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5 5 文集 深度 号外 热文 时间线
谢邀,这是知乎,刚下神坛
2019-08-15 06:03

谢邀,这是知乎,刚下神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panguansays),作者:判官,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贯以精英社区形象示人的知乎,在这个周一下午发布了F轮融资消息,快手领投,百度跟投。消息引起了不少用户和大V的骚动,认为作为魏则西事件发源地的知乎,居然拿了百度的投资,实在“有辱斯文”。


知乎本轮融资的发布,显然有备而来。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和本次领投的快手官方号,第一时间在知乎相关问题下做了回复,跟投方百度一直保持沉默。


要知道,两年前的夏天在知乎上,快手因知乎用户“立党”在快手被工作人员私信讽刺加封号,爆发过严重的负面舆情,平时快手更是因用户和内容土味,成为知乎用户的例行调侃对象。


知乎是一个怎样的产品?在鄙视链崩塌的背后,知乎和知乎用户经历了什么?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


知乎是一个以问答形式组织内容的社区。在周源口中,知乎“提供了一个产生、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工具”。换言之,在官方看来,知乎的内容等同于,或者希望等同于“知识”。


另一句在知乎早期流传甚广的话是:认真你就赢了。


求真求实,言之有物,理性友善,可以认为是知乎官方提倡的社区氛围。知乎官方账号“知乎小管家”回应用户对百度入股的质疑时也提到:“知乎的回答排序其实很简单:专业、严谨、认真的高质量回答。”


所以,在官方眼中,知乎是一个鼓励认真地生产、消费知识的社区。但相当一部分用户,对知乎有不同的看法。


装逼/晒胸/负面发源地


有个段子,很能反映出知乎答题的套路:


泻药

人在蒙古,刚下航母

麻省毕业,长相彦祖

玉树临风,一米八五


谢邀

人在美国,微软就职

博士学位,北京有房,年薪千万

刚下飞机,无可奉告


圈子太小,利益相关

统一回复

圈内人太多、匿了

禁止转载

关闭评论了,喷子太多


早期的知乎,不乏科技行业的精英和老板,而2013年开放注册后,加入知乎的内容生产者们,也有大量的高知高收入群体。这样的群体成为优质内容生产的主力本无可厚非,但事情就在这个阶段起了变化。


不同于其他内容社区,在知乎生产内容,除了考验答主的知识储备,对其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也有要求。于是,“身份和社会地位”成了内容置信度的背书手段。而打造“身份”的重要性,一度超过了内容质量本身。内容的重要性,逐步让位于内容生产者的“江湖地位”。而衡量江湖地位的手段,无非就是毕业院校、学历、企业、职位和财力了。


在知乎编故事、编身份的风气也就油然而生。毕竟,硬核实力难以人人拥有,打造“虚拟人设”走捷径撑场面,进而获取精神乃至物质上的收益,就成了一种风气。


但这种趋势在知乎的较真传统下,也形成了深刻的矛盾冲突。“逼乎”、“知乎,分享你刚编的故事”由对这种风气不满的知乎用户口中讲出,显得特别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吸粉骗赞的一条捷径,就是晒美女照甚至晒胸晒腿。这一在各大社区产品屡试不爽的招数,在知乎并不例外,深刻说明了好色是第一生产力。当然,与其他产品中类似,知乎这类照片很多也是搬运自Instagram。


幸好,知乎有另一种自我净化的能力。由早期大V们小圈子互捧臭脚的“XX是谁?”提问范式发展而来的“如何看待XX?(人物、事件、言行)”,无数知乎大V经历扒皮和质疑,足够让很多身份可疑、靠编故事打造人设的所谓大V原地爆炸。


这种“求真、不轻信、质疑”的风气在踢爆骗子、捷报频传的过程中日益扩大化,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使知乎成为各种负面信息、负面情绪的发源地。


2015年,知乎设立了企业蓝V,一批企业账户进驻答题。但也在同期,知乎上开始频繁曝出各种企业负面信息,或对其他平台曝出的负面信息进行深度解读,从而为负面的二次传播提供了弹药。


一方面,因为装逼风气盛行,彼时知乎普遍对商业化有抵制和鄙夷,企业官方账户(代表企业新媒体部门)在知乎的活动,对企业的品牌和正面形象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负面信息甚至竞争对手的黑公关操作,导致知乎在企业公关层面的正向价值大幅度削弱。


典型例子包括2016年的魏则西—莆田医疗广告事件对百度的深远影响,以及2017年快手官方号在知乎屡屡受挫,并直接成为曾光明(时任快手合伙人,市场、内容、公关负责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这个时期的知乎,商业价值之低,与隔壁豆瓣有一拼,商业化进程也非常缓慢。


从破圈到破功


装逼做为老一代知乎用户的需求,是非常自然的,知乎这类标榜知识的社区,很容易触发这种需求。知乎恰如知识界的Keep,后者令用户产生了办健身卡般的愉悦感,而使用知乎令用户产生了“我也有知识/我也在学习”的满足感。


不难理解的是,可轻易获取的仅仅可称之为信息,而获取知识是需要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并且,知乎最尴尬的一点,是用户圈层扩大后,不同人群在见识方面的碰撞,一度导致社区氛围恶化,杠精横行。而知乎采取的应对措施软弱无力,设立了不痛不痒的“友善度”,更被讽为“伪善度”。


2015年前的知乎,内容生产者答题费时费力,还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全靠“为人师”的代入感和快感支撑。这类用户一旦受到杠精和喷子攻击,极易受到冒犯,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大批老答主离开知乎,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


另一方面,大量杠精和喷子的进驻,也是知乎内容和用户发展,突破圈层的结果。知乎2013年开放注册后一两年,话题仍以科技互联网行业为主,用户也以从业者为主。大家尚能认可和维护社区的讨论氛围。


但在这个阶段,由于真正硬核“知识”类内容的生产接近尾声,要想社区的受众进一步扩大,必然要求其跨出科技互联网这个圈层,覆盖其他行业及社会话题。


在这个过程中,内容的扩张吸引了更多的、非传统的知乎用户。也从这个时期开始,大量高校甚至初高中在校生涌入知乎


这些低龄用户的典型特点是识文断字,有基础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知识,但见识匮乏。通俗的说,人在上学,缺乏真正的行业与社会经历,缺乏支撑认知所需的经历和分析能力,很难与职场人开展对话。


因此,当不同的人群相遇后,这类新用户有机会以极低成本去挑战原住民用户,并肆意以其浅薄的人生见识去挑战、臧否、嘲讽那些有实际从业经验的答主,种种矛盾冲突在这个时期发生。


同时,社区内容的娱乐化和水化也难以避免。假知识之名,行娱乐之实,这也是知乎发展为大众平台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一个代价,即用户破圈带来的内容破功。


传说中的“天龙人”


2015~2018年,传统知乎大V们对知乎的不满,除了杠精喷子横行,还有知乎在商业化方面的进展缓慢与笨拙,导致大家空有粉丝却难以变现。


与此同时,关于内容分发对粉丝限流、存在“天龙人”(对所谓特权用户的蔑称)的传说,一直没有平息过。对此,知乎官方自然是矢口否认。


但2015年之后崛起的、新一代的知乎大V们,正在远离这些困扰。


破圈后的知乎,流量充沛,并且由于web+App双平台的优势,通过SEO从百度获取了大量搜索流量以实现用户增长。在这个水涨船高、水大鱼大时代崛起的新一代大V们,心态发生变化,以娱乐心态,“泡知乎”“玩知乎”。


这类大V本身答题以蹭热度抖机灵为特征,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干货”,不求专业只求热闹,与其他用户互动频繁,对杠精喷子的容忍度也很高。就好像一个教师难以容忍学生的谩骂,但在玩游戏时和人对喷就没什么心理负担。


另一部分这个阶段形成的大V,商业目的明确。他们多有本职工作和一技之长,来知乎就是为谋取商业变现。


这类作者通过内容“种草”,吸引用户通过微信、微信公号、私信、知识星球等方式与其发生进一步互动,进而完成服务、产品的购买。他们更加不在意所谓的杠精喷子的出没,并且由于自身的从业者优势,也能为社区贡献大量优质内容。这个阶段的知乎,有点图文版小红书的意味。


另一部分传统保守的知乎大V,一边抱怨知乎对其限流甚至打压,另一方面却发现自己离开知乎后几乎一文不值,于是就十分憋屈地一边抱怨、一边硬着头皮留下,偶尔接一些点赞、发软文(软回答)之类的公关收入贴补家用。


万幸的是,随着知乎用户的增长和官方商业化产品的推进,这部分大V的商(公)(关)价值得以释放,知乎也正在摆脱“白嫖”的恶名。


然而,知乎本身仍然是缺钱的,以至于八年来不停地融资,已经到了F轮。目前在融资频次上能达到这个水平的科技企业,只剩下滴滴了。


快手化是知乎的宿命


写到这里,知乎曾经和正在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也跃然纸上了。


由于贴吧和百家号的内容劣化不可挽回,知乎的内容对百度非常重要,百度的搜索流量对知乎的增长也非常关键。所以知乎拿百度的投资,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内容的下沉和娱乐化,也是知乎走下神坛的过程。生存发展与小而美之间,知乎已经选择了前者。并且,真正硬核的知识内容本来就是有限的。所以,面向更广阔人群、更广泛的话题,下沉化娱乐化也是知乎的必然选择。


因此,知乎正在下沉变成一个图文社区版本的快手,并且还具备快手欠缺的一二线用户。借用我2017年《快手为什么惹人嫌》中的观点:内容和文化的传播,自上而下才比较顺畅。知乎拿快手的投资,也没那么突兀了。快手老铁和知乎精英们,现在都是一样的土味爱好者。何况快手现在有多不差钱,知乎就有多差钱。


所以,如果问我如何看待知乎这次融资,我的回复是: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大家要恰饭的嘛。各取所需,挺好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panguansays),作者:判官,史前产品经理,用做生意的思路做产品,著有《产品觉醒》一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2人赞赏

读了这篇文章的人还读了...

评论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热门评论
点睛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麻省毕业,长相彦祖,玉树临风,一米八五,白宫任职,通今博古,面见普京,会晤川普,刚订完婚,沙特公主,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神功护体,青春永驻,悟道修仙,心无旁骛,闲来无事,玩玩微信。圈内人多,匿了

2019-08-15
1083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人在火星,刚下飞船

2019-08-15
2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闲得无聊 为你点赞

2019-08-15
15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后,不应该是“玩玩知乎”??😁

2019-08-15
6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有料

我不是知乎的粉丝,但做为一个多年的老用户,我确实在知乎上找到了很多有用的专业答案,而这些答案在某度知道等平台上是找不到的。知乎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开放就意味着多元化,里面的问题和回答确实好坏都有,也有真有假,这时候就需要你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这也是做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果你不想思考不想做判断,只想别人直接告诉给你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建议你回到中学教室(大学现在都已提倡独立思考了);如果你想一个“早晨起来,拥抱太阳,满满的正能量”的网站,这个太多太多了,你又何必要去知乎呢。

2019-08-15
877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第二是流量变现的建议,知乎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我也买过知乎的课程。但是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在自己最擅长的问答上下功夫。这方面其实有很多值得参考的对象,比如微博问答,还有各种医药类的应用。我曾经在某医药应用上付费咨询过,因为有次看病,医生拿到检查报告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下没事,然后就忙于接待下一位患者了。我也看不懂,所以在网上付费咨询,所以这些需求应该还是很多的。但是那类应用包括微博问答是有痛点的,就是只能一对一,如果那个医生很忙,几天后再回复也是有可能的。知乎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庞大的用户群体,里面藏龙卧虎,如何将付费咨询结合到开放的问答的方式里面去,这是个难点,有个建议是问答发起人可付费邀请若干专业人士,如果有专业人士回答了,就能获得报酬,同时可参考微博,观看的人需要支付一定的围观费。但是问题应该是保持开放的,和现在的模式一样,只是被邀请的专业人士的回答被加密。愚见,仅供参考。

2019-08-16
4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感谢各位的点赞,感谢编辑的标记。说两点有建设性的意见。第一,首页推荐是很多人吐槽的点,知乎不同于抖音,知乎还有工具的功能,比如我想解决一个问题,在上面浏览了很多相关的话题,但是当我解决之后,其实我是不再关心这个话题的,所以与几乎纯兴趣类的头条类产品是不同的,所以在推荐机制还没完善的时候,可以在首页将热门话题的比例提高,随着推荐算法的完善,再逐步加大个性化的内容的比例。

2019-08-16
0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知乎根本不是你说的这个问题

2019-08-15
132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同样一个问题,你在知乎上搜索,你在百度上搜索,你就知道百度的内容多么的一言难尽。

2019-08-15
9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中肯中肯中肯中肯

2019-08-15
4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怂乎,逼乎做的最大的恶就是以所谓“正义公平”的公约大搞文字狱,最后养了一帮阴阳怪气,私信辱骂和背地里举报禁言的🐶!知乎你最后一定会被老用户所抛弃,被无数人粉转黑!

2019-08-15
1068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我经常7天半个月,我算是一个回答,赞同,关注还比较多的用户,并不是三无账号

2019-08-15
42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职业五毛太多了,到最后都有一种时刻有人盯着你的感觉,于是就撤了,留给他们自嗨去吧。。

2019-08-15
82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知乎的规则就是黑盒子,上次莫名其妙被禁言1天,我就卸载知乎了,没有知乎的日子世界很清静。

2019-08-15
8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各种政治正确。本人是一个篮球迷,在知乎看过一些关于詹姆斯的讨论,深深地感觉自己被恶心到了,在那里黑詹姆斯就是政治正确。

2019-08-15
8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知乎产品失败,UGC社区失败的原因根源在于——没有选择对产品长远有利的用户,而急于选择了流量、知识变现的快车!

2019-08-15
23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我的文章也被删。

2019-08-15
2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五年老用户的自白

2019-08-15
10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阴阳怪气”用的到位👍

2019-08-15
22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现在逛知乎,不是为了看知识,而是为了看笑话

2019-08-15
735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知死虎悲,物伤其类

2019-08-15
313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哈哈哈,虎,虎,虎

2019-08-15
0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知乎的确越来越贴吧化了

2019-11-24
2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知乎,真的要养成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再去那里获取知识,有的人不安好心,不然看看段子,也不错

2019-08-28
1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有人问为什么支持华为?我回答“没理由不支持娘家人”,然后这个回答就被删除了。。。

2019-08-20
2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现在知乎故事小说满天飞!

2019-08-20
1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总结的很全面和准确

2019-08-16
0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全程蜜汁微笑看完这篇

2019-08-16
02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我明明在知乎上搜索了很多基金啊期货啊各种金融问题,但是最后我的首页都会给我推荐什么什么时候知道怀孕啊那些你不知道的明星八卦的事情啊。。。我很忧伤

2019-08-16
2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知乎可以把abd翻译成advertising bridge device,还高票顶置,也是醉了

2019-08-16
0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看看每天的知乎热榜,顶的上半个微博热搜了

2019-08-16
4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知乎的管理还是很扯的,之前被一家连锁公司骗了,上知乎该类话题下留言,只要是对那个公司有一点不利的言论全被删除了,并且不允许申诉,理由是不利于那家企业,结果就是知乎上没有关于那家企业的负面评论,实际上受害者多得很,自此就不怎么用知乎了

2019-08-16
2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总结就是知乎慢慢变成了原本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或者行为。

2019-08-16
1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好有意思的一篇文章

2019-08-16
0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OK ,“黎叔”近来改变方向,发挥所长.光阴如流水无情更行更远.可惜!何以至此?Get Fuck on my face now!切入正题,小伙伴同船共济,“汪洋大海”,长风破浪,各驻一方,寻找彼岸,建立城邦.立旗风掣,比邻而战.南极的喜欢企鹅,“气候变暖”,适时迁徙.逍遥派洞察“全球气候变暖”制定战略方针.“大满贯”寿司匠人,授人以渔.企鹅席地而坐,静听守业,深思不露于形.逐浪滔天,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终究趋于理性,“L”结构怎样演绎我们拭目以待!

2019-08-16
0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看到一半感觉作者越写越气,怒气值爆表…等到后面看到知乎也要恰饭又觉得作者冷静中带了点理解😂

2019-08-15
1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问什么答什么都挺好 就烦问什么都上来讲个故事先 烦的一批

2019-08-15
5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还是CSDN看雪社区这类纯技术社区好,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想来杠也看不懂。

2019-08-15
32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我读研究生那会儿,大概2013年,第一次看到知乎上面的专业回答,被惊呆了,每一个问题下面都是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来解答,行文严谨,图文并茂,简直就是一篇篇的科普论文。如今,确实有各种杠精流氓***,营销账号,还有抖音快手等低俗无聊视频……现在上知乎就是刷一下标题,看看热闹。专业的文章收藏起来以后再看,知乎真不是原来的知乎了。

2019-08-15
7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这条评论已被折叠展开查看

2019-08-15
为何折叠?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欢迎这位知乎逼王

2019-08-15
80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以精英社区形象示人的知乎?巳堕落审查机构,以所谓“公平正义一”的公约大搞文字狱。对不同意见打压,封锁文章和评论发表。实属十恶不赦!

2019-08-15
3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这条评论已被折叠展开查看

2019-08-15
为何折叠?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对知乎指手画脚?又或者你为什么对判官指手画脚?你觉得这个作者没资格说知乎,我觉得你没资格评论作者,OK不?

2019-08-15
141
虎嗅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回顶部
收藏327
评论83
点赞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