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自貿區 「非洲自貿區」啟動營運


非洲聯盟高峰會,七日在尼日首都,正式啟動「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的營運階段。而這項涵蓋55國、耗費四年時間談判的自由貿易協定,預計2020年七月一日生效之後,會是全球最大自貿區,估計到2022年,可以激勵非洲內部貿易成長六成。

埃及總統塞西與非洲進出口銀行總裁歐拉馬,七日在非洲聯盟高峰會議場,敲下鎚子啟動「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的營運,這項耗費四年時間談判、終於在三月達成協議的自貿區,非盟五十五個成員國已經有二十七國完成批准,總部將設在西部的迦納,這個自世界貿易組織WTO在1994年成立以來,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希望藉由促進區域貿易、強化供應鏈及擴展專業知識,解放長久以來陷入困境的非洲經濟潛力。

非洲聯盟主席法基表示,「2019年5月30日成立的自由貿易區,是全球最大的交易區,非洲12億1700萬的總人口,到2030年會達到17億、2050年會達到27億,是全球工作人口的26%,總人口的七成年齡都低於30歲以下,超過半數都是女性,這只是指出了我們這塊大陸存在強大實力的所有特徵。」

非洲自貿區這個規模達三兆四千億美元的市場,計畫2020年七月一日生效後,將會是「全球最大自貿區」。2017年的數據顯示,區域內部的貿易額只佔出口的17%,遠低於對亞洲的59%以及對歐洲的69%。而自貿協定施行後減少貿易壁壘,絕大多數會員都將降低九成關稅,估計到2022年將可激勵非洲內部貿易增長六成。

非洲聯盟五十五國會員只剩下厄利垂亞尚未簽署,但專家認為目前生效的自貿協定實際上只是一個龐大的框架,距離正式運作還有一段距離,非洲國家之間經濟實力的巨大差異就是不小的障礙,奈及利亞、埃及與南非三國就佔非洲整體GDP的五成以上,而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聖多美普林西比等六個島國卻僅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