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沒離開過新疆的媽媽,台灣行讓她幾乎抵達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一輩子沒離開過新疆的媽媽,台灣行讓她幾乎抵達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Photo Credit: Antonio Tajuelo @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之行是我媽一生的轉捩點。令她幾乎抵達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之前她拍照時總是抿著嘴,板著臉,絲毫不笑,冒充知識份子。如今完全放開了,一面對鏡頭,笑著嘴角都岔到後腦勺了。還學會了無敵剪刀手和賣萌包子臉。

唸給你聽
powered by Cyberon

文:李娟

台灣記

自從我媽從台灣旅遊回來,可嫌棄我們大陸了,一會兒嫌烏魯木齊太吵,一會兒又嫌紅墩鄉太髒。整天一副「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下去」的模樣。抱怨完畢,換下衣服,立刻投入清理牛圈打掃雞糞的勞動中,毫不含糊。

之後,足足有半年的時間,無論和誰聊天,她老人家總能在第三句或第四句話上成功地把話題引向台灣。

如果對方說:某店的某道菜不錯。
她立刻說:嗨!台灣的什麼什麼那才叫好吃呢!
接下來,從台灣小吃說到環島七日遊。

對方:好久沒下雨了。
她:台灣天天下雨!
接下來,從台灣的雨說到環島七日遊。

對方:這兩天感冒了。
她:我也不舒服,從台灣回來,累得躺了好幾天。
接下來,環島七日遊。

問題是她整天生活在紅墩鄉三大隊這樣的地方,整天打交道的都是本分的農民。人家一輩子頂多去過烏魯木齊,你卻和他談台灣,你什麼意思?

好在對方都是本分的農民,碰到我媽這號人,也只是淳樸地豔羨著。無論聽多少遍,都像第一次聽似地驚奇。

事情的起因是一場同學會。同學會果然沒什麼好事。畢業四十年,大家見了面,敘了情誼,照例開始攀比。我媽回家後情緒低落。說所有同學裡就數她最顯老,頭髮白得最凶。顯老也罷了,大家說話時還總插不進嘴。那些老傢伙們,一開口就是新馬泰,港澳台,最次也能聊到九寨溝。就她什麼地方也沒去過,虧她頭髮還最白。

她一回來就買了染髮劑,但還是安撫不了什麼。我便託旅行社的朋友,幫她報了個台灣環島遊的老年團。

總之事情就是這樣的:去年年底初冬的某一天,我媽拎了只編織袋,穿了雙新鞋,去了一趟台灣。這是她老人家這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幾乎成為她整個人生的轉捩點。回來後,第一件事是掏出一枝香奈兒口紅扔給我。輕描淡寫道:「才兩百多塊錢,便宜吧?國內起碼三四百。」——在此之前,她老人家出門在外渴得半死也捨不得掏錢買瓶礦泉水,非要忍著回家喝涼開水。

那是最後的購物環節,大家都在免稅店血拼,我媽站在一邊等著,不明所以狀。有個老太太就說了:「你傻啊你?看這多便宜啊,在國內買,貴死你!」

可在我媽看來那些東西也不便宜,一個錢包八千塊。一枝眉筆五六百。

(後來我聽了直納悶,我明明給我媽報的是老年團啊?又不是二奶團,都消費些什麼跟什麼……)

還有一老太太則從另外角度慫恿:「錢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咱都這把年紀了,再不花還等什麼時候?」

我媽是有尊嚴的人。最後實在架不住了,只好也扎進人堆,挑選了半天,買了支口紅。

這麼一小坨東西,說它貴嘛,畢竟兩百多塊錢,還能掏得起。說它便宜吧,畢竟只有一小坨。於是,臉面和腰包都護住了。我媽還是很有策略的。

除此之外,她還在台灣各景區的小攤小販處買了一堆罕見的旅行紀念品。幸好帶的編織袋夠大。但是不久後,我在阿勒泰各大商場、超市分別看到了同樣的東西。價格也差不多。

19613184701_bea4d5fe14_z
Photo Credit: Tony Tseng@Flickr CC BY 2.0

在台灣,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大海,感到憂心忡忡。

她說:「太危險了,也不修個護欄啥的。你不知道那浪有多大!水往後退的時候,跑不及的人肯定得給卷走!會游泳?游個屁,那麼深,咋游!」

她還喜滋滋地說:「我趁他們都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嚐了一下海水,果然是鹹的!」

又說:「海邊的風那個大啊,風裡支個小棚,人人都進去吃東西,一撥人吃的時候,另一撥人旁邊等著。太厲害了!」

我:「這有啥厲害的,不就在海邊吃個東西嘛。」

她:「我是說,老闆的生意厲害!」

之前她看了朱天衣的《我的山居動物夥伴》一書。無限神往。

她說:「每到一個有山的地方,我就使勁地看啊,使勁地找啊,特別想找到那一家人,想去打個招呼。我看到好多山上都有她說的那種瀝青路,細細的,彎彎曲曲伸到林子裡。我猜她可能就在路盡頭。我還和前後左右的老頭兒老太太都說了這家人的事。」

最後說:「給我在台灣買個房子吧?」

此外,被她反覆提及的還有大巴司機的一條小狗。她說一路上小狗一直跟著,司機開車時就臥在他腳下。到地方了,司機就抱牠下去解手。一解完牠就趕緊往車上跳,膽兒特小。

她特別提到有一次車下一隻野貓引起了狗的注意,牠在車門邊虛張聲勢地衝貓大喊大叫,貓理都不理牠。司機便抱起狗下車放到貓旁邊。剛鬆手,狗就嗖地竄回了車上。

我不知道這件事有什麼特別的。她起碼說了五遍。

她說:「要是帶上我賽虎(我家小狗,十一歲半)一起去就好了。賽虎從沒去過台灣。」

我問:「導遊好不好?」
她說:「好!就是辛苦得很。一路上每個人都要照顧到。」
我:「司機好不好?」
她:「司機也辛苦,特準時,從來沒讓我們等過。」
我:「臨別你給了多少小費?」
她:「給個屁,我可沒錢!」
想了想,又不好意思地說:「別人都給了,都給得多,不缺我這份。」
又說:「別人塞錢的時候,我就裝沒看到。」

我估計就算給了,人家也未必肯要。我把在冬牧場用過的那個纏滿透明膠帶、漆面剝落的卡片相機轉贈給了她。她去台灣後,到處請人使用這個相機幫她拍照。

況且拎的還是只編織袋。

我問:「台灣的東西真有那麼好吃?」
她怒道:「別提了,去了七天,就拉了三天肚子!」
又說:「那些水果奇形怪狀,真想嚐嚐啊,又不敢。一吃就拉!」
又說:「吃飯時滿桌子菜色漂亮得很,什麼都有,可惜全是甜的。吃得犯噁心。」
又說:「後來餓得頭暈眼花。特想家裡的蘿蔔乾。幸虧同行的老太太帶了一瓶剁椒醬——她們出門可有經驗了。她叫我把剁椒醬拌在米飯裡,這才吃得下去。」
最後說:「拉了三天啊,腿都軟了,連導遊都害怕了。擔心出事,都想安排我提前回去。」
我說:「聽起來很慘啊。都病那樣了,還玩個屁啊。」
她說:「病歸病,玩歸玩。總的來說,還是很不錯!」

去之前,我倒是沒考慮過鬧肚子這個問題。唯一擔心的是她晚上睡不好覺,她長年神經衰弱。

我問:「和誰一個房間?她打不打呼嚕?吵不吵你?」

她害羞地說:「她不打呼,倒是我打呼……把她吵得一連幾天都沒睡好。只好白天在大巴車上睡。」

我驚道:「那人家豈不煩死你了!」

她:「我拼命地道歉,還幫她拿行李,她就不生氣了。還安慰我,還幫我打聽治打呼的藥。」

飛機從台北飛烏魯木齊,六七個小時。下飛機時,她幾乎和滿飛機的人都交上了朋友,互留了電話。

大家都是出門旅行的,所參的團各不相同,免不了比較一番:你們住的酒店怎樣?你們伙食開得如何?你們引導購物多嗎?……踴躍吐槽,很快將各大旅行社分出了三六九等。絲毫不考慮旁邊各旅行社的領隊感受如何。

接下來又開始分享各自的旅行經驗:出門帶什麼衣物好,穿什麼鞋舒服,到哪哪兒少不了蚊子油,哪哪兒小偷最多,哪哪兒溫泉不錯……我媽暗記在心。回家以後,向我提了諸多要求:買泳衣、買雙肩背包(終於發現編織袋有點不對了)、買遮陽帽、買某某牌的化妝品、去北歐四國……

北歐四國……就算了吧,畢竟出錢的是我。我勸道:「那些地方主要看人文景觀,你素質低,去了也搞球不懂。還是去海南島吧。」

看來人生的第一次旅行不能太高端,否則會慣壞的。

她開始研究我的世界地圖。

一會驚呼一聲:「埃及這麼遠!!我還以為挨著新疆呢!」

一會兒又驚呼:「原來澳大利亞不在美國!」

最後令她產生濃厚興趣的是印度南面的一小片斑點:「這些麻子點點是啥?」

我說:「那是馬爾地夫。」又順手用手機搜出了幾張圖片給她看(——真是多事!)。

她嘖嘖讚歎了五分鐘,掏出隨身小本,把馬爾地夫四個字莊重地抄了下來。

我立刻知道壞事了。

當天她一回到紅墩鄉,就給我旅行社的朋友打電話,要預約馬爾地夫的團。

我的朋友感到為難,說:「阿姨,馬爾地夫好是好,但那裡主要搞休閒旅行,恐怕沒有什麼豐富的觀光活動。不如去巴黎吧,我們這邊剛好有個歐洲特價團。」

我媽認真地說:「不行,我女兒說了,我的素質低,去那種地方會丟人現眼的。」

以前吧,我家的雞下的蛋全都攢著,我媽每次進城都捎給我的朋友們。如今大家再也享受不了這樣的福利了。我媽開始趕集,雞蛋賣出的錢分文不動,全放在一只紙盒子裡,存作旅遊基金。

但趕集是辛苦的事,我只好在朋友圈裡幫著吆喝:請買我媽的雞蛋吧,請支持我媽的旅遊事業吧。

大家紛紛踴躍訂購。我媽一看生意這麼好,很快又引進了十隻小母雞。估計到今年初夏,日產量能達到十五到二十個蛋。

我們這裡土雞蛋售價為一元五一個,算下來月收入至少七百元。一年下來八千多。我家的奶牛基本上一年半產一頭小牛犢,五個月大的小母牛售價四五千,小犍牛賣三四千。李娟再給補貼一點——好嘛,一年遠遊一次,什麼北歐四國馬爾地夫,統統不在話下。

另外,她老人家作為半道開閃的兵團職工,前兩年剛剛把手續又辦回了兵團,為此交了一大筆費用。但是從今年開始正式領退休金了,每個月一千多。農村生活花不了什麼錢,省著點用,到年底存個萬兒八千不成問題。於是乎,一年近遊兩次,什麼秦皇島峨眉山,也不在話下。

總之,台灣之行是我媽一生的轉捩點。令她幾乎抵達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之前她拍照時總是抿著嘴,板著臉,絲毫不笑,冒充知識份子。如今完全放開了,一面對鏡頭,笑著嘴角都岔到後腦勺了。還學會了無敵剪刀手和賣萌包子臉。

不但染了頭髮,還穿起了花衣服。

我建議:「媽,穿花衣服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當你穿花衣服的時候能不能別穿花褲子?或者穿花褲子的時候別穿花衣服?」

她不屑一顧:「你沒見人家台灣人,男的都比我花!」

在台灣,她還學會了四種絲巾的繫法,回家後一一示範給我。

她說:「當時大家在上廁所。廁所門口就是賣絲巾的攤子,只要買他的絲巾,他就教你怎麼繫。」

「你買了?」

「沒買。」

「……」

她很自豪:「我記性真好,只教了一遍就全記住了!」

我心想:「要是教了好幾遍還學不會,還不買人家的絲巾,——好意思嗎?」

她一邊扯著絲巾在鏡子前扭來扭去,一邊感慨:「這是去台灣最大的收穫!」

我哼道:「好嘛,花了我八千塊學費,就學了個這!」

突然有一天,我媽認真地說:「從此以後,我要放下一切事情,抓緊時間旅遊!」

我以為她徹悟了什麼:「什麼情況?」

她說:「聽說六十六歲以後再跟團,費用就漲了。」

相關書摘 ▶為了不要有更多小狗仔,我媽一度想到烏魯木齊學絕育手術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記一忘三二》,東美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李娟

《記一忘三二》是李娟的種種回憶生活趣事的隨筆合集,從與母親的日常相處,到事業、感情,描繪出在北疆鄉村中與飼養的貓狗牛羊一起度過的小日子,平鋪直敘,但卻幽默深刻,感人至深。

觀察細膩的李娟熱衷於關注生活中的趣聞瑣事,也擁有強烈的傾訴欲,因此養成了隨時隨地記錄的習慣,將平凡的日常以看似隨興,實則深刻的文字記錄下來。這種率性而為、無拘無束的文字風格,完整保存並傳遞瞬間的真實情緒,讓讀者感受到強烈的共鳴。以新疆生活紀事贏得眾多讀者喜愛的李娟,在《記一忘三二》中記敘人生軌跡流轉的心情點滴,除了陌土風情之外,更多了跨越疆界的人性溫暖。

每一個篇章,都以李娟慣有的逗趣口吻,述說著種種難以置信的故事。茶飯瑣事,在她筆下都立體而具象,尋常的生活片段全成了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的幽默電影。但她的逗趣,並非刻薄的自貶,而是出於對自己生活的熱愛與自信所累積出來的正向能量。閱讀李娟,宛如在大雪封途的曠野裡,瞥見藍空透出的一抹燦亮陽光,溫暖而美好。

記一忘三二
Photo Credit: 東美出版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或許你會想看
更多『書摘』文章 更多『layout.lifestyle』文章 更多『精選書摘』文章
跟著FunNow創辦人張家甄及時行樂!三星Tab S6讓斜槓人生精彩平衡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FunNow創辦人張家甄的人生哲學之一,就是在生活與娛樂中取得和諧的圓。過去不習慣以平板工作的她,這次接觸到三星Tab S6後幡然改觀,彷彿終於找到能滿足她精彩斜槓人生的最佳工具。

唸給你聽
powered by Cyberon

明亮的大眼、熱情的態度,加上精緻的妝容和身上各種亮晶晶的裝飾配件,很難想像眼前這個漂亮的年輕女生,是一個掌管70幾人團隊的創業家。

FunNow的創辦人之一張家甄(CC),出生在台灣,國小畢業後移民至荷蘭,這樣的成長背景不只讓她同時擁有東方與西方的兩種思維,更服膺於聰明工作、盡情玩樂的荷式生活哲學。

一次和友人到法國旅行的意外插曲,讓CC想將一直以來說走就走的隨性自在,運用到旅行的預訂服務上。這個創業的開端,徹底轉變了CC的生活,也讓她意識到,自己在追求的人生理想狀態,並不是取捨、也不是兩兩平衡,而是在各方面取得和諧的圓。

修圖01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FunNow創辦人之一張家甄(CC)
誰說計劃趕不上變化,FunNow讓最後一刻都能改變成真

荷蘭的生活步調比較慢,假期又多,讓CC非常習慣於到處旅行;加上本身不愛預做計畫的個性使然,讓她的旅行往往都是說走就走,徹底執行「last minutes」的自在人生風格。在這樣的前提下,FunNow誕生了,CC和其他共同創辦人看準許多人對即時、晚鳥的需求,大膽地將預訂時間鎖定在每十五分鐘為一個區間,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的享樂需求,商家也可以依照尖峰、離逢時段調整價格,並讓使用者更隨性安排自己的娛樂生活——尤其是節慶的日子。

很有趣的是,FunNow的使用者大多是男性,常常忘記要在情人節為另一半安排一些驚喜浪漫,所以CC時常笑說FunNow是情人節救星,只要有想到、FunNow就能幫你訂到,直到最後一刻都能改變成真,拯救了無數工作繁忙又忘記訂餐廳的男性朋友。

說走就走,現代人的節奏就是anytime&anywhere

CC更進一步說到,FunNow希望為消費者帶來的娛樂精神,就是在她觀察現代人的生活/工作模式時,所真切感受到的需求。

IMG_6142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三星Tab S6,讓CC改變對平板的刻板印象。

比方說繁重燒腦的工作內容,讓人更需要休閒放鬆,才能釐清思緒重新充電;偏偏現代人長假難尋,不如把握每天的零碎時刻,預訂一場按摩、一頓美食,暫時斷開工作鎖鏈,讓身心靈重新洗牌歸零。智慧型手機的問世、網路的即時性,更是讓人們的思維不再侷限於長時間的安排規劃,而是讓每個last minutes的娛樂需求都變得更重要、更簡單。

說到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CC不諱言地表示自己從來不是一個平板愛用者,對於平板的印象是比手機大又重,功能卻又不如筆電完整,其實不曉得要拿平板怎麼辦。直到遇上三星Tab S6,才讓她改變對平板的刻板印象。

03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三星Tab S6擁有絕佳的影音饗宴,立體細緻的音效尤其讓CC驚豔。

說到這裡,CC興奮地提起日前她在吉隆坡工作的例子。當時有個週末的空檔,同事們提議去另一個城市小度假,幾個人興之所至就這麼出發了;當時她選擇放棄筆電,只帶著三星Tab S6,沒想到意外地感受到Tab S6強大的便利性。不管是瀏覽資料、即時聯繫,甚至修改稿件,Tab S6都能滿足她的需求。在度假的那幾天,CC和夥伴們在租來的民宿裡做菜,用Tab S6放音樂、看YouTube食譜,有了Tab S6的四個喇叭,搭配知名音響大廠AKG調音及杜比環繞音效,沉浸式的娛樂體驗,讓假期的一切都完美順暢。

04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三星Tab S6可以分割視窗進行多工處理,S Pen簡單直覺的手寫記事,滿足商務人士的辦公需求。
節奏愈緊湊,愈是能悠遊其中

即時力,就是最強大的競爭力。不管工作或休閒,現代人的步調都是anytime&anywhere,這種時候更要用對工具來幫助你,把壓力變成超能力。

身為FunNow共同創辦人暨溝通長,CC的繁忙和壓力程度,恐怕是其他人難以想像的。但是她認為,人在工作與娛樂之間不該是「取得平衡」,因為這代表了有取捨、有衡量。工作和娛樂的模式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圓,在這個和諧的圓裡面,讓娛樂為工作打氣、讓工作帶來下一次娛樂的驚喜。

在使用三星Tab S6的過程當中,最讓CC感到驚喜的就是它可以無痕切換in and off,前一秒還在做筆記、畫重點,只要接上HDMI線後,馬上就可以投放簡報。此外,S PEN更能透過遠端遙控功能直接化身簡報筆,完全不用依賴額外的工具或裝置。

而廣受使用者喜愛的Samsung DeX功能,也讓CC大力推薦。透過DeX的功能鍵,就能立刻進入或離開DeX模式,輕鬆在平板和類PC介面之間切換 。這麼強大的功能,全部放在一個輕薄的平板中,令CC讚不絕口。

05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三星Tab S6可以切換成桌機模式,再加上輕薄的鍵盤,彷彿一台迷你筆電。

06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透明便利貼功能搭配三星驕傲的S Pen,讓靈感隨時隨地被記錄下來。

說到作簡報,CC特別提到讓她大感驚喜的手勢切換功能,也就是利用手勢,直接遠距操控簡報、影片播放, 靈敏的感應能力令人感到得心應手,在任何大小會議都能展現俐落、自信又有型的商務人士風格。CC愛用的還有可調整透明度的便利貼功能,對於總是要處理大量資訊和工作的她來說,是相當便利的工具,再也不怕掛一漏萬。

CC告訴我們,現在她已經從一個沒想過用平板工作的消費者,變成一個在工作和生活都想要有三星Tab S6陪伴的使用者,這個印象和使用習慣的改變來得這麼快,她自己也嚇了一跳。

話說回來,CC也認真考慮過,如果可以再給三星Tab S6加上什麼功能,想來想去,她許願加上人工智慧逐字稿功能,只要出一張嘴就能記下重點、待辦事項、瑣碎細節,大幅度地節省了時間,就能再好好去玩啦!

或許你會想看
更多『評論』文章 更多『layout.lifestyle』文章 更多『廣編企劃』文章
Loader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