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第六章 继往开来(9/28)

这就是墨子的是非得失。显然,如果把墨子的主张看作“社会主义”,那么,他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贫穷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专制的社会主义。众所周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空想和专制的也不是。因此,墨子的主张,不是社会主义。

那么,杨朱又如何?

如果说墨子关注的是社会,那么,杨朱关注的就是个人。因此,杨朱往往被看作“个人主义者”,并备受批判和攻击。其实,杨朱的思想,是被曲解、被妖魔化了的。没错,杨朱是“个人主义”,但不是“自私自利”,更不是“损人利己”。因为杨朱虽然“毫不利人”,却也“毫不损人”。不但不“损人”,就连“损物”,都反对。杨朱说:“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列子‧杨朱》,下引皆同)翻译过来就是:智慧之所以可贵,就因为保护自己。武力之所以可鄙,就因为侵犯别人,包括侵犯小动物和自然界(物)。这意思再清楚不过:杨朱反对一切侵犯和占有!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自己的。不但动物和自然不是(物非我有也),就连身体也原本不是(身非我有也)。只不过,既然已经有了生命,就只能保全它(既生,不得不全之),也只能利用动物和自然(既有,不得而去之)。但是,你不能认为这就是你该得的,不能蛮不讲理地占有它。如果蛮横地占有,那就叫“霸占”。用杨朱的话说,就叫“横私天下之身,横私天下之物”。横,就是蛮横;私,就是占有。为甚么不能蛮横地私自占有?因为“身”也好,“物”也好,都是属于天下的。因此,应该“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把原本属于天下的变成全世界的共同所有。

哈!原来杨朱不但不“自私自利”,还和墨子一样,也主张“天下为公”。而且,杨朱的“天下”范围更大,不仅包括全人类,还包括自然界。这就比墨子还要彻底。他的“一毛不拔”,也不是只管自己,不管别人,而是其他人、小动物和自然界,统统一样。应该说,既要“天下为公”,又要“一毛不拔”,才是对杨朱思想完整而全面的表述。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瞎白话吧你!既“天下为公”,又“一毛不拔”,怎么可能?是不大可能,是很难做到。杨朱思想最终难以被人接受,原因之一就在这里。然而杨朱的深刻之处,却也在这里。这就是: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不能以牺牲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为代价。因为“天下人的幸福”,是由每个人的幸福构成的,是天下所有人幸福的总和。如果每个人都不幸福,却说天下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靠得住吗?如果说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必须每个人都不幸福,那样的“幸福”,又要他干甚么?当然,作为个人,你可以像墨子那样,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牺牲自己。如果你真诚地这么做了,我将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要求别人,要求所有人都这么做,那就只能说声“对不起”。对不起,你不能这么要求,你也没有权利这么要求。或者说,你可以提倡,不能强迫。因为一旦强迫,就违背了追求全人类共同幸福的初衷。

这就是我从杨朱那看似荒谬的主张中读出的深层涵义。也许,这并不是杨朱的本意,只是我一厢情愿。毕竟,杨朱留下的资料太少了。但他提出的问题,却至少是值得深思的。我甚至想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描述。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可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个人的权利与尊严,也是被当作前提条件来看待的。站在这样一个思想高度,我们对杨朱的观点,难道不该有更深刻的认识吗?杨朱的思想,难道不该也作为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遗产,予以抽象地继承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