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注册   登录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程序员

失眠了实在难眠,来聊一聊工作近 10 年来的心得

  •  4
     
  •   sgissb1 · 1 天前 · 3993 次点击
    > 本人特征:
    80 后或可以叫做 85 后( 85 年之后出生的人)
    二流及以下公办本科(全日制正常毕业),电子信息工程
    西南人(大致省份在:四季如春为名的一个省会城市所在的省份),定居包邮区(非上海地区)
    读书时候打算考研,努力复习,但由于在英语上总是感到受挫败,后来放弃
    毕业时候有几次出国工作机会,主动放弃,一言难尽

    > 工作方面:
    做过外包员工,做过非外包。从边缘人物一点一点成为普通员工,核心员工谈不上,但设计的技术点在龟速往公司核心方向靠拢

    > 高中到读大学前:
    由于不安心学习,贪玩。高一第一学期被我爸安排到职高中学的普通高中读书,以此惩罚惩罚,后来认了错,所以就从职高转回正儿八经的高中,当时可能是被关照了,就被安排到了吊车尾的班,即便文理分班后有所调剂,但我们依然是理科班的吊尾班。

    吊尾班的特点:调皮,不听话,学习成绩年倒数人数的集中营,60 不到的人里,有 30 个是年纪倒数人,有 10 个能在年纪拍前 100 (不区分文理的总人数 400 ),其他就是排名一般。

    高二之前学习成绩差,基本全年级倒数前 50 强。当时家里的 586 被我爸锁起来,拿来用通视卡炒股,我那时候唯一能碰到家里电脑的机会,就是偷偷打开门进去玩游戏,或帮我爸用软件改写卡上的 ID 和密钥。平时零花钱也很少,游戏厅或者网吧都是看别人玩的多,自己玩的机会非常少,基本靠去表弟家蹭电脑玩。

    当初有点想放弃读书出来打工的想法,后来无意间看到类似《读者》的一个期刊(具体叫什么忘记了),专门讲大家如何考上大学,以及考上大学后大家的变化等等,这本书站在今天来看,一年刊之中,上半年有点偏鸡血和做题思路,下半年的就是让人开眼见的内容;基本也符合高考冲刺的节奏。

    这本书是我借同桌妹纸的拿回家看的,我老妈由于历史原因文化只有小学(供销社时代的人),看了我借来的连续 4 期后,就悄悄帮我订了。免除了借书的不便,我每期都看这个期刊,加上平时老师苦口婆心相劝好好读书,也渐渐改变了读书无所谓的想法。

    第一次有了想离开这个家的想法,因为痛恨这个“家”而想离开,一方面是家族里是是非非太多,另一方面总能听到工作不好找难找(三线及其以下城市就这么这么惨,就业机会不仅少,而且不公平)。

    高二开始,我在生物这个我一贯的强项上看到了希望,第一次拿到了生物满分,拿到物理接近及格分,化学及格,理综 50%不到的分数。后来去请化学老师补课,物理自己晚自习回去看书+认真作业+微量练习题。高二上快结束的测验里,化学拿到 70%,生物 90%,物理及格(我记得是及格),数学偶然的拿到 70%(之前能拿 50%就算不错了),语文破天荒拿到 80%(我高二之前连作文都不会写。。),英语拿到 60%。

    高二下,最后一次州还是省统一测,理综差 2 分满分,数学拿到 120 还是多少(基本是 80%-85%区间),语文拿到 85%,英语到了 75%。
    发理综卷的时候,我是最后一个被发下来的,当时发现试卷很脏,除了我自己字迹问题,还有很多疑似手印的玩意,还有部分题被反复批改。化学老师发的,还记得当时陈妈(女老师,之前生孩子了,我们给取了代号叫陈妈,当然我不会告诉你们,给老师取代号是我带头干的)故作镇定又得意的说:你的试卷经过了很多人的手,你别太奇怪。
    拿着试卷回到座位,边上几个原先比我成绩好太多的人过来说,你的试卷被很多人查过,也包括快班的人,本来你是 290,查了以后发现老师改错了,才给你改成 298。当时第一次感到不爽和非常爽同时在心里翻腾。档次年纪排名,成功进入全年级 50-60,属于有望冲刺 211 的人。接着走红全年级,传言是:“一个职高生居然排名进入了快班范围”。从那之后,哪些之前鄙视的我,对我态度明显好转,同班同学也和我关系融洽不少,喜欢欺负我的人,也收敛了,当然也有了高三快高考前我也更兴风作浪的资本。

    接着再接再厉,晚自习回来刷《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理综版》,黄冈某学校的数学,成绩虽然后来没有之前的辉煌,但也在稳步进入全班前 15,全年级前 100 (最差一次掉到 105 )。但英语和语文还是我的短板,尤其是英语。

    期间语文老师很有耐心的教导我的每一篇作文;英语老师也在学校的休息时间开了免费补习班,只要想去听的去就是了;物理老师也一样。

    一路高效战斗,高三了基本每晚一张试卷,试卷无非就是湖北、成都、山东等地的一些有名卷。教育越欠开发的地方,高三压力越大,班上 60 人,有 30 人确定了要冲刺好本科而努力,有 10 个人基本放弃治疗,剩下的就是尽全力,能三本绝不一专,能保一专就一专。
    人生总是起起伏伏,之前的全年级倒数是 30 人,现在要冲刺好本科也是 30 人,只不过这 30 人里,有 10-20 个人不是原来那个圈子的人。

    转而引来高考,大家一起进考场。我们那时候是先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由于先天肠胃不好,考场发挥受到一些影响,所以估分就在二本区间,恰好报的第一志愿录取了。

    > 大学时:
    山沟沟里来的孩子,再说平时贪玩,能考上大学就够本钱了,谈学习的基础?不存在的,完全不存在。
    大学很吃力,基础不好,但好在专业课对我来说太熟悉了,小时候就跟着老爸倒腾过的东西。所幸还有一点点优势。后来慢慢跟上和适应大学的节奏后,就跟着老板(老师)干活了。当时也没想太多,本来想做嵌入式,但那个老板不带,果断找了做软件的老板带。慢慢的也入了软件的坑,而且还是 c++。

    跟了个两年多,就毕业了。快毕业前,老板催我赶紧去找实习了,要不然不好找工作,当时我是在犹豫要回老家还是留杭。老板每见到一次基本都催一次,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出来找了实习,没想到现状并没有老板说的那么惨,随机挑了一个就坐下去了。但也没想到,当时实习生原来是没有任何保障的玩意。一个月 800,迟到一次扣 20-50 (看时间),下沙到天堂软件园,那时候只有 B1 和 B2.....可想而知结局。

    之前和实习单位提到过,但后来不了了之,快到毕业的时候,单位催叫签三方,我一直找借口拖着,就是为了早点再看看其他机会。不过临近毕业之时,我实习就主动提出不干了,然后花了一个月找工作。

    > 刚毕业:
    情况也挺好的,接到一堆面试电话,面试成功率在 70%。当年某 A 公司还不大,而通讯一直是热门,HW 和 ZTE 自然成为了广为熟知的企业。去了其中一个的外包。3 年不到,所在 Team 挺好的,但隔壁 Team 就很恶心。不过加班也很生猛,两次十月份就休息了 3 天,晚上基本 22:00-23:00 回去,那时候累的午休不小心睡到 15:00,就连产品代表都不好意思把我们几个从地铺上叫起来。
    后来离职了,提离职的时候,有几个甲方关系比较熟悉的 leader 还来找我(同一个产品线),问如果嫌工资低要不要过去。但乙方身份吧。。。所以还是坚决的离职了。

    后来去了一个公司作非外包,第一次感受不用加班的好与坏。感到坏的原因,那是因为习惯了加班,习惯了奋斗逼,习惯了奴化,突然觉得不加班的公司是不是都有点垃圾;后来渐渐的改变了认识,人家不加班的公司,一样上市,一样能进入国内互联网 IT 上市公司 500 强,一样月流水上亿,也了解到了“逼格”这个词。慢慢的有了注意力和时间去反思,但对未来的迷茫和一些勾心斗角的问题,我也果断走了。

    去了一家“创业公司”,之所以打引号,那是因为老板有稳定的业务和公司,只是想在公司内成立一个新项目做新市场。跟了一个细分行业的大佬一起学习做技术,3 年的时间,和大佬在技术上有过很多分歧,比如我认为要做协议上的更多优化,而大佬认为要做整体性优化,直到后来实践中发现,其实我们还欠缺了对编解码器的了解和这方面的优化。
    那时候,基本是有问题改问题,对我来说我没有经历过 0->1,也没有经历过这么技术和细节化的东西,投石问路。一起合作没多久之后,很快大佬后面疲于应付外部团队问题,也渐渐让我主持自己团队内部的版本迭代,他有空的时候就回来一起弄。这 3 年成长挺多的,怎么把控一个产品的节奏,怎么把人放到正确的位置上,怎么和他人沟通,该如何深入手头技术细节,也该如何把握整体技术。这 3 年在上下班路上和有空时看了很多书和资料,大学心理学的教材、编程相关的书、技术选型方向的书、啃了编码器代码(反正没看懂,知道了大概)、啃了一些框架代码。

    被逼出来的 3 年,现在回过头去看,这 3 年的成长有点突破了 3 年理应正常正常的速度;也是最累的 3 年。后来还是走了,原因:感觉遇到天花板+大佬要走。

    机缘巧合,到了一家圈内的公司。看到的是新架构,新思维,以及圈内另一种主流又稳定的做法。刚过来先做着公司里最边缘的转码模块,后来渐渐的接手的活越来越多,任务从机械式繁琐,到了技术的深入,尤其是对 ES 流的理解和处理方面。在这,我成功的将上一家公司的一些经验结合进来,形成自己的体系去解决了不少问题。当然这里没人关心我为何这么解决,我也就默默的实践、验证、探索着。事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往技术的核心方向靠。不过技术嘛,万变不离其中,其实在日常的交谈中,在不用看代码的情况下,我有时候都能推测大致的代码实现。毕竟天下代码在思维上的雷同度还是挺高的。
    接下来在这工作状态都还不错,但突然有一天,鬼使神差的去查了工资卡时,才恍然事多了,工钱连续 3 轮没涨了,这才意识到学费交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走了。

    其实之前也和公司谈过,但有些事吧,不好讲。愿意办事的领导有他的难处,能办事的领导又可能未必买账。所以当时也挺纠结,接着么就是着看看市场上是什么情况。这样随缘的找工作态度断断续续持续了大概一年左右,偶然间遇到了一个开价看似还不错的单位。

    这期间也很纠结,一方面,在这主要就是钱没到位,其实也没太啥不好的;但新单位的平台也不错,与 CEO 兼 CTO 谈的也还不错,工钱也不错,但就是面临更大的压力。后来左思右想,还是拒绝了新单位的老大,表达了:年纪大想图个企业稳定,最怕生生死死的事情了。
    后来老大也还算诚恳的和我谈了一轮,给了我一个星期的考虑期后,又问道我时,我同意了。

    漂的多了,年纪大了,想安稳了,人自然而然就只想呆在舒适圈了。这此换工作换的很挣扎,最后使用金钱说服了我自己。



    工作这么久,听到了很多名言警句,比如只有:
    小孩才论对错,成年人论利弊
    要么忍要么滚
    人要学会走出舒适圈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存在即合理
    XXX 就是正义
    XXX 说的就是对的
    坚决用户 XXX


    不过我想这么多年,感悟最深的还是:
    很多事难道就像我们理解的那样吗?
    有时候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值得
    人要学会机灵点,有些事注定是做不了,或者失败的,要懂得放下和回头
    坚持的理解不可复制,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些人坚持就能成功,有些人坚持就是固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写在最后:
    今天失眠了,一方面是最近心里的矛盾有点重,另一个前一天白天茶叶浓了些。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能这句话被大家理解成评价他人的话,但我理解为对自身的警句。既然知道自己可怜,那么干嘛还愣着不去找办法解决,总是嘴先行与实际,不可怜那就有鬼咯。差不多了,有点睡意了,各位晨安
    51 回复  |  直到 2019-08-30 05:57:22 +08:00
        1
    brando   1 天前
    生活总要走下去的:D
        2
    korokke   1 天前 via iPhone
    我也有过教训,如果对现状不满就要尝试改变,如果无力改变就一定要跳出去,看楼主一路走来换做是我的话应该已经对自己很满意了
        3
    rainymorn   1 天前
    楼主,晨安
        4
    dartabe   1 天前
    写的很好 给楼主点个赞
        5
    xiaotuzi   1 天前 via iPhone
    通读全文,楼主并没有特别大的烦恼。
    就跟最后说的,可能只是茶喝浓了。
    后面的反思写的有点意思,有的事不讲究利弊,只需要你内心感觉值不值。
        6
    chiu   1 天前 via Android
    嗯,睡不着,回顾往生,是个好主意
        7
    akring   1 天前
    晨安
        8
    jxustcmh   23 小时 41 分钟前
    楼主能够有这样的思考,赞.都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想也确实是,很多时候,大部分问题我们内心都是有答案的.
        9
    vultr   23 小时 26 分钟前
    早上好
        10
    LETTXZ   23 小时 11 分钟前
    错别字看的我难受
    里面有些工作经历和我类似
        11
    chengnuo0905   23 小时 4 分钟前 via iPhone
    早安。
        12
    sunziren   22 小时 58 分钟前
    👉早
        13
    dongisking   22 小时 57 分钟前
    有些事情要经历过了才会懂得取舍,要是没有上一次的经历,也换不来下一次的机会
        14
    alexkkaa   22 小时 54 分钟前 via Android
    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15
    tohearts   22 小时 39 分钟前
    谢谢楼主的经历分享。
        16
    inhzus   22 小时 37 分钟前 via Android
    觉得一篇文章不一定非得点名烘托出某个想法。感谢楼主的分享~
        17
    anancncn   22 小时 35 分钟前
    大佬早安
        18
    guolaopi   22 小时 32 分钟前
    莫愁前路无知己。
        19
    fhvch   22 小时 27 分钟前
    天下谁人不识君
        20
    keyuanyuan   22 小时 18 分钟前
    耐心的看完了,好文章。
        21
    psj1105   22 小时 17 分钟前
    感谢楼主分享(失眠还是少喝浓茶
        22
    Breadykid   22 小时 14 分钟前
    有时候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值得。。。
    感触良多。。。
        23
    CocaColf   21 小时 55 分钟前
    其实通篇看下来,没有太多的感觉,只是了解了楼主的一些过往。但是“有时候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值得“这句话”突然让我很有感受。慢慢长大了,做决定越来越不果断,总想做一个最对的,能够让相关的人满意的,甚至在做了决定以后还患得患失,惶惶不安,其实想来自己根本没有想清楚。
        24
    37Y37   21 小时 48 分钟前
    耐心看完了,写的很好
        25
    zhuangzhoubl   21 小时 16 分钟前
    自己悟出来的 刻苦铭心
        26
    dany813   21 小时 16 分钟前
    棒棒哒
        27
    default7   21 小时 3 分钟前
    > 小孩才论对错,成年人论利弊
    > 要么忍要么滚
    > 人要学会走出舒适圈

    感觉很大一股鸡汤味,太浓。
        28
    sgissb1   20 小时 58 分钟前
    @brando 这句话太文艺了,不是所有人的理解都有深度的。有深度的人面前说,是一种寓意。在没有深度的人面前说,那就可能是一种浮浅了。生活嘛,也确实那样,该走下去的。

    @korokke 满意与否也是取决于个人吧,当时写的时候还想写一些高三时代我们班上的 6 个学生王(我就是其中之一,2 个个学习拔尖的,1 一个学习好的,3 个一渣),但后来忘写了。
    可能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人,包括现在在做技术的时候,我也总能搞出一些神仙的想法;所以也就不太容易知足。

    毕业的时候,给自己定的目标是 5 年内有房,后来 28 岁买房( 6-7 年实现)。现在给自己定的是:
    1,把自己当作没房的人,再买一套
    2,一辆百万级旅行车
    3,再搞一到两个车位
    4,提前退休

    通过这前前后后的变化,可想而知,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知足 /满意也是相对。
        29
    sgissb1   20 小时 57 分钟前
        30
    sgissb1   20 小时 54 分钟前
    @xiaotuzi 烦恼不是没有,我自己天生有点偏向于喜欢听“蓝调”歌曲的人,这一点也在我从过往到现在,验证了我的矛盾心理特征的原因。主要是没法完全写出来,我一个油腻程序员不会写作文。
        31
    sgissb1   20 小时 52 分钟前
    @xiaotuzi
    @jxustcmh

    “内心感觉值不值”,“内心都是有答案”。两位说的都有那么点意思(符合我对过往的理解),不过把很多事情的正反面都是一线之间,有时过分强调自己内心的结果时,就会忽略了内心结果是否在现实中站得住脚
        32
    sgissb1   20 小时 43 分钟前
    @dongisking 学会做取舍这个行为,其实也不容易,因为要可否自己的心理。做恰当的取舍,这个更难,只要智力在正常水平及以上,那拼的基本是大家自己的“软件”能力。


    @Breadykid
    @CocaColf

    以前什么都学,什么都看,发现努力完一个屁。以前呐喊完,激进完,发现没有人呼应是很难达成目标,自己反而成了大家中的一个噪音而已。但如果连这么一个噪音都没有的话,其实也挺可怕的,就像福报的盛行,有些是没办法,有些事接机压榨,也有一些是借此“软裁员”等等。

    事事都有两面性,都写人很容易看到事情的积极面,而有些人很容易看到消极面。我接触的大部分人都是喜欢看积极面的生物。
    但心理学中有一种说法,看到消极面是原始人为了生存时代的原始本能,而积极面则是原始人在获得了足够物质下产生的新一种兴趣反应,这样的反应有助于信息的深度加工(如,创新等)。

    一件事是否值得做,我的理解是,既要看到消极面和积极面,也要学会在两者中找到合理的关系,即每件事情中主导因素一般都是有限的,而这些因素里就有分为消极和积极的点。辨认、克制、驱动力乃至做出决定,每一步都是很难的过程,就像我现在换工作换的这么纠结一样。
        33
    Elecoxy   20 小时 41 分钟前
    茶还是要喝淡口
        34
    lovedebug   20 小时 27 分钟前 via Android
    看完了感慨很多
        35
    Antidictator   17 小时 41 分钟前   ♥ 1
    文笔很好,看到了网络小说的爽点。
        36
    ptaooo   17 小时 29 分钟前
    看完原文及回复,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37
    xiaoxi123   17 小时 22 分钟前
    定好
        38
    ptrees   16 小时 20 分钟前
    工作时间没 lz 长,不过最大的感触是,我当年真的是个 sb,什么都不懂,简直像是个没开化的人.自以为学习不错,然而人情世故上欠的功课太多了,最后也受到了报应.
        39
    allure1008   14 小时 58 分钟前
    受益匪浅,感谢!
        40
    allure1008   14 小时 56 分钟前
    @ptrees 哈哈 都年轻过,谁没有很 sb 的过去?
        41
    Immortal   12 小时 14 分钟前
    “下沙到天堂软件园”
    好熟悉啊 哈哈哈
    我也是下沙毕业的 然后第一份工作在天堂软件园
    算是个老学长?
        42
    pink123   12 小时 5 分钟前
    其实很多时候人生就是如此,跟对人做对事,如果当初你跟对人了现在十年也功成身退了,其实不是人的能力低,只是很多时候就没有发挥出能力的机会,机会比选择更重要
        43
    xxdd   11 小时 34 分钟前
    祝好
        44
    syy4819   11 小时 34 分钟前
    楼主加油啊!都有过一段迷茫。
        45
    INTJ   11 小时 26 分钟前 via Android
    你这样注定干不成大事,平庸活着,这样也挺好,希望你可以快乐活着。
        46
    pink123   11 小时 8 分钟前
    不是已经财务自由了吗
        47
    pink123   10 小时 53 分钟前
    道理讲起来千万篇,事情做起来很难,想和做是二回事,因为想可以不断改变,而做要承担后果
        48
    hehheh   10 小时 18 分钟前
    @INTJ 求问什么样的算是大事
        49
    ChasYuan   9 小时 48 分钟前 via Android
    感谢楼主。最近能在 V 站上看到这种帖子的机会太少了。感触良多
        50
    FeifeiJin   9 小时 31 分钟前 via Android
    是 kmust 吗
        51
    lulinux   2 小时 8 分钟前 via Android
    人老了就爱回忆过去,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69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5043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3 · 25ms · UTC 00:05 · PVG 08:05 · LAX 17:05 · JFK 20:0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