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面環海,海軍如何掌握制海優勢將是主導戰局的關鍵,反制武器性能優略就顯得格外重要。隨著時代更迭,我國有不少水面艦艇在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加持下,陸續裝備赫赫有名的雄風系列反艦飛彈,直至第三代的「雄三」問世,其超音速飛行能力,更使我成為世界少數擁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國家。但雄風飛彈生產過程,其實一波三折,並不是一開始就成功。
雄一飛彈的起源,是1970年代我海軍自埃及飛彈快艇使用飛彈擊沉以色列驅逐艦的戰例所獲得的「衝擊」,因為在此期間,共軍已開始裝備與埃及同款的艦對艦飛彈,而我卻無能與之抗衡的武器,於是政府即下令中科院啟動「雄蜂計畫」(後改為「雄風」)展開反艦飛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