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六卷:覆水难收况庸主

【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六卷:覆水难收况庸主

前文连接:

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一卷:此身原是罗马人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二卷:曹操们的角斗场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三卷:险夭折而凤涅槃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四卷:雄日朝升定基业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五卷:旧王罢斥新王立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六卷:查理大帝争南域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七卷:东侵南伐战不休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八卷:南蛮敌酋俱不敌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九卷:人去业存照千年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卷:承父伟业步履艰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一卷:父子相残国势蹙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二卷:兄弟阋墙日黄昏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三卷:中逝只余东西法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四卷:一年二王相辞去zhuanlan.zhihu.com图标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五卷:破镜重圆不复昔zhuanlan.zhihu.com图标

第十六卷:覆水难收况庸主


  • 第一章:孝子拳把老父打

当年教皇约翰八世在“意大利的”路易二世去世后,背弃“巴伐利亚的”卡洛曼而押宝“秃头”查理二世,结果对方完全没担负起责任,此后他又将皇位给了“胖子”查理三世,但是这个还不如“秃头”查理二世,他连意大利贵族都无法节制。

前面说过,斯波莱托公爵居伊二世在880年继承头衔后,就将教皇国视作自己征服的目标,约翰八世只能求援信一封接着一封给对方写过去,然而“胖子”查理三世直到882年才南下履行自己作为皇帝的职责。

那可能有人疑惑,“胖子”查理三世这期间都待在北方干什么呢?首先是他的亲戚接连去世,土地不断被并入他的囊中,然后是他不喜欢亚琛的旧皇宫,所以在阿尔萨斯建造新的皇宫,所以教皇爸爸的安危只能先往后放一放。

“胖子”查理三世一直拖到882年才南下意大利,也没有惩戒居伊二世,只是在维罗纳将约翰八世、居伊二世和主教居伊召集起来碰过面,居伊二世诚恳的向约翰八世道歉后,“胖子”查理三世就打道回府。

(图1:古伊蒂斯齐家族谱系)

结果仅仅一个月后,约翰八世的求援信又来了,他说居伊二世丝毫不归还侵占的领土,还开始和萨拉森人结盟。

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啊,于是“胖子”查理三世在883年5月的诺南图拉会议上,宣布居伊二世触犯叛国罪,剥夺他的斯波莱托公国作为惩罚。

但是让他亲自去意大利打仗是不可能的,因此讨伐居伊二世的命令,被“胖子”查理三世委托给弗留利侯爵贝伦加里奥一世。

贝伦加里奥一世来自乌恩洛兴格家族,他的父亲是“智者”艾伯哈德,当年与主教瓦拉一同劝洛泰尔一世和“虔诚者”路易一世和解,因而迎娶了“秃头”查理二世的姐姐吉塞拉,才有了贝伦加里奥一世,此人后来成为“大帝”奥托一世之前最后一个法兰克皇帝。

其实贝伦加里奥一世是居伊二世的舅舅,他的妹妹茱蒂丝是居伊二世的母亲,但两家人仍然在意大利大打出手,居伊二世雇佣萨拉森人为自己而战,双方一直交战到883年仍然未分胜负。

约翰八世从872年继位十年间,两次所托非人让罗马重回查理曼之前的悲惨处境,因为国内贵族对他的忍耐达到极限,最终在882年将他刺杀,约翰八世很荣幸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确定是被手下神父谋杀的教皇。


  • 第二章:听谗放盗威信散

“胖子”查理三世不去意大利没人关心,但作为东法兰克唯一的国王,他毫无疑问承担起抵御维京人的责任,此前加洛林诸王两次对维京人交战,前后杀死一万三千多维京人,可这个辉煌在他的手上结束。

“年轻人”路易三世死后,“胖子”查理三世在882年5月雷根斯堡加冕东法兰克王冠,6月在沃尔姆斯召开会议,其中就讨论到抵御维京人入侵的问题。

于是等到夏天时,从巴伐利亚、图林根、萨克森、阿勒曼尼亚到伦巴第的军队都被集结起来,准备北上讨伐维京人。

可伟大的皇帝陛下事务繁忙,因此只能由手下先行出动,带队的将领中,“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带着巴伐利亚军队从东面经过安德纳赫前行,,亨利带着法兰克尼亚军队从西面沿着莱茵河前行。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是“巴伐利亚的”卡洛曼之子,在与斯拉夫人的战斗中,已经磨练出足够的经验与狡诈,而这位亨利来自波波尼德家族,是“胖子”查理三世军事总管,法兰克的最高军事将领。

波波尼德家族据说来自罗伯特家族,又叫做老巴本堡家族,与后来雄霸奥地利的(小)巴本堡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亨利这个名字由他通过联姻,传入卡佩、萨克森等家族中,法国的亨利一世和“捕鸟者”亨利都是传承至这位亨利。

两位先行出发的将军作战十分成功,通过伏击维京人将其包围在阿瑟特这片地区,等“胖子”查理三世到达时,似乎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图2:阿瑟特战场上的维京人遗物)

但偏偏有个但是,“胖子”查理三世似乎可以与赵九妹把酒言欢,面对困兽犹斗的维京人不敢发动最后的进攻。

而维京人也积极为自己寻找出路,“秃头”查理三世的宠臣韦尔切利主教柳特沃德(Liutward)被酋长戈特弗里德买通,在这位柳特沃德的劝说下,“秃头”查理三世当即吟了一句诗:“我该用暴力还是智力去解决这次冲突?”

然后双方就把酒言欢了,“秃头”查理三世支付给维京人丹麦金,戈特弗里德拿着这笔丹麦金说服另一名维京人领袖西格弗雷德让他撤退,而自己接受“秃头”查理三世的采邑,成为对方的封臣与教子,并迎娶洛泰尔二世的女儿吉塞拉。

于是这次“阿瑟特战役”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军队回到美因茨后解散,此时除了美因茨教士因为私怨而抨击以外,大多数贵族对此还算满意。

可戈特弗里德远不如后来的“步行者”罗洛,没能很好的防御住蛮族老乡入侵,使得严重动摇了“胖子”查理三世的威望。


  • 第三章:勇将御盗斩叛臣

给“胖子”查理三世在“阿瑟特战役”后擦屁股人的人,是军事总管亨利和美因茨大主教利特伯特(Liutbert)。

早在“日耳曼人”路易二世时代,利特伯特就成为东法兰克的首席顾问与大法官,863年担任美因茨大主教,还负责与摩拉维亚人交战,比如871年的胜仗就有他的功劳。

“日耳曼人”路易二世在876年去世后,利特伯特继续效忠“年轻人”路易三世,等他在882年去世,“胖子”查理三世以宠臣柳特沃德取代利特伯特的法官职位,国内没几个贵族喜欢柳特沃德。

虽然法官职位被取代了,但作为“胖子”查理三世的封臣,利特伯特仍然得为皇帝做事,他在883年在莱茵河击败袭击的维京人并夺回劫掠品,随后翻修被维京人摧毁的科隆。

波波尼德家族的亨利来自图林根,早年效忠“年轻人”路易三世,参与几次对“日耳曼人”路易二世的反叛,880年对“普罗旺斯的”博索的战争中,他为国王赢得了“血腥的胜利”并攻下马孔。

“胖子”查理三世统治时代亨利依旧为领主而战,他在882年圣诞节过后,就奉命出发去讨伐维京人,于德文特(Deventer)成功剿灭袭击者,884年又猜中维京人试图劫掠的地点,提前设伏粉碎了两股维京人。

885年初,亨利与利特伯特一同进军,通过出乎意料的突袭让维京人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丢下战利品狼狈溃逃,同年还为“胖子”查理三世处决了叛徒。

洛泰尔二世的私生子休作为阿尔萨斯公爵,一度服从于“年轻人”路易三世,但等领主换成“胖子”查理三世以后,野心勃勃的休在883年谋杀查佩涅伯爵并娶他的遗孀,还在领地内清洗对自己不忠的封臣。

等到885年时,休甚至与戈特弗里德勾结在一起,他是“阿瑟特战役”中被诏安的维京人。

闻听消息后,“胖子”查理三世决定先下手为强,一方面诈称在洛比斯召开会议召见二人,另一方面命令亨利率军奇袭,将两位贵族给逮捕,随后戈特弗里德被处决,休被刺瞎双眼,余生在囚禁中度过。

(图3:戈特弗里德被杀,1832年画作)

总之《富尔达编年史》在这个时代中,最闪耀的名字便是能征善战的亨利,还有美因茨大主教利特伯特。


  • 第四章:南域贵族跋扈事

意大利的混乱是“胖子”查理三世无能的最好体现,以至于古伊蒂斯齐家族变得越来越猖獗,而“胖子”查理三世的对策,就是将作战权交给弗留利侯爵贝伦加里奥一世,他是“智者”艾伯哈德一世的儿子,奥托之前最后一任法兰克皇帝。

(图4:智者艾伯哈德)

贝伦加里奥一世出生于845年,在自己兄长恩洛克三世于874年去世后继承公国,弗留利作为意大利北部的城市,是法兰克联通意大利的交通要道,同时具有防御斯拉夫人进攻的作用。

来自苏波尼德家族的“斯波莱托的”贝蒂拉是贝伦加里奥一世的第一任妻子,苏波尼德家族发迹于帮助“虔诚者”路易一世篡夺侄子王国,因而在822年得到斯波莱托公国,贝伦加里奥一世通过这个联姻,将两个古老家族的力量练习在一起。

贝伦加里奥一世的母亲是“秃头”查理二世的姐姐吉塞拉,但在“意大利的”路易二世去世后,他始终支持“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却仍旧能稳固统治自己的公国,直到如今奉命讨伐古伊蒂斯齐家族。

斯波莱托公爵居伊二世在883年去世后,继位的不是他年幼的儿子居伊,而是叔叔卡梅里诺主教居伊,也就是居伊三世。

在883年除了与斯波莱托公国的战争外,法兰克还和威尼斯总督乔瓦尼二世签署一项协定,如果威尼斯刺客逃到法兰克的领土上,将被处以一百磅黄金的罚款并被驱除出境。

意大利的战乱由于爆发的瘟疫,还有贝伦加里奥一世因为贝卢诺主教海默事件和皇帝翻脸,使得“胖子”查理三世在884年被迫承认居伊三世的头衔,这极大的动摇了他的威望……不过这话说得好像其他就没动摇过一样。


  • 第五章:边境不稳枭雄侵

“胖子”查理三世秩序失衡并不仅局限于意大利,只是意大利最为明显,体现在东南边境的则是贵族内战,“威廉明娜战争”。

威廉明娜家族的威廉二世和恩格斯乔克一世兄弟二人在871年以前统治着潘诺尼亚,他们死于摩拉维亚的背叛后,由于这个时代贵族并未取得特恩权,将领土和头衔世袭绑定,所以“日耳曼人”路易二世指定阿利伯统治当地,他是来自巴伐利亚的大贵族。

威廉二世和恩格斯乔克一世的儿子们在882年时已经成年,为了夺回父辈的领土,他们在恩格斯乔克二世的带领下对阿利伯发动叛乱。

陷入下风的阿利伯向“胖子”查理三世求援,但我们的皇帝陛下连教皇都不愿去救,哪还会去管更不重要的潘诺尼亚呢?于是便请求恩格斯乔克二世的杀父仇人,摩拉维亚酋长斯瓦托鲁普科支援。

(图5:摩拉维亚全盛时期领地)

斯瓦托鲁普科(Svatopluk)是这个时代不能不提的枭雄,他作为拉斯迪斯拉夫的侄子,从小接受拜占庭传教士西里尔的教导,此人就是创造西里尔字母的那位,所以让斯瓦托鲁普科有着与自己蛮族老乡截然不同的视野。

在869年时摩拉维亚酋长还是他的叔叔拉斯迪斯拉夫,此人借助自己天主教信奉,依靠“日耳曼人”路易二世的扶助而壮大,随即反噬支持他的东法兰克,还利用自己基督教信奉来拉拢支援。

斯瓦托鲁普科此时和“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勾结在一起,愿意归顺东法兰克来换取对方帮助自己夺取酋长位置。

拉斯迪斯拉夫闻听侄子背叛的消息后,以邀请斯瓦托鲁普科来参加宴会的名义,试图在宴会上以摔杯为号让刀斧手并起,然而斯瓦托鲁普科却先下手为强,发动军变俘虏拉斯迪斯拉夫,并将它献给“巴伐利亚的”卡洛曼。

从这件事情就能看出来斯瓦托鲁普科的心狠手辣,可惜“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却觉得自己能节制住他,同意让斯瓦托鲁普科成为摩拉维亚新酋长,并受威廉二世和恩格斯乔克一世的管制。

两人的关系一度如秦晋之好,因此斯瓦托鲁普科成为“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的教父,当阿努尔夫长子出生时,便以自己教父的名字将他命名为“斯瓦托鲁普科”,但是这是摩拉维亚文的发音,在古德语中将其写作“兹温提波得”。

但两人终究是表面兄弟,当“巴伐利亚的”卡洛曼闻听斯瓦托鲁普科可能背叛的传言后,就在871年将其囚禁,惶恐不安的摩拉维亚人因而发动暴乱。

不过经过调查,“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发现斯瓦托鲁普科没有叛乱,于是将他从监狱释放,而斯瓦托鲁普科也不计前嫌,自告奋勇率军去镇压自己的同胞,于是“巴伐利亚的”卡洛曼派出威廉二世和恩格斯乔克一世同行。

结果回到国内以后,斯瓦托鲁普科就和老乡接头上,然后利用自己在东法兰克的身份,骗开威廉二世和恩格斯乔克一世的大门,让摩拉维亚人里应外合,导致东法兰克军队全军覆没,威廉二世和恩格斯乔克一世双双战死。

随后斯瓦托鲁普科就带着摩拉维亚人正式独立,波波尼德家族的亨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与摩拉维亚人交战,此后的时间中,斯瓦托鲁普科还在881年雇佣马扎尔人袭击维也纳,这次威廉明娜战争也来插手。


  • 第六章:教父叔父皆失和

斯瓦托鲁普科干涉威廉明娜战争的借口,除了响应阿利伯的求援以外,对国内酋长宣称的借口,是悲戚的想起东法兰克曾经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所以现在要去报复。

(图6:斯瓦托鲁普科雕像)

摩拉维亚下场后,战争的天平就发生倾斜,威廉明娜家族遭遇惨败,一个族员甚至被斯瓦托鲁普科肢解以震慑敌人,恩格斯乔克二世仓皇逃到“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这里寻求庇护。

当年“巴伐利亚的”卡洛曼死后,巴伐利亚被“年轻人”路易三世瓜分,但他只去当地巡视过两次,因而“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逐渐控制巴伐利亚的实权,被视作

在斯瓦托鲁普科参战后,很快就挽回局势,将恩格斯乔克二世给击败,还俘虏了不少这个家族的成员,并将其中一个残忍肢解,战败的恩格斯乔克二世逃亡到古老的斯拉夫人部落卡兰塔尼亚继承者,因而被称为“卡林西亚”。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和斯瓦托鲁普科的关系早就破裂,所以不但拒绝引渡恩格斯乔克二世,反而还也加入威廉明娜战争中,导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这场战争一直进行到884年,神隐了2年多的“胖子”查理三世才终于出现,成功将这场战争调解。

同时面临保加利亚人入侵的斯瓦托鲁普科无意两线开战,同意重新成为“胖子”查理三世的封臣,并承诺只要自己还活着,就永远不会入侵法兰克,但实际上他和“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在885年后,仍然没有停止交战。

至于阿利伯彻底坐稳了潘诺尼亚侯爵的位置,在当地统治数十年后势力根深蒂固,以至于后来阿努尔夫成为皇帝后也不敢动他。

阿利伯的阿利伯尼德家族对潘诺尼亚统治的终结,要等到马扎尔人的入侵,他们才从潘诺尼亚退回巴伐利亚,在当地持续到12世纪才绝嗣。

这场战争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胖子”查理三世和“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关系彻底破裂,毕竟侄子在调解中相当不给叔父面子。

因此有些人认为,后来“胖子”查理三世不传位给“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正是因为这次战争摧毁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这就是扯淡,与“忏悔者”爱德华三世真的会传位给哈德罗二世一样,说得好像没有这场战争,“胖子”查理三世就会考虑让侄子继位了,这怎么可能?他又不是没有儿子,虽然只是个私生子。


  • 第七章:维京再染塞纳河

阿瑟特、意大利和威廉明娜都在折损“胖子”查理三世的威望,但是这些事情离西法兰克很远,真正让他丧失西法兰克人心的,是在第二次巴黎围城中的拙劣表现。

维京人时隔30年后于885年再次袭击巴黎,这次带队的一个叫辛里克(Sinric),另一个则是“阿瑟特战役”中撤退的领袖西格弗雷德(Sigfred),此外后来的“步行者”罗洛也在队伍中。

据一个亲自参与过这次保卫的历史学家目击者阿伯所说,维京人一共来了7百艘龙首船,总人数二到三万,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入侵,对此史学界通常认为阿伯属于夸张化的描述。

(图7.1:维京人来巴黎,1883年画作)

维京人在885年11月通过塞纳河到达巴黎岛,要求巴黎缴纳赎城费给自己,被拒绝以后对巴黎发动袭击。

此时负责组织巴黎防御的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巴黎主教乔斯林,此人来自加洛林家族,曾经在“安德纳赫战役”被俘。

另一个则是罗伯特家族的巴黎伯爵“法兰西的”奥多,他是“强者”罗伯特一世与“图尔的”阿德莱德的儿子,他的外公是此前有出场过的“图尔的”休,也因此他的侄子也取名叫做休,即“伟大的”休。

此时巴黎与三十多年前已然不同,在“秃头”查理二世864年颁布《皮斯特法令》的命令下,许多地方的河流都修建了桥梁,巴黎也不例外,有一座木桥和一座石桥联通两岸,使得维京人的龙首船无法通过这两座桥,没法像上次那样直接进入巴黎。

(图7.2:巴黎岛的两座桥)

两座桥的旁边都有两座塔楼,只有守军中拥有武器的不到两百个人,“法兰西的”奥多和乔斯林两人各自负责一座塔楼,“法兰西的”奥多弟弟“法兰西的”罗伯特一世也有参与这次保卫战。

维京人在11月26日首先袭击乔斯林守卫的东北部塔楼,他们用牵引投石机发动进攻,乔斯林则指挥守军以热蜡和沥青混合物回击,让维京人一无所获,并趁着夜晚将塔楼进行重新加固。

次日维京人利用各种攻城武器再次发动袭击,仍然是乔斯林顶在最前面,据说当时他有用弓箭射向维京人,还抄着斧头亲自砍杀,与后世那些只会玩娈童的主教们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维京人又一次进攻再次被乔斯林击败,入夜后他在河右岸用石头建立一个简易的防御工事,并在上面插上十字架,以巴黎主教的身份去鼓舞守军。

就这样双方的攻防战持续了两个多月,在此期间维京人除了制造各种攻城器械以外,还用不管是人还是动物的尸体与废弃物去填充塞纳河。

乔斯林守卫的木桥是维京人的进攻重点,最后在维京人的火船进攻下,木桥虽然没有直接被烧毁,但是却导致结构脆弱,最后在886年2月6日因为降雨而被河流冲垮,将东北部的塔楼与城内隔离。

此时包括乔斯林在内的大部分守军已经撤离,只留下部分军队阻拦,当维京人终于攻下塔楼时,里面只剩下12个士兵,他们都在拒绝投降后被杀。

所以说,虽然乔斯林和“法兰西的”奥多都是此时巴黎守将,但在这几个月激烈的攻防战中,守卫木桥的乔斯林才是当之无愧的MVP,但问题又来了,我们的皇帝大人“胖子”查理三世怎么还不来支援呢?


  • 第八章:纵匪失威人心散

第二次巴黎围城中,维京人并不是全挤在巴黎,一些维京人扩散到勒芒、沙尔特和卢瓦尔河地区进行大肆掠夺。

“法兰西的”奥多认为巴黎无法自己防御住,于是885年时趁着维京人守备松懈,率亲卫冒死冲破维京人的包围,一路快马奔驰跑去意大利,请求皇帝“胖子”查理三世迅速派出援军,还带来乔斯林的意见,指名要求波波尼德家族的亨利率军支援。

“胖子”查理三世从善如流,派亨利和美因茨大主教利特伯特一同进军,可不知为什么他自己却仍然待在意大利。

援军进军速度之快超出维京人的意料,他们在886年2月便到达巴黎,配合城内守军对维京人发动突袭。

察觉点子扎手以后,西格弗雷德索要60磅白银作为赎城费,随后在4月率军撤退,还剩下“步行者”罗洛这些继续进攻巴黎。

等时间到886年5月时,巴黎由于长期围城导致瘟疫,此前的MVP巴黎主教乔斯林因此而死,援军亨利等人也从巴黎城外撤退。

这时候“法兰西的”奥多觉得不对啊,皇帝怎么还没来?于是再次率亲卫一路冲杀,突破维京人的包围圈,第二次去意大利请求“胖子”查理三世支援,得到许可后才回巴黎,组织军队成功击退维京人疯狂的夏季攻势。

(图8:奥多抵御维京人,1832年 ,就是这奥多一世怎么提前穿上王冠了?这是大不敬呀)

在接连两次求援后,“胖子”查理三世这才慢腾腾的离开意大利,在7月召集军队朝巴黎进军。

结果这次出师不利,战功赫赫的大将亨利在8月28日骑马探索野外敌情时,掉入维京人的陷阱中不幸身亡。

“胖子”查理三世的援军最终在10月到达巴黎,这回轮到维京人被包围起来了,但就如“阿瑟特战役”时他不敢和维京人死战一样,这次也同样如此。

于是“胖子”查理三世再次与维京人讲和,还放任他们去劫掠勃艮第,以镇压那里不忠的贵族,至此从885年11月到886年10月的第二次巴黎保卫战就此结束。

“胖子”查理三世在逗留巴黎期间,处理了一些西法兰克滞留的事情,比如承认对西班牙边区和普罗旺斯的权力与特权,授予布里塔尼公爵艾伦一世合法的地位。

等到887年春季,在勃艮第大肆劫掠后的维京人终于履行约定准备撤退,还从“胖子”查理三世那里得到约重257公斤的7百磅白银作为赎城费。

这消息把巴黎军民都气的不轻,“法兰西的”奥多在愤怒的巴黎市民支持下,拒绝让维京人通过塞纳河,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将龙首船拖到马恩河返航。

“胖子”查理三世在这次巴黎围城中,从头到尾的漠不关心,以及最后对维京人的放纵,将从巴黎市民到当地贵族全都激怒。

而作为皇帝的对立面,两个守将得到了莫大的威望,不过那个一手持圣经一手拿大斧的乔斯林在瘟疫中去世,因此“法兰西的”奥多独揽守卫巴黎的全部功绩,这为他登上王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第九章:与妻离婚求子正

“胖子”查理三世在某些方面与洛泰尔二世很像,比如他们的妻子都叫李奇蒂斯还都生不出儿子,所以比起领土他更关心将私生子扶正,870年出生的私生子贝尔纳。

而皇后李奇蒂斯来自阿尔高斯(Alhalolfinger)家族,据说后来的扎林根堡家族就出自这个家族。

“胖子”查理三世在875年首次试图私生子合法化,结果被美因茨大主教利特伯特为首的主教给打了回去,或许其中有对皇帝剥夺自己职位的报复。

但和洛泰尔二世不同的是,作为皇帝的“胖子”查理三世天然取得了教皇支持,新教皇哈德良三世表示不但会将贝尔纳合法化,还会罢黜反对“胖子”查理三世的主教。

得到教皇的承诺后,高兴的“胖子”查理三世便决定在885年10月召开沃尔姆斯帝国会议,甚至已经将洛泰林吉亚王国准备给贝尔纳作为封国,可惜哈德良三世在前往沃尔姆斯的路上,度过台伯河时不幸淹死。

“胖子”查理三世第一次私生子合法化的努力就此破灭,没有放弃的他首先是在宪章中插入对贝尔纳合法化的描述,然后各种拉拢新教皇斯蒂芬六世,使他同意在887年的会议中出席。

然而等到887年真的到来时,斯蒂芬六世却突然违约没有去参加会议,可能是害怕也渡河时不幸淹死。

既然没法私生子合法化,“胖子”查理三世将努力的方向放在与妻子离婚方面,理由还是老套的通奸,只是男主角居然是柳特波德这位宠臣,这难道就是当狗的代价?

(图9.1:秃头查理和李奇蒂斯)

尽管李奇蒂斯通过火刑考验证明自己的清白,但“胖子”查理三世还是与他离婚,柳特波德也辞去法官职位。

(图9.2:李奇蒂斯被火刑考验)

李奇蒂斯在离婚后去安提劳修道院隐居到895年去世,死后被封圣,也因此有许多和她有关的传说。

比如在接受火刑考验时,李奇蒂斯只穿着一件衬衫并赤着脚,然而火焰却避开了她,才能让李奇蒂斯通过火盆考验。

可由于查理三世仍旧不信任妻子,使得李奇蒂斯不得不离开皇宫而在森林中徘徊,结果天使降临对她发出神启,指引她去一个黑熊曾经受伤的地方,在这里建立了安德劳修道院并了此残生——这是彻彻底底的神话,因为安德劳修道院在两人离婚的7年前就已经建成。

不论如何,李奇蒂斯一事耗尽了“胖子”查理三世最后的威望和人脉,他的统治很快将迎来土崩瓦解。


  • 第十章:一朝身死国五分

随着“胖子”查理三世的威望不断跌落,再加上“普罗旺斯的”博索始作俑者,使得连“法兰西的”奥多和贝伦加里奥一世都开始窥伺王位,然而他们毕竟是异姓,因此最先动手的还是同族。

(图10.1:胖子查理)

“胖子”查理三世在887年11月11日正在进行法兰克福帝国会议,结果突然得到令人惊愕的消息,他的侄子“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带领斯拉夫人和巴伐利亚人发动叛乱。

“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的背叛其实早有征兆,东法兰克王国的贵族早就对“胖子”查理三世的软弱无能而不满,年轻有为的“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便成为他们拥立的对象,于是通过“特里布尔会议”决定进行叛乱。

叛军进展是如此迅速,“胖子”查理三世对东法兰克王国的统治在一周内统治就土崩瓦解,即便是他起家的阿勒曼尼亚地区,贵族也在最后一波反抗中选择立场。

或许是因为糟糕的消息刺激了“胖子”查理三世的身体状况,他因为长期癫痫而病倒,在对不忠的侄子徒劳痛骂之后,只能躲到施瓦本的一个庄园中,在私生子贝尔纳的照顾下度过最后的时光,六周的持续病痛后,48岁的“胖子”查理三世在888年1月13日去世。

私生子贝尔纳出生于870年,他在“胖子”查理三世去世后得到阿勒曼尼亚的部分领土,890年反叛“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战败后在891年被被莱缇娅公爵鲁道夫二世所杀。

“胖子”查理三世去世后法兰克再次迎来再次解体,这次崩溃后就要到一千年后的拿破仑时代,才能有一个政权重新控制这些旧地。

在法兰克的废墟上,普罗旺斯王国继续由比维尼德家族统治,“普罗旺斯的”博索已经在887年1月去世,他的儿子“盲人”路易此时只有7岁,于是太后“意大利的”爱芒嘉德在同年5月带他去“胖子”查理三世的宫廷寻求庇护。

毕竟爱芒嘉德是“意大利的”路易二世唯一的女儿,因而“胖子”查理三世给了她面子,路易在作为封臣的前提下被保留普罗旺斯王国的头衔,并成为皇帝的教子。

“胖子”查理三世去世后,爱芒嘉德在889年5月又抱上阿努尔夫的大腿,阿努尔夫同意承认路易的王位。

意大利王国则被两个贵族争夺,都是前文出场过的人物,古伊蒂斯齐家族的斯波莱托公爵居伊三世,和乌恩洛兴格家族的弗留利侯爵贝伦加里奥一世。

可惜居伊三世贪心不足,还同时妄图想获得西法兰克的王位,因而让贝伦加里奥一世加冕伦巴第国王,而在西法兰克等待他的是罗伯特家族的“法兰西的”奥多,最终奥多一世获胜,居伊三世不得不又回意大利与贝伦加里奥一世争夺王位。

阿基坦利用北方的分裂试图再次独立,866年的战役中“强者”罗伯特二世战死,拉努夫一世重伤而亡,他的儿子拉努夫二世就是现在的阿基坦公爵,他也在888年自立为阿基坦国王,然而2年后就去世,没能掀起太大的风浪。

洛泰林吉亚王国贵族通过选举,推举韦尔夫家族的鲁道夫一世成为国王,他是韦尔夫的曾孙,然而在阿努尔夫的压力下,鲁道夫一世丢掉了洛泰林吉亚,但是他仍然控制着部分勃艮第地区,成为勃艮第国王。

至此法兰克五分,覆水向来难收,何况还是庸主。

(图10.2:888年的法兰克)
(图10.2:888年的法兰克)

发布于 2020-03-10

10 条评论

  • 白泽1 个月前
    可惜没有早点发现大佬的文章,刚在十字军之王吧把墨洛温诸王补完了,给大佬点个赞
  • 虚无行者 (作者) 回复白泽1 个月前

    谢谢支持

  • Type941 个月前
    威廉明娜的威廉二世,然而在千年后这两是亲戚……略雷同
  • 虚无行者 (作者) 回复Type941 个月前

    没明白……

  • Type94回复虚无行者 (作者) 1 个月前
    您文中不是有威廉明娜家族的威廉二世么然后千年后也有同名人
  • 雪拉比1 个月前
    胖子查理怕不是ck2玩家,居然知道君主不能带兵出征,很容易无能[滑稽]
  • 雪拉比1 个月前
    尽管李奇蒂斯通过火刑考验证明自己的清白,但“胖子”查理三世还是与他离婚,柳特波德也辞去法官职位。
    dalao,火刑是什么?比上次的沸水实验还离吗?
  • 虚无行者 (作者) 回复雪拉比1 个月前

    对,绑在火刑架上,没被烧死就说明上帝证明你不是罪人,你是清白的,至于怎么办到的别问我,我也不懂

  • 雪拉比1 个月前
    这都放在火上烤了,还能活?而且……烧的还是皇后?
想来知乎工作?请发送邮件到 jobs@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