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手足”这个说法
首先这是我个人感受,源于我的政治观点。
我认为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赋予“家庭”概念就非常有专制色彩,一方面是增加了凝聚力,另一方面不过是使人把这个虚拟共同体具像化,产生盲从心理而已。
政府与个体,理想状态是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自由个体的关系,个体和个体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伙伴,共同履行一些共同的规则而已。
手足, 祖国爸妈,可能本质没有区别,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
如果手足等同于兄弟,那也似乎成了仅限男人的事。我说“假如”! 这不是重点! 阅读理解!
下面已经一堆人指着这句话了,即便“手足“指兄弟姐妹,也是我觉得有些别扭的地方。我个人感受,成长于西方文化下的人,都不大喜欢渲染这种感情,不喜欢套入一个道德框架,但不代表支持的程度会减弱。
我目前认识的香港学生基本都是互相有礼貌有界限但又乐于沟通的,我喜欢那种界限感,我们成长于不同的社会,首先需要的是理性交流,我想他们应该有人跟我一样别扭这种称谓。当然,这已经比“同胞”好太多了,很多年轻香港人听到这两个字跟听国歌一样的。
总之,这个称谓很符合支国传统文化特色。我大概是太不喜欢中国人特别爱拉近关系的那种感觉。
我认为现代社会非血缘关系的分享共同观点的人,附加这种关系很别扭
在我心里,香港年轻人只是和我share一些共同政治观点,有着某些共同奋斗目标的青年,我不喜欢附加其它关系。但这不代表我不热烈支持香港人支持民主自由,实话我还参加游行了,出于某些人阅读理解爱抠字眼的习惯,我得强调立场。
我认为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共同体,赋予“家庭”概念就非常有专制色彩,一方面是增加了凝聚力,另一方面不过是使人把这个虚拟共同体具像化,产生盲从心理而已。
政府与个体,理想状态是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自由个体的关系,个体和个体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伙伴,共同履行一些共同的规则而已。
手足, 祖国爸妈,可能本质没有区别,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有?
如果手足等同于兄弟,那也似乎成了仅限男人的事。我说“假如”! 这不是重点! 阅读理解!
下面已经一堆人指着这句话了,即便“手足“指兄弟姐妹,也是我觉得有些别扭的地方。我个人感受,成长于西方文化下的人,都不大喜欢渲染这种感情,不喜欢套入一个道德框架,但不代表支持的程度会减弱。
我目前认识的香港学生基本都是互相有礼貌有界限但又乐于沟通的,我喜欢那种界限感,我们成长于不同的社会,首先需要的是理性交流,我想他们应该有人跟我一样别扭这种称谓。当然,这已经比“同胞”好太多了,很多年轻香港人听到这两个字跟听国歌一样的。
总之,这个称谓很符合支国传统文化特色。我大概是太不喜欢中国人特别爱拉近关系的那种感觉。
我认为现代社会非血缘关系的分享共同观点的人,附加这种关系很别扭
在我心里,香港年轻人只是和我share一些共同政治观点,有着某些共同奋斗目标的青年,我不喜欢附加其它关系。但这不代表我不热烈支持香港人支持民主自由,实话我还参加游行了,出于某些人阅读理解爱抠字眼的习惯,我得强调立场。
45 个评论
兄弟姐妹都是手足,意味著只要是支持香港的人,都如同血濃於水的手足一般
畢竟所謂的香港人也是由一群彼此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單純只是因為使用香港語,因為認同這塊土地的人所組成
畢竟所謂的香港人也是由一群彼此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單純只是因為使用香港語,因為認同這塊土地的人所組成
这就像那个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是歧视女性的傻逼一样的观点
手足怎么会等同于兄弟,大兄弟你这个中文是音乐老师教的?
谁教你手足一定是兄弟的、代国语课的体育老师吗,,,
即便我再支持香港,我也更欣赏彼此支持但有界限的关系,而不是附加太多刻意的沉重的其他含义兄弟姐妹都是手足,意味著只要是支持香港的人,都如同血濃於水的手足一般
手足没有性别意味,而且我觉得很能彰显香港示威者的团结精神,也很适合“统战”。
个人主义归个人,不抗争以后个人自由都有风险。当然要抱团取暖
个人主义归个人,不抗争以后个人自由都有风险。当然要抱团取暖
日语里面兄弟一词就包含了姐妹呢,抠字眼无意义
我说假如“手足”等同于“兄弟”! 如果不是,我也不喜欢这个说法,我认为年轻人是分享共同价值观政治观的关系,而不是赋予传统家庭含义!重点!
你说“赋予家庭的观念就非常有专制色彩”
为什么你会把家庭和专制联系起来?
正常家庭给我的感觉是温暖的、自然而然的、富有人性情感的,和争取自由是人之向往的情感不谋而合。虽然支持香港是一个政治立场,也反映了人内心对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和追求。政治运动中尽量保持理智是好,忽视和打压人内心的天赋的情感和需求才是专制的根源
为什么你会把家庭和专制联系起来?
正常家庭给我的感觉是温暖的、自然而然的、富有人性情感的,和争取自由是人之向往的情感不谋而合。虽然支持香港是一个政治立场,也反映了人内心对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和追求。政治运动中尽量保持理智是好,忽视和打压人内心的天赋的情感和需求才是专制的根源
照你观点,我觉得只有“同志”这个词符合你的要求。如果香港上街的人都上品葱,那么就能称为葱油。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品葱,只有手足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的
照你观点,我觉得只有“同志”这个词符合你的要求。如果香港上街的人都上品葱,那么就能称为葱油。然而并不...
我会非常尊重的称呼 香港示威者 抗议者, 勇敢的年轻人等
我会非常尊重的称呼 香港示威者 抗议者, 勇敢的年轻人等
你上前线了没?你这个称呼是置身事外的语气
建议你去嘴“兄弟爬山各自努力”这条,同时歧视了女性和残障人士,然后品葱这边安排一下帮你转发到连登。
加油。
加油。
你應該是非粵語使用者。
在廣東話裡面手足的意思就像同伴,同夥,有兄弟姐妹的意思在其中,但是在這個用法裡面,兄弟姐妹也可以當成同伴,同夥的意思。
你想的太多了。
在廣東話裡面手足的意思就像同伴,同夥,有兄弟姐妹的意思在其中,但是在這個用法裡面,兄弟姐妹也可以當成同伴,同夥的意思。
你想的太多了。
其實我是尊重你的感受。
你完全可以不喜歡這個詞的用法。
我是猜想,你的這句「赋予“家庭”概念就非常有专制色彩」應該是想表示,如果國家與人民被套進家庭的框架。
就容易被道德綁架,綁在一起變成你今天不支持國家,等於不支持你的父母輩們,違背從小教育的孝道。
如果過度解讀先向你道歉。
我是覺得你還是可以不喜歡,但不要阻止他們用就好了😂
你完全可以不喜歡這個詞的用法。
我是猜想,你的這句「赋予“家庭”概念就非常有专制色彩」應該是想表示,如果國家與人民被套進家庭的框架。
就容易被道德綁架,綁在一起變成你今天不支持國家,等於不支持你的父母輩們,違背從小教育的孝道。
如果過度解讀先向你道歉。
我是覺得你還是可以不喜歡,但不要阻止他們用就好了😂
女人怎么就没有手足了?
手足? 比較像是"伙伴"呢♂
♂😂
♂😂
手足已經是相當中性的詞匯,人或許沒有姊妹兄弟但沒了手足會有很大的麻煩,意思是抗爭者彼此就和手足一樣不割席分化
等等,對不起,我以前國文老師的確教手足等於兄弟姐妹,有血緣的那種。
看底下回帖忽然感覺混亂了
看底下回帖忽然感覺混亂了
要是一个人有手没用足 有足没用手 都是不完整的
所有的回复都没有搞清楚我的意思。就算手足包括兄弟姐妹吧,我也不喜欢假想的亲情关系,我觉得中国人的习惯性思维就是先谈感情,渲染情分,而我觉得人只要做对的事,按正确的理念行事就够了。
對某些本土主義者,用「手足」總好過用「同胞」吧?我本人兩樣都喜歡,但是出於對港人抗爭者的尊重,我更傾向用前者。這個詞已經引發絕大多數人的共鳴和認同了,強行換詞去替代掉無非是雞蛋裡面挑骨頭。
所有的回复都没有搞清楚我的意思。就算手足包括兄弟姐妹吧,我也不喜欢假想的亲情关系,我觉得中国人的习惯...
毀家廢婚派的勉強表示應該理解一部分。
其實我是尊重你的感受。你完全可以不喜歡這個詞的用法。我是猜想,你的這句「赋予“家庭”概念就非常有专制...
是的,我就是不喜欢这种类比范式; 另外我个人也不喜欢中国式人际关系,跟并不熟悉的人太过于亲热,我非常支持香港的年轻人,也很感动,但我不喜欢用这种过于热情的称谓表达我的支持,我个人对这种形式感觉比较别扭。 我在参加他们游行时,其实我是羡慕他们,我也跟他们交谈,彼此都是乐于沟通理解的态度,我觉得这才是正常的成长于不同社会的年轻人的社交,而不是一股脑的“中国式”热情,我很反感这种文化。当然,我知道大部分人这样喊是真诚的。
你不喜欢就不喜欢呗,别人喜欢别拦就行。我就觉得所有抗争者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可以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兄弟姐妹。另外这种家庭式的比喻也不是中国独创,美国还有兄弟会姐妹会,有些黑人大姐们也会互称sister(以及gay)
隱性五毛,鑒定完畢。。。。。。。
隱性五毛,鑒定完畢。。。。。。。
你这种脑子不过是反向粉红,显性的
用手足是因為大家雖然不認識大家,但對彼此重要性等同自己的手足
香港人也喜歡叫沒親屬關係,但對大家很重要的人叫手足
香港人也喜歡叫沒親屬關係,但對大家很重要的人叫手足
手足的問題在於,之前較多是警察彼此稱呼同事。
但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但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有句话叫四海之内皆兄弟,或者说四海之内皆姐妹也行。
志同道合无关利益和血缘,对吧
志同道合无关利益和血缘,对吧
你是极度个人主义,对于这种群体社会性的词汇,产生了本能的反感,理解。
但是一个群体当中,共享政治观点本来就会附加各种政治用语来强调一致性,这是政治都会搞的,不仅限于中华文化圈或者粤语圈。
你去看看美国,人家搞政治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We the people”,你要是个英语母语出身的,听了估计也会烦,“我跟你又不是一边的,凭什么把我拉进we的群体里?”。
个人认为各种表达都合宜,只要是民众自发的。
但是一个群体当中,共享政治观点本来就会附加各种政治用语来强调一致性,这是政治都会搞的,不仅限于中华文化圈或者粤语圈。
你去看看美国,人家搞政治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We the people”,你要是个英语母语出身的,听了估计也会烦,“我跟你又不是一边的,凭什么把我拉进we的群体里?”。
个人认为各种表达都合宜,只要是民众自发的。
When?
When did I ask?
When did I ask?
沒必要 我挺喜歡這個稱呼的
曾經和香港抗爭者談論,他們說只要你是支持五大訴求 支持光復香港,你已經是香港人了,沒有必要在多說什麼,哪怕你在中國大陸長大。
因為我們視對方為手足,所以我們撐他們而不是警察。我們有共同的理想 和目標。 當更多的人有了同樣的目標,就有了國家。
曾經和香港抗爭者談論,他們說只要你是支持五大訴求 支持光復香港,你已經是香港人了,沒有必要在多說什麼,哪怕你在中國大陸長大。
因為我們視對方為手足,所以我們撐他們而不是警察。我們有共同的理想 和目標。 當更多的人有了同樣的目標,就有了國家。
手足更强调血缘和关系。
“同志”更贴切些。
“同志”更贴切些。
看到这么多人批评楼主我就放心了,这是香港民族诞生过程中,对共同体同伴的亲密称呼。
品葱的小伙伴怎么都这么友好的,这让我来说的话,楼主不就是杠精吗?🤣
其實手足這個說法反映的是團隊精神,守望相助,不分你我而已。
你的手腳要是被狗咬住了,不到萬不得以,你是不會斷臂求生的,因為那是你的一部分;你的手腳受傷了,你會痛;如果你沒有了手腳,那就什麼事都幹不成。
救手足,就是救自己。
你的手腳要是被狗咬住了,不到萬不得以,你是不會斷臂求生的,因為那是你的一部分;你的手腳受傷了,你會痛;如果你沒有了手腳,那就什麼事都幹不成。
救手足,就是救自己。
你不用擔心 香港沒人把妳當作手足 具體可以參考何式凝那隻慘成過街老鼠的女權婊一樣 別來碰瓷香港的戰爭ok?繼續玩你的女拳過家家
樓主想多了, 不過是一個廣東話中的慣用語罷了。
傘革之前, 聽得最多的是用在紀律部隊中, 比如便衣跟穿制服的警察說手足, 就是說我也是條子。
大可當是行動派的"同志"稱呼, 大多香港人並沒有太深究, 反正順口好用就行。
大抵上過街的人們, 除了滿腔熱血, 都是手足深情。
傘革之前, 聽得最多的是用在紀律部隊中, 比如便衣跟穿制服的警察說手足, 就是說我也是條子。
大可當是行動派的"同志"稱呼, 大多香港人並沒有太深究, 反正順口好用就行。
大抵上過街的人們, 除了滿腔熱血, 都是手足深情。
语言上这是一种“指代”手法”,“手足”指代“就像我的手足一样的人”,粤语里大概是一起出生入死的伙伴的意思。
粤语里帮忙也一般说“帮手”,英语类似“give me a hand”。类似“朋友”的“朋”本来就有身躯身体的意思,指代“如自己身体一样的友人”。
不觉得这是强行联系血缘关系,顶多是联系“身体关系”?本质上,这是语源发展长河里还流传下来的用法而已,我反而觉得体现着中文之美。
反而“同胞”这样的词已经不在粤语日常使用中了,被淘汰了,基本上是年轻人来揶揄大陆官方说法的。我觉得是因为这类词于普世文明是脱节的,大陆语意的“同胞”把同一个国家的国民等同于同一母胎的孩子。我相信受过现代教育的(香港)人是拎得清的。
而“手足”这类词反应的珍重伙伴如身体,我觉得是不过时的。
这里不得不感慨下,驱逐共狒后也许要来一场新文化运动,毕竟共狒对中文的污染和干涉太厉害了,完全不能让其在港台地区一样自然生长、优胜劣汰。
粤语里帮忙也一般说“帮手”,英语类似“give me a hand”。类似“朋友”的“朋”本来就有身躯身体的意思,指代“如自己身体一样的友人”。
不觉得这是强行联系血缘关系,顶多是联系“身体关系”?本质上,这是语源发展长河里还流传下来的用法而已,我反而觉得体现着中文之美。
反而“同胞”这样的词已经不在粤语日常使用中了,被淘汰了,基本上是年轻人来揶揄大陆官方说法的。我觉得是因为这类词于普世文明是脱节的,大陆语意的“同胞”把同一个国家的国民等同于同一母胎的孩子。我相信受过现代教育的(香港)人是拎得清的。
而“手足”这类词反应的珍重伙伴如身体,我觉得是不过时的。
这里不得不感慨下,驱逐共狒后也许要来一场新文化运动,毕竟共狒对中文的污染和干涉太厉害了,完全不能让其在港台地区一样自然生长、优胜劣汰。
人民喜聞樂見 你不喜歡 你算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