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十五卷:破镜重圆不复昔
前文连接:
虚无行者:【简略科普】加洛林诸王记·第一卷:此身原是罗马人第十五卷:破镜重圆不复昔
- 第一章:懦弱软耳不肖王
随着“秃头”查理二世在877年去世,“虔诚者”路易一世的四个儿子尽数退出历史的舞台,此时活跃在法兰克舞台上的已经是一批新王。
东法兰克挤着3位国王,47岁的“巴伐利亚的”卡洛曼,42岁的“年轻人”路易三世,还有38岁的“胖子”查理二世。
西法兰克就只有一位国王,31岁的“结巴者”路易二世,他在父亲死后终于可以亲自执掌政权了,可对于一位“单纯而软耳朵,热爱和平、正义与宗教的人”的国王来说,很难掌控住局势。
早在少年的时候,他就被“强者”罗伯特一世从曼恩驱除,即便已经成为并成为阿基坦国王,还得在872年接受老继母的兄弟来当摄政,要知道此时他可是26岁了。
所以父皇去世后,“结巴者”路易二世丝毫没有争夺意大利的雄心,还婉拒了教皇约翰八世送来来的皇冠,以免承担皇帝的义务,毕竟他在国内居然被“普罗旺斯的”博索威逼着妥协,所以很有自知之明。
这标志着从查理曼在800年加冕以后传承至今的法兰克皇位,在877年进入空悬期,对此东法兰克的三个国王都起了心思。
“结巴者”路易二世第一任未婚妻是屈辱的产物,“秃头”查理二世在被布里塔尼公爵埃利斯坡暴打后而缔结的,等埃利斯坡被刺杀后便被取消了。
而“结巴者”路易二世和弟弟“孩童”查理一样,不甘心事事受到父亲的安排,因而叛逆的与“勃艮第的”安德嘉德(Ansgarde)私自结婚,她是与勃艮第贵族哈杜因的女儿,两人在863年生下长子路易,866年生下次子卡洛曼,此外还有三个女儿。
“秃头”查理二世对儿子们有极强的掌控欲,发现又有子女试图脱离掌控后勃然大怒,勒令“结巴者”路易二世马上离婚。
“结巴者”路易二世所谓“单纯”的形容,完全可以视作懦弱,他甚至不如自己的姐妹茱蒂丝,有和鲍德温私奔的勇气,只能坐视“秃头”查理二世操控宗教会议,让自己离婚,并将儿子们打成没有继承权的私生子。
- 第二章:战狂迟暮忧后事
比起懦弱的“结巴者”路易二世而言,“巴伐利亚的”卡洛曼截然不同,圣·诺克在为加洛林王朝衰弱而哀叹时,愤怒将“巴伐利亚的”卡洛曼称作“贝里克西姆斯”,字面意思是最好战的,而历史学家埃里克·格里高利也把他叫做“真正的混蛋”。
当然这是不知哪里乡野村夫的评价,“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在官方教会中的评价可是非常好,普鲁姆教会的雷吉诺在880年的编年史中是这么称赞他的:
“这位最优秀的国王通过学习文学,懂得致力于基督教的公正、和平与正直,他的身躯异常英俊,体力令人惊讶。”
“他是一个好战的统治者,与父亲对斯拉夫人发动过许多次战争,并在战争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总将胜利带回国内,用辉煌的武器扩大了帝国的边界。”
“对自己人来说他是一个温和的战士,对敌人来说他是活生生的恐惧。他讲话时很有魅力,很谦虚,并且能够十分熟练、聪慧的管理国家,让自己成为皇室威严的化身。”
在国内有不少贵族反对他,比如埃尔默特伯爵于878年在埃尔格丁试图发动军变,失败后逃到“结巴者”路易二世的宫廷避难。
但是对教会来说,除了被迫转进特鲁瓦的教皇约翰八世以外,大家都很喜欢“巴伐利亚的”卡洛曼 ,因为他对宗教势力十分宽容,让主教成为教区内永久的王室代表,扩大了主教们对教区的管辖权,导致意大利国王新上任时优待主教成为之后的传统。
“巴伐利亚的”卡洛曼的妻子叫柳茨温德(Lutswind),她的父亲是巴伐利亚贵族恩斯特,曾被誉为“军中良将,国之良才”,此人因为参与卡洛曼对父亲的叛乱,而在861年被“日耳曼人”路易二世剥夺采邑并驱除。
但很奇怪的一点,是两人在861年缔结情人婚姻以后迟迟不结婚,以至于他们的儿子只能是私生子,并用了“阿努尔夫”这个加洛林加洛林合法子嗣从来不用的名字,我寻思难道是为了祈祷出现第二个查理曼?总之阿努尔夫后来也是一个很有手腕的统治者。
“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对此不是没有担忧,但奇怪的是他宁可在雷根斯堡发表宪章,将阿努尔夫称作“皇室儿子”去增加正统性,也不肯和妻子正式结婚给儿子一个合法地位,不知道是为什么。
“结巴者”路易二世继位后,加洛林的土地有了2年的和平时光,但随着“结巴者”路易二世和“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在一年之间先后去世,却居然成为加洛林对欧陆统治崩溃的序幕。
- 第三章:坑父坑子真弟弟
49岁的“巴伐利亚的”卡洛曼879年初因为中风瘫痪,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声音都无法发出,只能用文字与封臣交流。
当“巴伐利亚的”卡洛曼还像老虎一样统治国内时,他对“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合法化自然没人反对,但等他已经虚弱到连声音都无法发出时,野心家们自然起了窥视之心。
固然有普鲁姆修道院和圣佳诺修道院的牧师支持“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的继承权,但也有很多巴伐利亚贵族作为反对者,他们与“年轻人”路易三世勾结在一起,约定推举他成为巴伐利亚王国的继承者。
“年轻人”路易三世在兄长瘫痪不久后就来到巴伐利亚,被推举成为继承者,然后满心欢喜的等待那个奄奄一息的人去世,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最好兄长不死他就别走,但西边传来的消息还是让“年轻人”路易三世不得不离开巴伐利亚。
年仅33岁的“结巴者”路易二世已经走到生命尽头,于879年4月10日向维京人进军时病逝,西法兰克王国的继承顿时出现问题。
小时候坑父亲,当国王后被布里塔尼人按在地上摩擦,但死后居然还能把儿子给坑了,说的就是“秃头”查理二世。
前面说到“秃头”查理二世强迫“结巴者”路易二世离婚,还把已经出生的孙子剥夺继承权,随后选定“巴黎的”阿德莱德(Adelaide)作为儿媳,让两位年轻人在875年2月成婚,这位阿德莱德的父亲是在“安德纳赫战役”被俘的巴黎伯爵阿达拉德。
“秃头”查理二世看重阿德莱德的原因,是因为两个家族之间的血缘联系,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份婚姻受到主教们的质疑,所以教皇约翰八世在特鲁瓦为“结巴者”路易二世加冕后,却拒绝为阿德莱德加冕。
不过是否加冕其实不重要,要命的是这父子两人一个在877年去世,一个在879年去世,2年内前后脚走了,继承问题就麻烦了。
“结巴者”路易二世前妻安德嘉德有两个儿子,长子路易16岁,次子卡洛曼13岁,但已经被祖父剥夺继承权成为私生子,合法皇后阿德莱德没有子嗣,只怀孕3个月左右,肚子里男的女的都不清楚,所以问题就来了,谁来继承西法兰克?
顺便说一下啊,阿德莱德什么时候怀孕不知道,我是根据“昏庸者”查理二世出生月份推测的,他在半年后出生,所以阿德莱德现在应该有三个月的身孕。
于是这下两位女性就为了儿子的王位在大肆撕逼,阿德莱德说安德嘉德的两个儿子都是私生子无权继位,阿德莱德则说安德嘉德是和兄弟通奸才搞大的肚子,怀的根本不是“结巴者”路易二世的孩子。
这一顿猛撕颇有现在娱乐圈的味道,看着吃瓜群众那是津津有味,所以连正等着兄长嗝屁的“年轻人”路易三世都待不下去了,带着军队准备来西法兰克凑热闹。
- 第四章:吃瓜群众乐呵呵
阿德莱德和安德嘉德最后互相妥协,前者肚子里怀的孩子被认可是国王的子嗣,9月份时生下一个南海取名查理,此后阿德莱德致力于将自己儿子推上王位,最终在898年如愿以偿,3年后在拉昂去世。
安德嘉德是最大赢家,她的两个儿子全部成为国王,“法兰西的”路易三世控制北部,卡洛曼二世控制南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安德嘉德却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
守寡2年的太皇太后李奇蒂斯不甘寂寞,表示这两个孩子都太小,所谓国赖长君,应该由她的兄弟“普罗旺斯的”博索来继位。
“普罗旺斯的”博索很谦逊的推辞了李奇蒂斯的举荐,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但王国也不应该继位,要由“法兰西的”路易三世一个人统治,结果得知那兄弟俩同时继位后他便勃然大怒,以此为借口表示老子也要称王。
这俩姐弟的操作实在是太秀了,很多贵族对他们乱伦的指控未必不是空穴来风,总之就去了弟弟那居住,并不断为将弟弟推上王位努力。
“年轻人”路易三世在妻子柳嘉尔德的劝说下,决定暂时抛下巴伐利亚,过往复活节就去西法兰克凑热闹。
但人家“巴伐利亚的”卡洛曼是生活不能自理,又不是脑子出了问题,于是配合儿子重新控制了巴伐利亚,在父亲的支持下阿努尔夫驳回主教对自己出生的指控,镇压那些呼吁“年轻人”路易三世继位的呼声。
- 第五章:逼侄割土吃绝户
早在878年11月时,“结巴者”路易二世就和“年轻人”路易三世就互相尊重双方子嗣的继承,签署了《福涡轮条约》(Treaty of Fouron),但条约不就是用来撕毁的吗?所以在乔斯林等贵族的邀请下发动入侵。
“年轻人”路易三世的入侵没有演变为全面战争,因为西法兰克只是国王人选方面混乱,本来就跋扈的地方贵族割据,但并没有糟糕到无法抵御入侵,还有很多贵族愿意效忠两个年轻的国王。
第二是两个侄子也选择服软,愿意将洛泰林吉亚割让给东法兰克以换取和平,还有是“年轻人”路易三世仍旧惦记着巴伐利亚,最后是各种外界的威胁急需解决,比如在边界肆虐的维京人,和直接称王自立的“普罗旺斯的”博索,让他感觉到加洛林家族需要团结。
于是两个侄子在凡尔登将洛泰林吉亚割让给“年轻人”路易三世以后,他便从西法兰克撤军,和弟弟“胖子”查理三世在879年11月一同来到巴伐利亚准备吃绝户。
29岁的阿努尔夫尽管年富力强且精明狡诈,但私生子的身份让他不受贵族拥护,“巴伐利亚的”卡洛曼仍旧处于瘫痪状态没有好转,绝望的他面对两个叔叔的联合压迫,只能选择向他们妥协。
对于“年轻人”路易三世和“胖子”查理三世这种行为,在中国有个很类似的亲切行为,也就是“吃绝户”。
“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在还没有死之前,领土就被两个弟弟瓜分,“年轻人”路易三世抢走巴伐利亚,“胖子”查理三世则得到意大利,至于原本的继承人“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只能在“年轻人”路易三世手下当个克恩滕伯爵。
此后“巴伐利亚的”卡洛曼还在瘫痪中度过一段悲惨孤寂的日子,由于缺乏记载使得什么时候去世的都不清楚,有所是880年3月22日,或者同年9月21日,他的遗体被埋葬在奥汀(Ötting)王宫中。
- 第六章:三王齐心战维京
“大帝”阿尔弗雷德在878年击败维京人后,他们暂时结束对不列颠的入侵而将目标转向欧洲,阿尔弗雷德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为维京人的入侵提供了一定方便。
“结巴者”路易二世和“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先后去世后,“年轻人”路易三世趁机逼迫两个侄子在880年2月签署《李博蒙特条约》(Treaty of Ribemont),吞并当初被“秃头”查理二世占据的洛泰林吉亚领土,此时加洛林四王格局暂时稳定。
确立新一批国王以后,为了表示各方之间的精诚合作,四个加洛林国王展开了两次合作,首先是“法兰西的”路易三世和卡洛曼二世和叔叔“年轻人”路易三世北上,讨伐879年定居在斯凯尔特河上的维京人。
维京人与法兰克之间于880年2月在尚博尔爆发了“迪冕战役”(Thimeon),遭遇惨败的维京人一共有5千人战死当场。
但“年轻人”路易三世却一点也笑不出来,除了他的小舅子布隆伯爵以外,唯一的儿子休也在这场战役中不幸阵亡。
萨克森家族的柳嘉尔德是“年轻人”路易三世的王后,两人仅有一个儿子路易,他在3岁跌下窗户夭折后,“年轻人”路易三世就面临着绝嗣危机,只剩下一个私生子休。
“萨克森的”休出生于855年,小时候和“卡林西亚的”阿努尔夫一同在祖父“日耳曼人”路易二世的宫廷中居住。
等长大一点,他被册封为萨克森公爵,并派往东部边境与维京人作战,这次战役“年轻人”路易三世就将他带过来刷威望,结果却不幸战死,这下“年轻人”路易三世彻底全部儿子都没了。
《李博蒙特条约》仍然有对边界不清楚的地方,因此三人在亚眠进行第二次领土谈判,并且“法兰西的”路易三世和卡洛曼二世也彻底完成对西法兰克的瓜分,前者得到北方,后者则是南方。
领土问题解决以后,加洛林国王第二次联合行动就是讨伐“普罗旺斯的”博索,这回“胖子”查理也来了,可以说是加洛林齐上阵。
那“普罗旺斯的”博索为啥能有这个待遇呢?因为他是自查理曼之后,第一个在加洛林领土上僭位为国王的贵族,对加洛林王朝来说,这几乎可以说是始作俑者了。
- 第七章:四王联合讨不臣
“结巴者”路易二世在879年4月去世的时候,普罗旺斯公爵“普罗旺斯的”博索拒绝姐姐李奇蒂斯的推举,表明自己愿意继续效忠加洛林国王,但前提是西法兰克不能分裂,必须继续由一个国王继承。
可结果我们都知道,“法兰西的”路易三世和卡洛曼二世兄弟共享王位,“普罗旺斯的”博索当即以此为借口,宣布放弃对国王的效忠,然后在7月以“吾即主恩”(by the Grace of God, that is what I am)的理由宣布独立。
如果他的脚步仅停在这里,是不会遭到重点对待的,毕竟查理曼都死了半个世纪,加洛林丢失领土多的去了也不差这一块,但要命的地方就在他居然敢自称为国王,并且还拉出“意大利的”路易二世的遗孀昂热尔博佳为自己站台。
接着就是879年10月15日的曼耶塔宗教会议,效仿一个世纪前“矮子”丕平在苏瓦松会议那样依瓢画葫芦,根据古老的法兰克人习俗,让主教和贵族通过“自由选举”,宣布“普罗旺斯的”博索是“结巴者”路易二世的继承者,加冕成为普罗旺斯国王。
加洛林诸王首先讨伐的目标并非“普罗旺斯的”博索,而是以效忠博索为借口,趁机四处扩张地盘的休。
休是洛泰尔二世与瓦尔德拉达的私生子,加洛林家族中很少将儿子取名为“休”,反而是瓦尔德拉达的家族有这个习惯,这表明洛泰尔二世一开始没有想让他继承自己的王国,直到特塔贝佳无法给自己带来儿子后才改变主意。
结果我们在前面也说过了,洛泰尔二世在即将成功之前去世,但是修仍然在867年被册封为阿尔萨斯公爵,随后趁着“结巴者”路易二世去世而四处出击,用后来编年史的说法,就是他“在高卢扮演暴君”。
从迪冕南下可以路过阿尔萨斯,因此休成为第一个被收拾的对象,一败涂地的他只能以效忠“年轻人”路易三世获得原谅,打开阿尔萨斯的通道以后,加洛林诸王就要合力讨伐“普罗旺斯的”博索了。
- 第八章:不臣败后皇帝出
联军在攻破阿尔萨斯便便迅速南下,在马孔等地与“胖子”查理三世会军,沿途许多贵族纷纷加入,比如“赛普提尼亚的”贝尔纳之子“普兰塔皮萨诺的”贝尔纳,甚至还有“普罗旺斯的”查理的弟弟勃艮第公爵理查德。
加洛林诸王在880年8月包围普罗旺斯王国的首府维埃纳,王后“意大利的”爱芒嘉德似乎已经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的丈夫,亲自指挥守军保卫城市,成功将时间拖延到冬天,联军不得不在11月撤退。
这次围攻失败后,其他三个国王先行离去,留下“胖子”查理三世负责继续指挥,他在881年再次包围维埃纳,并在8月攻陷这座城市,随后进行残酷的焚烧与掠夺。
“意大利的”爱芒嘉德在城破后带着儿子路易逃亡,结果半路被勃艮第公爵理查德俘虏,然后送到欧坦囚禁,她的母亲恩格尔贝佳则是被流放至意大利。
勃艮第公爵理查德可能是为了撇清与兄长的关系,因此表现的特别卖力,可以说是打出了个MVP。
他在俘虏爱芒嘉德母子后,又与兄长军队主力交战,“普罗旺斯的”博索在9月全军溃败,不得不逃亡南方,随后余生中领土仅局限于这一带,北部则被“胖子”查理三世给吞并,但他好歹是没有让自己的王冠丢失,此时法兰克的土地上便有了五个国王。
“胖子”查理三世既然控制了意大利,那就理应肩负起保卫教皇的责任,然而他的水平却与同名的叔叔不相上下。
两次攻破罗马的斯波莱托公爵朗贝尔一世在880年围攻卡普阿时去世,他的儿子居伊二世继承公国,对于这个人只能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野心勃勃的居伊二世将教皇国当做扩张的目标,本应负责保卫罗马的卡梅里诺主教居伊是居伊二世的叔叔,两人串通一气,无视教皇约翰八世和平谈判的请求,武装发动对教皇国的入侵。
于是绝望的约翰八世只能效仿前辈,寻求加洛林王朝的庇护,因此在881年2月12日给“胖子”查理三世加冕为法兰克皇帝,结束皇位的空悬。
“年轻人”路易三世对皇冠落到弟弟手中是百般不满,体现在历史上,就是他所控制的教会编年史《富尔达编年史》,作为一个主要记载东法兰克历史的史书,居然对“胖子”查理三世加冕只字未提。
比起上次硬要违约将皇位给“秃头”查理二世,约翰八世这次加冕可以说是情有可原,毕竟“胖子”查理三世控制了意大利具有先天优势,但两次结果都是一样的,皇位被所托非人。
“胖子”查理三世好像不知道教皇被极大的冒犯一般,反正一直到11月底,约翰八世还在一份份的求援信发给还待在国内的皇帝。
见到“胖子”查理三世加冕为皇帝还不办事,约翰八世只能在求援信中指桑骂槐,说居伊二世是一个“拉比亚”(Rabbia),即“狂犬病”与“战争狂”。
- 第九章:索科特再战维京
查理三世“胖子”这个外号并不是同时代人取得,当时人并没有实际考察过他的身材,事实上一直到12世纪才称呼他为胖子,后来这个绰号被广泛传播。
据说“胖子”查理三世年幼时曾经被魔鬼附体,在他被带到教堂前嘴巴一直在起泡,幸亏在上帝的庇护下治愈,这次事件后他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王子,全心全意的敬畏上帝并遵守神命,对待教会非常虔诚和尊敬,总是不断用祈祷与歌唱去赞美上帝。
虽然上帝“治愈”了他这次魔鬼附体,但显然事情没有干完,“胖子”查理三世染上了严重的癫痫症,这始终困扰他的余生。
其实“胖子”查理三世不去支援教皇,可以解释说是还要继续与维京人交战,“迪冕战役”的大胜没有打疼维京人,因此“法兰西的”路易三世与卡洛曼二世兄弟两人于881年3月在索科特地区,再次与维京人交战。
“索科特战役”所面对的维京人中,有部分来自“迪冕战役”的溃军,他们战败后在880年11月到达科特赖克(Kortrijk),12月进军至坎布雷(Cambrai)和阿拉斯(Arras),881年初洗劫了亚眠和科比,沿途军队还越来越多。
为了歼灭这支不断流窜的维京人,“法兰西的”路易三世与卡洛曼二世在881年3月与维京人激战,再一次大获全胜,一共斩获8千维京人。
有个亲自参与战争的游吟诗人在战争胜利后,兴奋的亲自用古德语写诗去赞颂“法兰西的”路易三世,诗的名称叫做《路易之歌》,我觉得远不如丰特努瓦的那首:
“路易的父亲早逝后,他被上帝收养而长大,继承王位后统治着神圣的法兰克,与兄弟卡洛曼分享王国。”
“上帝派维京人渡海去考验法兰克,以惩罚他们的罪过促使他们悔改,此时王国因为路易无法继位而一片混乱,因此在上帝的感召下路易回国领导战斗;”
“高举着战争旗帜的路易回到法兰克,等待已久的贵族们夹道欢迎,路易组建了一个作战委员会,强壮的勇士与路易同行,他们发现了维京人的下落,在天生英勇的路易指挥下赢得胜利。”
当然维京人离“胖子”查理三世还很遥远,或许他更关心的是自己哥哥的身体状态,要知道病危的“年轻人”路易三世,可已经没有儿子了。
- 第十章:重一统鸿运当头
在“日耳曼人”路易二世的三个儿子中,“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和“年轻人”路易三世都颇有手腕,“胖子”查理三世是能力最糟糕的,但没办法他运气最好啊。
长兄“巴伐利亚的”卡洛曼在879年中风瘫痪后,让“胖子”查理三世瓜分到意大利,并在881年加冕为法兰克皇帝,对“普罗旺斯的”博索的进攻,又让他获得了勃艮第的部分地区,然而鸿运还没到头。
枭雄一生的“年轻人”路易三世在881年病危,勉强挺过今年就在882年1月去世,死时年仅37岁,尸体被埋在父亲的旁边,他40岁的妻子柳嘉尔德在885年去世,被埋葬在法兰克尼亚地区,绝嗣的他领土被弟弟“胖子”查理三世继承,东法兰克再次一统。
东边的路易三世去世后,西边的路易三世也出事了,这位能一战杀死8千维京人的国王,以一种非常奇葩的方式去世。
882年8月5日时,19岁的“法兰西的”路易三世正在圣丹尼闲逛,突然看到一个长得不错的路人妹子,就追上去想和她发生一些肉体友谊关系,惊慌失措的女孩往家里逃去,我们的国王大人在追逐中,由于跑得太快撞到门楣上,让自己头骨碎裂一命呜呼。
于是卡洛曼二世成为西法兰克唯一的国王,然而比起还算能打的兄长“法兰西的”路易三世来说,他与自己软弱无能的父亲更像,既无法抵抗卷土重来的维京人,也无法约束勃艮第公爵理查德这样跋扈的贵族,使得西法兰克朝着混乱一路狂奔。
这位国王糟糕的统治勉强持续了2年,就在884年12月12日狩猎时不幸去世,18岁的他还没有子嗣,于是两个国王都绝后了。
这时候西法兰克王位应该给谁呢?按理说“结巴者”路易二世还有一个遗腹子,也就是今年5岁的查理,可显然贵族们更倾向于年长的“胖子”查理三世,于是他在885年5月20日加冕西法兰克国王。
“胖子”查理三世的加冕,标志自“虔诚者”路易一世在840年去世后,分裂至今的法兰克再次被统一,这是在一千年后的拿破仑之前,欧洲最后一次出现这种庞大帝国。
可就如墨洛温王朝的克洛泰尔二世躺着统一法兰克一样,“胖子”胖子查理三世同样也是躺着统一的,这种统一显然难以维持下去,他的鸿运已经到头,破镜即便重圆,也难以再复往昔。
18 条评论
罗伯特已经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