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3日凌晨,220千伏福丰Ⅰ线试送成功,标志着全国首条绞合碳纤维芯铝绞线在海南成功挂网运行。
据了解,220千伏福丰I线增容改造项目该项目由海南电网公司海口供电局建设,线路起点位于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500千伏福山变电站,终点位于澄迈县金江镇220千伏大丰变电站,共跨越59座塔,改造长度18.91km。
据悉,该工程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碳纤维导线——绞合碳纤维芯软型铝绞线,在全国首次用于架空线路,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绞合碳纤维芯软型铝绞线,是一种倍容量导线,采用的是绞合型碳纤维线芯(CFCC),区别于目前应用较多的棒形碳纤维芯(ACCC),除具有碳纤维芯轻质、高强的共性外,还具有更好的柔软性、抗侧压性和结构安全性;其外层铝导线采用电导率63%的软型铝绞线,导线整体具有优越的弧垂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该项目使用的导线由佛冈鑫源恒业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导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导线型号为JLRX1/JFB-320/40,导线单重为原来的62%,其外层铝导线截面积为320mm?,原线路导线为400mm?,而新导线的设计容量提高了150%。
据了解,220千伏福丰Ⅰ线最早由建于1989年马鹅线历经数次解口演变而来,是南方电网特维线路,是海南省西电北送的主动脉,担负着海南北部片区特别是海口地区的供电重任。由于近年海南经济飞速发展,用电量大幅攀升,尤其海口地区供电卡脖子问题,对该线路进行增容改造迫在眉睫。按照通常推倒重建的改造方式,需要近一年的停电建设时间,势必造成巨大的电力损失和电网风险,且一次性投资费用是该改造方案的3倍。
本项目成功开创了海南省倍容量导线应用的先河,为今后海南省其他地区进行线路增容改造,实现经济、快速增容提供了范本;同时也推动了碳纤维导线技术的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为电网迈向科技化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220千伏福丰Ⅰ线增容改造工程建成投产送电,将有效解决海南北部电网卡脖子问题,进一步优化海南电网结构,提升主网供电能力,极大缓解了海口地区电力缺口难题,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海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肖霈 通讯员苗远、宋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