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与太阳——萨法维王朝的兴衰(五)“奇兹尔巴什王国”

狮子与太阳——萨法维王朝的兴衰(五)“奇兹尔巴什王国”

伊斯迈尔死后,他的长子,年仅10岁的塔赫马斯普继位,即塔赫玛斯普一世。此时的萨法维王朝,外部形势很不乐观。除了在鲁哈之役中成功击杀了白羊苏丹穆拉德,平定了白羊王朝在伊拉克的叛乱之外,帝国的边境可以说是四面起火。南部的海面上,葡萄牙人的舰队不断试探萨法维王朝的底线,不光消灭了忠于萨法维王朝的霍尔木兹酋长,还开始在伊朗南部沿岸建立据点。东北方的乌兹别克人频繁的骚扰呼罗珊行省,长期的劫掠严重影响了呼罗珊的稳定。萨法维曾经的盟友巴布尔,趁伊朗混乱的时机,南下消灭了萨法维的附庸,坎大哈的阿鲁浑家族,之后他进入印度,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两国围绕重镇坎大哈,展开了长达百年的争斗。而最危险的,莫过于西部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虽然在查尔迪兰之战后萨法维王朝收复了部分失地,但防御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1517年,盟友马穆鲁克王朝被奥斯曼帝国吞并之后。

奥斯曼-马穆鲁克战争(1516.8-1517.1),谢利姆一世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便征服了马穆鲁克王朝

在这种危机关头,萨法维王朝的内部,却开始了新一轮的权力角逐。红头埃米尔们抓住时机扩大自己的权力,阻止伊朗官僚在宫廷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接管了国家,“帮助”君主进行统治,萨法维王朝也因此称为“奇兹尔巴什王国(红头王国)”。另外,按照萨法维王朝的传统,王子们按惯例到一定年龄会被送到这些封地担任总督职位,由一名红头埃米尔做导师(lala),学习治国理政和军事技术。这样直接把一个王子的命运与红头部落联系了起来,每个王子都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更方便了红头埃米尔利用王子争夺国家权力。

奇兹尔巴什

这时就有一位红头埃米尔,迪夫苏丹·罗姆鲁(Div Sultan Rumlu),邀请他的同僚们参加了一个部落大会。在大会上,他展示了先王赐予他的“遗嘱”——任命他为大埃米尔,以及塔赫玛斯普一世的导师。迪夫苏丹使用“阿塔贝格(Atabeg)”这个称号来指代他的摄政地位,这是一个在塞尔柱突厥人以及其他伊朗的土库曼统治者中使用的古老头衔。罗姆鲁、塔卡鲁以及祖尔卡达尔的大部分埃米尔都承认了迪夫苏丹是他们的领导人。两位沙姆鲁的埃米尔,赫拉特的杜尔米什汗(Durmish Khan)和阿斯塔拉巴德的扎伊纳尔汗(Zaynal Khan)对迪夫苏丹作出了承诺,并督促其他沙姆鲁的埃米尔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乌斯塔吉鲁的不少埃米尔也响应了迪夫苏丹的号召,但有一个人,科佩克苏丹(Kopek Sultan Ustajlu),前任大埃米尔查杨苏丹(Chayan Sultan Ustajlu)的兄弟,拒绝承认迪夫苏丹的权威。相比于迪夫苏丹,他的优势在于他控制着首都大不里士。部分科佩克苏丹的支持者提议在战场上和迪夫苏丹一较高下,但被科佩克苏丹拒绝了。

在科佩克苏丹还在犹豫之时,迪夫苏丹率先行动了。萨法维王朝的新摄政不光是一个军事指挥官,还是一个狡猾的政客。他要做的就是将科佩克苏丹逼出首都。在1525年的秋天,迪夫苏丹到达大不里士,他给科佩克苏丹写了一封信,信中以伊斯迈尔一世的托孤之臣,塔赫马斯普一世的导师身份,邀请科佩克苏丹出城商量权力分配问题,如果拒绝,那就是在挑起内战,伊朗的敌人都在等着这个机会,到时候科佩克苏丹以及他所领导的乌斯塔吉鲁部落,就是帝国的罪人。红头埃米尔普遍将名誉看得很重,科佩克苏丹也一样,他忍受不了这样的污蔑,同时迪夫苏丹愿意分享权力的行为也吸引到了他。因此他离开了大不里士,参加了迪夫苏丹主持的会议。

在会议上,迪夫苏丹首先处死了两名埃米尔,一名来自乌斯塔吉鲁部落,一名来自恺加部落,理由是两人暗中挑拨科佩克苏丹与迪夫苏丹的关系。而在之后的权力分配中,他与科佩克苏丹,以及另外一位来自塔卡鲁部落的楚哈苏丹(Chuha Sultan)组成了三角同盟。这无疑让科佩克苏丹很失望,他所希望的与迪夫苏丹的共同执政没有实现,结果变成了类似于罗马后三巨头同盟的情况。很不幸的,他处在了“雷必达”的位置上。他的权力被另外两人侵蚀,是三人之中地位最低的,任何命令都可以直接经由楚哈苏丹签字下发而不用经过科佩克苏丹的同意。更糟糕的是,乌斯塔吉鲁部落的埃米尔被迪夫苏丹和楚哈苏丹刻意分散到了全国各地,无法有效地反抗他们的行动。

科佩克苏丹本人的根基遭到了动摇,他只能退回自己的老巢纳希切万和叶里凡。另有一说他是被迪夫苏丹指派去袭击格鲁吉亚。不管科佩克苏丹的离去是否出自自愿,他的两位伙伴很显然利用了这个机会,剥夺了大量属于乌斯塔吉鲁部落的提尤尔封地。摄政与楚哈苏丹这种随意的举动终于挑起了内战。1526年的春天,双方在苏丹尼耶附近发生冲突,乌斯塔吉鲁部落的军队被迫退入吉兰的森林。次年,科佩克苏丹再次出现,并占领了阿尔达比勒,杀死了总督巴丁扬苏丹·罗姆鲁(Badinjan Sultan Rumlu)。他随后向大不里士进发,但在沙鲁尔的一场激战要了他的命,残余的乌斯塔吉鲁部落只能再次进入吉兰森林中躲藏。

内战极大地损害了国家的力量,许多驻扎在呼罗珊的红头埃米尔,也被卷入了战争之中。而乌兹别克人趁机攻占了图斯和阿斯塔拉巴德,并在呼罗珊的其他地方游荡劫掠。更糟的问题接踵而至。原本只是迪夫苏丹副手的楚哈苏丹秘密向塔赫玛斯普一世进言,宣称迪夫苏丹才是导致红头部落之间不和的元凶,应将其处理掉。1527年7月25日,当摄政进入迪万时,年幼的沙阿向他射出了一支箭,虽然力道不大,但还是击中了迪夫苏丹的胸口。在得到沙阿的信号之后,护卫们迅速冲出杀死了迪夫苏丹。至此,楚哈苏丹成为了这个国家真正统治者,而塔赫玛斯普一世只是名义上的君王。他首先成功说服了一部分游离在外的乌斯塔吉鲁部落的埃米尔回归,他们在加兹温得到了塔赫玛斯普一世的接见,并被重新授予封地和职务。另一方面,大部分的行省要职都落入了楚哈苏丹领导的塔卡鲁部落手中。

在东北的边境,重镇赫拉特已经被奥贝都拉汗(Ubayd Allah Khan)所统帅的乌兹别克军队包围了几个月。1528年的夏天,随着内战的结束,塔赫马斯普一世准备出兵解救赫拉特。在贾姆地区,萨法维军队遭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乌兹别克人军团。当时处于右翼的一些埃米尔,包括楚哈苏丹在内,都对乌兹别克人的数量感到惊恐。他们很快在乌兹别克将领札尼别苏丹(Jani Beg Sultan)的攻势下溃败,没过多久左翼也同样败退。而塔赫马斯普一世坚定不移地镇守中军,向他的部下们证明了他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傀儡。很快,他下令发起反击,由沙姆鲁部落和祖尔卡达尔部落组成的突击队,在混战中打伤了奥贝都拉汗,他的手下陷入一片混乱。与此同时,已经突破萨法维军右翼的札尼别苏丹在后方不断发起袭击,并逼近塔赫马斯普一世所在的位置。塔赫马斯普一世立刻要求与之交战,但楚哈苏丹怯懦的表示他们应该等待四散的红头军队重新聚集起来。

塔赫马斯普一世虽然厌恶楚哈苏丹的决定,但他知道他的地位还不够稳固,现在与楚哈苏丹发生冲突是不明智的,只得选择撤退。赫拉特的情况急转直下,在军队退出呼罗珊后,乌兹别克人再次包围了赫拉特。赫拉特的总督侯赛因汗·沙姆鲁(Husayn Khan Shamlu)与楚哈苏丹截然不同,他是沙阿的表兄弟,在战场上表现英勇,但他也陷入了一个危机,那就是极度缺乏补给。处于嫉妒与报复心理,楚哈苏丹在援军这件事情上故意拖延时间。由于迟迟得不到大不里士的援助,最终,侯赛因汗只得与奥贝杜拉汗谈判。出人意料的,奥贝杜拉汗并没有为难他们。侯赛因汗和他的被监护人萨姆·米尔扎王子(Sam Mirza,塔赫玛斯普一世的弟弟),以及城中的红头军和什叶派平民,都得以不受干扰的安全离开。他们经由锡斯坦到达了设拉子。在那里,侯赛因汗接到了一封王室信件,要求他到沙阿面前解释开城投降的行为。由于害怕落到楚哈苏丹的手中被其迫害,侯赛因汗拒不执行此命令。直到塔赫玛斯普一世给他做了人身安全的保证,他才前往伊斯法罕郊外的王室营地。在那里,塔赫马斯普一世接见了他,并对他的忠勇大加赞赏。

王室对侯赛因汗所展现出来的偏爱无疑进一步加深了楚哈苏丹对侯赛因汗的怨恨,他试图在一场宴会中暗杀掉后者。预感到楚哈苏丹的阴谋的侯赛因汗决定先发制人,直接派遣一队士兵冲入了楚哈苏丹的帐篷之中。而楚哈苏丹迅速逃离,躲入了王室的大帐,一场乱斗在此上演。在混乱中,甚至有两支箭击中了塔赫马斯普一世的王冠。这一天负责值守的祖尔卡达尔部落,刚好是沙姆鲁部落的盟友,便和侯赛因汗一起围攻楚哈苏丹。他们的其中一人给予了楚哈苏丹致命一击。塔卡鲁部落的人迅速带着楚哈苏丹的尸体逃离,并叫来了援军,镇压了沙姆鲁部落。有300人被逮捕并立即处死。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没过几天,双方在哈马丹附近再次开战,还将其他的红头部落也卷入其中。塔卡鲁的一个支持者此时想到了一个主意,就是试图胁持沙阿,将他绑架到塔卡鲁的营地,但计划失败了。这一做法敲响了塔卡鲁部落的丧钟,他们成功激怒了塔赫玛斯普一世。盛怒的沙阿下令杀光所有入侵者,并要求严惩塔卡鲁部落。一瞬间,塔卡鲁部落从国家的掌控者变成了叛逆,遭到其他部落的联合围剿。许多人因此丧命,有的人叛逃去了奥斯曼帝国,还有一些则逃去了伊拉克,投靠巴格达总督,塔卡鲁部落的默罕默德汗(Muhammad Khan)。他为萨法维王朝效力20余年,曾担任过加兹温和赫拉特总督,后又被委派到巴格达,抵挡奥斯曼的攻势,是红头部落中难得的依旧忠于王室的贵族。对于逃到他这里寻求庇护的背叛者,都被他逮捕处死,并将首级送到了沙阿的面前,叛乱就此平息。这一系列事件在日后被称为“塔卡鲁的灾难”,导致了这个部落的一蹶不振,之后再未在萨法维王朝的统治体系中担任过重要角色。

通过镇压塔卡鲁,当时只有十六七岁的沙阿塔赫马斯普一世,向世人证明了一件事——他对红头部落操纵国家的行为,以及对王室的公然背叛已经无法容忍了。楚哈的继任者,侯赛因汗·沙姆鲁,在众红头的认可下登上了权力巅峰,开始了沙姆鲁部落三年的执政期。他在各个重要职位上安插沙姆鲁的人,不经过沙阿的批准就下达命令,还成为了沙阿之子默罕默德·米尔扎(日后的默罕默德一世)的导师。从侯赛因汗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他似乎并没有吸取自己前任的教训,最重要的是,他低估了沙阿夺回权力的决心。

1531年,侯赛因汗擅自处死了大维齐尔阿米尔·贾法尔·萨瓦吉(Amir Jafar Savaj),此事成为他走向灭亡的开端。1533年,塔赫马斯普一世发起政变,以侯赛因汗密谋扶持自己的弟弟萨姆·米尔扎篡位以及勾结奥斯曼帝国等罪名,将其立即逮捕并处决。侯赛因汗的死,象征着红头部落10年统治期(1524-1533)的结束,对其他的红头埃米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标志着塔赫玛斯普一世不但有办法终结红头在宫廷内的霸权,而且已经有足够多的忠心之人愿意去执行沙阿的意愿。以此为起点,塔赫马斯普一世开始了其四十余年的统治生涯。

参考书目资料:

《Iran under the Safavids》,Roger Savor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ran, Volume 6:The Timurid and Safavid Periods》,Peter Jackson

《The Aqquyunlu : Clan, Confederation, Empire》,John Woods

《萨法维王朝时期土库曼部落与国家关系研究》,贺婷

维基百科相关词条

编辑于 2020-01-01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10 条评论

  • 念缺一7 个月前
    王子们按惯例到封地担任总督,学习治国理政和军事技术,王子的命运与当地豪强联系了起来,每个王子都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飙泪笑]
  • Chris Chou回复念缺一7 个月前

    是CK最优秀的继承法

  • 幻梦幻想7 个月前
    虎父无犬子啊
  • fhtagn7 个月前
    大权分落和窝里斗还真是波斯王朝传统()
  • 幻梦幻想回复fhtagn7 个月前
    这两点是世界通病[调皮]
  • 绿色国家真的是……各种董卓和刘彻,战争狂和野心家的流水线[魔性笑]
  • 真的是虎父无犬子,点血缘优先[飙泪笑]
  • 一只蚂蚁2 个月前

    塔赫马斯普也是一代人杰,这等于是连着除掉了三个鳌拜……

  • Esmail Lahestani (作者) 回复一只蚂蚁2 个月前

    塔赫马斯普最大的悲哀在于碰上了苏莱曼

  • 一只蚂蚁回复Esmail Lahestani (作者) 2 个月前
    唉 后期学精了 上来就拖奥斯曼的后勤,也是无奈之举啊
想来知乎工作?请发送邮件到 jobs@zhi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