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华盛顿和北京在谷歌问题上展开对抗
发表时间: 更改时间:
今天的法国报纸多把法国总统今晚将在电视一台的讲演放在头版主要位置,但也有例外,法国世界报就是把“华盛 顿和北京在谷歌问题上展开对抗”这篇文章放在头版头条,作者则是该报驻北京的记者布里斯贝德罗莱蒂BRICE PEDROLETTI。这篇文章的黑字提要写道:“美国政府为中国的网络异见人士辩护,中美之间公开的论战令人想起冷战时代。”
法国世界报 驻北京的记者布里斯贝德罗莱蒂写道:就在谷歌说它正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并且推迟在中国市场的手机业务的时候,中美两国围绕谷歌和30多个美国公司受到黑 客袭击所引发的紧张关系又升了一级。奥巴马总统22日上周五表示对这些中国的黑客袭击“担忧”,而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就网络自由发表了长篇讲话。世界报驻京 记者认为:实际上,中国黑客攻击美国政府网站和企业网站的事件比谷歌事件更加严重。美国多家机构发表的众多报告都证实来自中国的威胁具有战略目的,为的是 窃取工业和技术情报和监视反对派。尽管中美两国的外交官多次接触,但美国国务卿讲演的语气坚定,而在此前奥巴马政府对中国人权问题采取的还是和缓的态度。 在信息领域,中国正在与美国进行新形式的武器竞争,尽管美国公司提供的技术使得中国可以对网络进行过滤,但是中国将为此付出代价。美国国务卿表示“美国将 保证支持那些使公民行使自由表达权利,对付政治性过滤的新的工具的发展。”
据世界报文章介绍:美国所采取的另一个行动是:在奥巴马访华后, 美国驻北京使馆和各地的领事馆在1月22日,第二次邀请了50多位中国的网络知名人士举行网络视频会议,征询他们的意见,讨论克林顿国务卿的讲演。参加者 中有中国网络的左拉,艺术家艾未未和民族主义的网站的“反CNN”的创立者。尽管中国外交官对美国提出抗议,但反对网络监管控制在中国内部成为聚集新一代 反对派的契机。象他们所使用的网络工具一样,这些新一代反对派的反应迅速,灵活,难以扑捉,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的抗议浪潮来挑战共产党统治的合法性。
世 界报文章继续报道说:谷歌事件正好出现在北京对网络和言论监控进一步加紧的当口,而这些清规戒律引发很多反弹。观察者认为:谷歌所冒的风险是其在中国的搜 索引擎由于过滤而停顿。而公开挑战中国政府,让中国政府丢失面子,谷歌也使自己处于微妙境地。谷歌中国公司如果停止的话,谷歌总公司仍然可以通过那些在谷 歌英文搜索引擎上登广告的中国公司得到盈利。在谷歌总公司去年第四季度全球盈利的67亿美元中,谷歌中国公司的盈利只占百分之两点五。
法国 回声报今天也对中美之间就克林顿讲演而发生的口水大战进行了报道,认为中美之间紧张关系升级。法国论坛报今天还在言论版刊登署名马克菲尤兰迪多Marc FIORENTINO的文章 。题目是:谷歌给中国一个教训。这是一位自称对中国有了解并有意见的人士,他的意见既是对中国政府的,也是对包括法国政府在 内的各国政府的。他批评法国政府为了得到中国的合同,而对中国不遵守国际准则,侵犯人权的事实听之任之。文章写道:“中国的信条是:只要能赢,一切手段都 可以用。为了通过和中国企业合资而进入中国市场,失败的外国企业尸体躺满了上海的街道。人民币武器无往而不胜,《经济学家》杂志本周文章认为人民币和美元 比价比实际低了百分之五十。但没人对中国做出回应和抗议,因为还在等着向中国出售高速火车,但每笔交易都附带技术转让,中国人去年夏天已经创造了高速火车 的记录,20年后,中国制造的高速火车将满世界跑。现在到了像谷歌一样睁开眼睛的时候了。
今天的法国费加罗报论坛版刊登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等 七位国际知名人士的一封公开信,呼吁诺贝尔和平奖给予中国的异议人士刘晓波,认为刘晓波和马丁路德金,瓦文萨,昂山树姬一样,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
法 国论坛报今天就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发表文章,费加罗报的经济版也有两篇文章与中国相关,一篇刊登有关香港这个前英国殖民地吸引了俄罗斯金融寡头投资中 国股市,另一篇评论香港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