长的说法是2个月,也许是因为年老体衰正常死亡。

下一任新教皇约翰九世刚就任就继续为福尔摩塞翻案,也恢复福尔摩塞的名誉和教皇头衔,但是约翰九世比起前两任教皇还多做了点事。

比如他在898年2月召开拉文纳会议,宣布古伊蒂斯齐家族的朗贝尔才是合法皇帝,福尔摩塞在896年给阿努尔夫的加冕是无效的,同时宣布重新执行已经被取消的824年《罗马宪章》,即教皇继位必须经过皇帝同意,于是约翰九世成功活的比朗贝尔久。


  • 第十章:中道崩殂应曰悼

和叔父同样枭雄一世的“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却跌在人生即将踏上又一个巅峰之前,他在896年中风瘫痪,回国后病情持续恶化,因为中风进一步引发morbus pediculosis(耻骨病),像父亲“巴伐利亚的”卡洛曼一样,只能瘫痪在床上。

就如“巴伐利亚的”卡洛曼死前被两个弟弟逼宫一样,“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在瘫痪后,凭借巧妙手段一度维持的国内平衡开始走向混乱。

教会倒是一直在支持“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因此当“胖子”查理三世的私生子贝尔纳叛乱时,教士君士坦丁、圣加仑主教萨洛莫三世、奥格斯堡主教阿达尔贝托、赖兴瑙修道院长哈托等人全都站在阿努尔夫这一边。

然而外部却不是如此,摩拉维亚人尽管此时已经分崩离析,但也试探着几次入侵法兰克,被雇佣的马扎尔人同样开始不稳,内部贵族私斗也愈演愈烈。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统治的时代,是法兰克要素在东法兰克逐渐被德意志取代的时代。

“日耳曼人”路易二世统治时期的中心在法兰克福,“胖子”查理三世则转移到施瓦本,阿努尔夫就到巴伐利亚的雷根斯堡,这里成为东法兰克的首都。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在3年瘫痪后,在898年12月8日于首都雷根斯堡去世,死后被埋葬在当地的教堂中。

随着“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去世,长子兹温提波得继续占有洛泰林吉亚王国,嫡长子“孩童”路易四世则继承了东法兰克王国的大部分领土,不过摄政并不是母亲奥达,而是父亲信任的重臣,美因茨大主教哈托一世和康斯坦茨主教所罗门三世。

“孩童”路易四世是加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的最后一个国王,“日耳曼人”路易二世后裔对东部领土的统治,将在马扎尔人的马蹄声中被震碎。

(图10:阿努尔夫和孩童路易,19世纪画作)

发布于 2020-03-13

1 条评论

  • lbq1 个月前
    895那次天真的查理是派了使节的,就由兰斯大主教带队,但是碰上了送礼巴结完阿努尔夫回来的厄德卡佩,然后就gg了
    另外厄德和天真的查理的战局……天真的查理直接被连破兰斯拉昂,给赶到勃艮第了[捂脸]
想来知乎工作?请发送邮件到 jobs@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