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新冠肺炎傳播之初的同期新聞報導作回溯性研究時,我讀到這樣的句子:
將圍繞重大傳染病疫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修訂一批急需的國家標準」(《人民日報》,2019.12.25,17版)。
「人類正洋洋得意於新的發現和醫學的勝利,因而高枕無憂,對逼近的瘟疫卻毫無準備」(《長江日報》,2019.12.19,13版)
我的語料庫是中共黨報,重點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中共湖北省委機關報《湖北日報》、中共武漢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以及《湖北日報》旗下的《楚天都市報》。觀測時段,從2020年1月1日(媒體報道武漢政府發佈疫情通報)到2020年1月26日(媒體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疫情防控)。
傳媒語境:政治的新年
中國領導人沒有凡人的元旦和春節,新年是他們的政治舞台。我們無法得知中宣部歲末年初的部署,但可從近三個月媒體語象看到清晰的輿論導向。
不幸,肺炎來襲。
20個《人民日報》頭版
這20個《人民日報》頭版,的確是執行「兩個維護」的典範。20天,有19個頭版頭條和習近平有關。其中有他的三次講話、他主持的三次高層會議、他的兩篇外訪報道、一次表彰、一篇文章、一個書訊、一次座談、一次命令、一封信;還有4篇冠以「總書記來過我們家」欄題的脫貧報道。20個頭版上,有66篇的標題有「習近平」三字。
1月21日,《人民日報》上終於出現了他對疫情的指示:
地方黨報在幹什麼?
自1月1日武漢衛健委發佈疫情通報,到1月21日,時間已流逝20天。中共的體制,黨管一切。黨報的讀者——各級公費訂閱黨報的黨組織和黨員,是執政的骨幹。這20天,湖北省境內的黨報對迅速蔓延的疫情有何反應?
1月2日,《楚天都市報》報道,有8人在網上散布「病毒性肺炎」不實信息,被警方處理。
1月6日,《楚天都市報》報道了有上萬人次到場的高校藝術招生咨詢會。同時報道武漢兩會開幕,以及武漢衛健委對於疫情的第二次通報:
通報稱,「59例患者均已排除SARS等呼吸道病原」。衛健委向社會釋放的樂觀信息,呼應了「武漢進入兩會時間」的喜慶氣氛:
1月10日見報的這一消息,和兩天後武漢衛健委發佈的肺炎確診通報,中共湖北省委機關報《湖北日報》視若無睹,無一字披露。繼武漢市後,省進入「兩會時間」。
1月11日、12日,湖北省政協、人大會議相繼開幕。在12日省長王曉東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384字的一節談存在問題,未談疫情;有267字一節專論公共衛生,提到「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也未涉及新冠肺炎。他高談「把老百姓的‘急愁盼’問題當大事做、往實處做、盡全力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卻對病毒肆虐時湖北人民的所急、所愁、所盼無動於衷。
事實上,《湖北日報》關於省兩會的報道,在該報頭版頭條里還算少見的原創。縱觀1月1日至20日該報頭版,20個頭版頭條,有14個和《人民日報》完全一樣,幾可將此報看作《人民日報》湖北版。這正是2013年以來省級黨媒的典型樣式:服從,緊跟。它是辦給中央領導看的,不是辦給普通黨員幹部看的。
有必要指出另一個重要事實。1月7日,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主持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內容包括習近平關於應急管理工作的論述和中共宣傳工作條例。蔣要求「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和應急能力建設,堅決扛起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要以對人民極端負責的態度,做好公共衛生防疫工作,加強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純屬空話——其後兩周的事實證實了這點。
其前言稱:「我們隨人流湧動,人在哪裡,我們就奔向哪裡。我們擁抱互聯網,向雲出發,而媒體責任始終不變……」。「民呼我應」?又是一個反諷?
春節臨近,湖北沒有預警。武漢衛健委的4次通報,大事化小,給民眾派了子虛烏有的定心丸。黨媒在全力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慶氣氛,這是1月17日、19日、20日的《楚天都市報》。政府惟恐百姓不雲集,人頭不攢動!
4萬家庭吃團年飯:
鼓勵旅遊,派發20萬張免費旅遊券:
遭殃的是武漢、湖北乃至全國各地的老百姓。
劫難時刻的歡樂祥和
2020年1月21日,習近平對疫情作出指示,中國本應進入抗疫時刻。然而回看《人民日報》,令人難以置信:22日、23日、24日、25日的頭版頭條,都與抗疫無關。
22日的頭版報導習近平對全國人民的新春祝福。報導顯示,習近平17、18日出訪緬甸,18日回到雲南(他對疫情的指示,應是到雲南不久作出的),19-21日,他在雲南「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行程的主題是「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他數次到人群集中到地方,而就在21日,國家衛健委確認昆明市出現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他在雲南曾強調「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但從報導看,他的活動與抗疫無關。
23日的頭版頭條,報道了習近平等人「看望老同志」。這篇報導緊扣「兩個維護」主題,罕見地羅列了111位前高官的名字,重點是強調老同志們「高度評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對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表示衷心擁護。」
25日,初一,版面右側有兩條抗疫報道《武漢,分秒必爭抗疫情》和《緊急馳援 共赴時艱》。任何一條都完全應該置於頭條位置,然而頭條又是冠以「總書記來過我們家」欄題的脫貧報道。這就是政治。
從22日到25日,大批黨員、幹部和老百姓疑竇叢生:在非典開始抗疫、汶川地震開始抗震時,中央領導已到現場,為什麼此時沒有一個常委到達武漢?恐懼、慌亂、無助的人們,此時還有什麼心情「歡樂祥和」?《人民日報》我行我素,言不及「疫」,這種實際上有損領導人形象的宣傳安排,會不會是習近平斥責過的「高級黑」?
26日,全國媒體報道了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至此,真正的抗疫模式開啓。此後的黨媒將上演另一套戲碼。
附記:在檢索2019.12.1-2020.1.20《人民日報》時,我發現有7篇文章使用「病毒」一詞,但都非實指,而是借喻,且全部引自習近平對黨員的要求「去雜質、除病毒、防污染」。我非常贊同他的話。對近兩個月黨媒的觀測表明:禍國殃民的體制病毒,已到了非清除不可的時候,「時間不等人!」陸偉聰觀點:武漢肺炎已殺到歐洲, 官民防疫意識欠奉,險也!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