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時代證物 - 『清宮舊藏原本《推背圖》說』

 

圖片:麥帥(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撲文註:麥帥(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說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會慢慢的凋零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

 

先姑且不論「《推背圖》說」真偽,讀到滿清入關及民初一段時,深感文句雷似那年隨國民政府來台穿街走巷的江湖術士,以眾知的歷史簡化扼要來憾動鼓舞人心。此書冊出版的紙質粗糙,可以設想當時社會的物質缺乏與人心浮動,在前望無光之下只能求助於未知。書冊留存原意只為憶念一代人曾有過的經歷,當年因局勢而離鄉背景來台者現以多凋零,而子孫多未曾見過與了解,身懸孤島返鄉無望的心情。憶當年曾見長輩們飯後聚會於庭院,取出此書冊指點談論以慰撫心情的情境,時幼不懂大人們的心思今長始知。中外民情一樣,時局不定則各式各樣的預言、天像與徵兆就會湧現,也許這就是社會民情的反映與須要罷。

從收藏到撲文全因為此「圖說」,一、只有四十八解,不同於廣為流傳、金聖嘆批註的有六十象,二、序文,封頁裡及底頁裡,都很慎重的加強有版權律師等字句,三、代售與印刷都是當時著名的書局與印刷廠,且全書殘破但古意實足,很有歷盡風霜、時代之證物感。

不巧,書櫃內同有一本「中國預言之謎 林宜學 希代書版 民國66年出版 第六版」,內有眾知「金聖嘆批註」的李淳風與袁天罡的「推背圖」六十象,與前述比對差異極大,除開頭與結尾二解,及四十二解與後者56象仝外,無一處相同。前者解說多著重在民國年間,其他多精要簡言之,而後者金聖嘆批到三十三、四象清初之後則多憶測外,著書者到是多有精闢見解值得一看,維全本冗長,故僅撲文「圖說」以資做時代紀念外,並供有興趣者查看、比較與玩味。

 

(2013/07/28)
http://tpey1524.pixnet.net/blog/post/25205659
補充;也是時代證物 - 『清宮舊藏 原本《推背圖》說』

撲文補充:
近日以來因「釣魚台(島)」而東海並不平靜......

 

---------------------------------------------------------------------------------------------------
寫到結尾心念驛動又想岔題說句來緩轉撲文的沉悶,常言道:「要知,喜愛古董、舊事的男人,女人會更放心些,因為...」細節客官自我體會吧,這就不多說了。

 

那麼就來說說『瓶』子吧。中國特色的瓶常見兩種,一稱「梅瓶」一稱「菊瓶」,常用來比喻男女。「梅瓶」小口、短頸、豐肩 、瘦底似男人雄姿而立,「菊瓶」則線條流暢,豐腴美艷似女人般花樣變化繁多。

 

圖片:梅瓶

 

古書通常描述梅瓶的形制、特徵是: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于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曰”梅瓶”,常作盛酒用器。而菊瓶則相反,瓶體多繪菊花而名。客官把玩看看便知不假。

 

圖片:菊瓶1.

 

圖片:菊瓶2

 

---------------------------------------------------------------------------------------------------
另下兩則舊文與主題有關,是由帶有「法輪功」味的出刊者所寫。預言是否成真姑且不論,但且參考看看,增加見聞。

 

http://mag.epochtimes.com/b5/175/7961.htm
劉伯溫天地數與2012 的驚人雷同 (新紀元週刊 第173期 天像人間 2010/05/20)

 

http://mag.epochtimes.com/b5/181/8172.htm
曠世奇書《推背圖》預言的2012 (新紀元週刊 第179期 天像人間 2010/07/01)

 

---------------------------------------------------------------------------------------------------
撲文註:???? (書冊破損缺字)

 

撲文註:第三解 李勣
 李勣:英國忠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績”),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漢族,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唐初名將,曾破東突厥、高句麗,與李靖並稱。後被封為英國公,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顯慶二年(657年)奉旨與許敬宗、蘇敬、孔志約、於志寧等編《新修本草》二十卷,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國家權力機關頒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藥學專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下有一文剖析唐李勣的功績與興起很清晰,值得一讀。
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725/1058179.html
李勣為何支持武昭儀登上皇后寶座?<<讀書網 賀潤坤 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文經教學部>>

 

圖片:唐 李勣

 

撲文註:第卅二解 清光緒戊戌變法與日明治維新
 光緒皇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1898年8月間試圖改革,任用康有為『變法維新』,終不敵慈禧太后勢力,變法維新不成,被軟禁瀛台,比慈禧早一日駕崩。

 

 2008年中國官方以現代法醫手法檢驗後證實並確定光緒死因是因為「急性腸胃型砒霜中毒」而亡。簡單說就是砒霜中毒。<<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7%BB%AA%E5%B8%9D 維基百科>>

 

 1898年8月間戊戌變法由清光緒皇帝領導,內容主要是祈望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改革,希祈清國能走上君主立憲制。<<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8%8A%E6%88%8C%E5%8F%98%E6%B3%95 維基百科>>

 

 明治維新是指日本在1860年代到1880年代間,以維新志士所建新政府為核心的民族統一主義與西化改革運動。明治維新期間大力發展教育等措施...打下不可逆的現代化士業基礎,為日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點。<<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6%B2%BB%E7%BB%B4%E6%96%B0 維基百科>>

 

下有一文中國文化人寫日明治維新與清光緒戊戌變法,思路清晰值得一讀,唯有結尾馬克思共產論調不敢苟同。
http://view.news.qq.com/a/20120916/000011.htm
日本明治維新如何拉開了與中國的差距 

 

“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捩點。日本從此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迅速成長為亞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騰訊評論 騰訊歷史 2012年09月17日08:42>>

 

撲文疑:如光緒『戊戌變法』成功,我中華今當何如?然,事後假設都不實際爾,餐後閒話。

 

撲文註:第卅八解 由林森蔣中正兩元勳後先任元首
林森(1868年3月16日-1943年8月1日),字子超,號長仁。福建林森縣(閩侯縣)人。中華民國政治家。由1932年起接替蔣中正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一職。1943年逝世後繼續由蔣中正擔任此職。<<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6%A3%AE 維基百科>>

 

以林森為名的路在台灣各處都能見到,就跟台灣在每一個地方很容易就能見到中山路與中正路一樣。


---------------------------------------------------------------------------------------------------
封頁面
 【清宮舊藏 原本推背圖說】

 

上款
 《邵康節 劉伯溫 紀曉嵐 祁道人 詳注》

 

封頁裡
 律飾董樂榮代表景嘉君為清宮舊藏原本推背圖版權聲明啟事

 

 玆據上開當事人來所委稱:『查推背圖一書流傳已久惟坊間所售者本不一且顛倒錯亂解說者亦穿鑿附會先祖曩官宮禁曾鈔存清官舊藏原本為外間所未經見者友好慫恿公之於世藉廣流傳誠恐有不肖之徒冒名翻印特委請貴律師代為聲吁』等語合代啟事如上如有侵害版擷翻印圖利者本律師當依法盡保障之責此啟

 

 事務所 臺北市武昌街一段五一????
     電話 六九七????

 

次頁首
 (溥儒題字)
 此古天文家之
 預言亦哲理
  溥儒題 印

 

次頁背
 (原鈔本影印)

 

參頁始
 本書贅言
一,是書為先曾祖光祿公曩值宮禁手鈔本。不才髫齡(註)時。敬聞鯉庭之諭。????之。先君在日。遍尋未穫。惘然終日。家母以臻耄年。去冬自北來南????收拾叢殘。得見此冊。拾置筐中。旋即健忘。邇忽憶及出示。不才沐觀一過。見冊上鈐有顏札氏鑒藏吼章。雖略有蟲蝕。而文圖兩未掩沒。不禁狂喜。是則原本當為清官舊藏無疑。此當時係禁書。絕不許鋟版者。故鈔本始終秘守。來敢洩露。惜先君於民初未及出此而問世也。

 

一,是書共四十八解。每解有四言句古風一首。上繪圖畫。另有七言絕句一首。無原著姓名。所載自唐代始。歷五代南北宋元明清以迄於今。致其事迹語氣。當是唐時人所撰述。絕無疑問。從今觀之。幾如神話。亦為預言。

 

一,是書安樂翁解釋者。以唐五代為起訖。青田叟解釋者。以南北宋及元為起訖。紀文達公曉嵐先生解釋者。以明代為起訖。自清代至現代。原文外。皆空白。無一解釋。考安樂翁。乃邵康節先生。青田叟。乃劉伯溫先生。當其時。皆以博學神通享盛名。讀其所作釋辭。莫不絲絲入扣。

 

一,是書所載紀先生之釋辭。有臣某某恭注字樣。此老當清乾隆朝為宰輔。????庫全書。以淵博淹通聞於世。是或清高宗於暇逸時。命其作注。藉????每篇文字詳瞻。對已往事。恍如目睹。獨於清初未著一字。尤徵當????顧忌。而推托未敢執筆。似不外此理。

 

一,是書關係清代及民初之原文。不才曾懇求當代名家祁道人詳慮注釋。????以淹雅博洽著稱。謂對已往事。固有辭可措。於未來事。揣摩不準????誤。翻失其固有之神明。且現代日臻文明。科學進化。昔賢既巳前知????不宜武斷。以後數則。姑且從闕。以存其真。

 

一,是書原文繪圖。既均不同于坊間流行本。如邵康節劉伯溫紀曉嵐諸名賢之解釋。透澈顯明。過去未來。瞭如指掌。幾無一語不中鵠。而且原編時代錯綜。事實顛倒。此則自古迄今。儼若貫珠。誠所謂洩漏天機。知機其神。

 

一,是書時代分明。事跡遠大。綱擧目張。有條不紊。可以推想為唐時天文家所撰。但是否即李淳風之手筆。則不敢武斷。不才幼時聞長老言。清代文網嚴密。甚至罪及九族。推背圖說。詞雖隱晦。圖更簡括。實寓每一時代之變遷起伏。禍福興亡。已知者莫不驚為神奇。私家所藏。轉輾傳說。即欲出而問世。不敢有違禁例。以故後人竄易辭句。改作繪圖。究係難免之舉。流行本之參差紊亂。不可究詰。此其絕大原因。而其初發刊者之示世人以此。亦未嘗非一片婆心。倘與本書對勘。則一切皆可分明。

 

一,是書朋好一再慫恿付梓。藉廣流傳。不才亦未肯自秘。致失此南針。當茲世界紛擾之秋。偶翻是編。使世人知過去與來來。莫非定數。曉然被蒼為之主宰。誠非偶然。讀者如視為神話。為預言o‧來嘗不可為茶餘酒後之資云爾。

 

中華民國卅八年九月十九 景嘉謹識

 


撲文註:
????:缺字

 

齠齔:(ㄊㄧㄠˊㄔㄣˋ),兒童乳齒脫落,更換新齒的年紀。兒童換牙的年齡,指幼年、童年。=「齠年、髫(ㄊㄧㄠˊ)齡、髫年」。故「髫齡」=幼年、童年之意。<來源:古代年齡的代稱 - 國文科_96-2-1-6_國文教學補充資料>

 

髫:(ㄊㄧㄠˊ),古代小孩頭上紮起來的下垂頭髮:垂髫。髫年(指幼年)。髫齡。髫齔(指童年)。<來源:漢典「髫」 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ABZdicAB.htm>

 


---------------------------------------------------------------------------------------------------
推背圖說

 

第一解

 

 茫茫天地 不知所止
 日月循環 周而復始

 

 斷曰
 自從盤古迄希夷
 虎鬥龍爭事事奇
 悟透循環真諦在
 試由唐代論元機

 

 安樂翁曰。圓圈雙雙。中居日月。乃天地循環不息之象。

 

 

 

第二解

 

 一筐碩果 廿一之數
 果果萬方 更新去故

 

 斷曰
 萬物都從土中植
 連錦二九長結實
 貞元之理皆數定
 迨及木衰已精竭

 

 安樂翁曰。唐代起高祖李淵。凡廿一l帝。果者。天下也。二九者。二百九十年也。貞元者。  貞觀開元之治也竭。乃云昭宗被朱全忠所弒。李唐天下。至斯遂絕。

 

 

 

第三解

 

 旌節滿目 山川跼蹤
 破關客來 四海痛哭

 

 斷曰
 一木將軍一草肥
 中原好景來全非
 沈沙破土安天下
 銷骨平高社稷輝

 

 安樂翁曰。一木一草。指大將軍李勣薛仁貴也。唐高宗顯慶二年。伐西突厥。獲沙鉢羅可汗。乾封二年。李勣伐高句麗。滅之。旋薛仁貴大破吐蕃。末年。骨篤祿入寇。仁貴復平之。

 

 

 

第四解

 

 老雌伏雄 木落門空
 一雌又起 玄王興宗

 

 斷曰
 二女長居帝王宮
 奸謀詭計先後同
 幸逢傑王干大政
 賊子亂臣影無縱

 

 安樂翁曰。武后既僭帝號。殺李唐宗室之人幾盡。所謂木落門????先已廢中宗。立其弟旦。在位三年。後稱哲宗。后崩。  中宗復????歲。韋后弒中宗。臨期稱制。賴臨淄王隆基定亂。迎父睿宗即位。後之元宗也。

 

 

 

第五解

 

 俊盛開基 恢宏元氣
 左輔右弼 四五之世

 

 斷曰
 一代英皇耀祖宗
 樞機翊贊兩賢同
 共傳十五分天下
 代史征安運遙終

 

 安樂翁曰。唐玄宗名隆基。既即位。得姚崇宋璟為相。成開元之治。天下雍熙。上追貞觀之盛。時海內分十五道。置採訪使。迨末年。有安祿山史思明之亂。在位四十有五年。

 

 

 

第六解

 

 珠履三千 其中孔穿
 木頭一擊 光日成全

 

 斷曰
 天子蒙塵正建中
 三梟造反逞奸雄
 將軍一木支宏廈
 此乃中興第一功

 

 安樂翁。當唐德宗朝。建中三年李希烈、朱泚、朱懷光。先????叛。德宗出奔奉天。珠履者。諧晉朱李也。三千者。言卒之數也????軍李晟孤軍掃而平之。光日成全句。隱謂晟也。德宗在位二十六年。

 

 

 

第七解

 

 山林巢穴 黃鼠滿谷
 一目有用 可憐無福

 

 斷曰
 將軍隻眼自稱雄
 徒負收京第一功
 帝子難歸位已易
 賊來賊去兩俱空

 

 安樂翁曰。此言黃巢之亂也。唐僖宗乾符二年。乙未。黃巢造反。庚子。入據長安。帝出奔興元。迨中和四年。甲辰。李克用收京師。斬黃巢。以功封晉王。旋克用謀叛。逼帝走鳳翔。克用死。子存勗僭號曰唐。書謂克用盲一目。

 

 

 

第八解

 

 頑然一石 認他人父
 送二八州 莫非唐土

 

 斷曰
 可憐頑石不點頭
 守土封王幽州留
 低首丹臣兒多禮
 喪心辱盡恩主仇

 

 安樂翁曰。石敬塘以晉王留守北京。卑禮厚幣。結好契丹。認之為父。自稱兒媚之。後之人所謂兒????乃割燕雲十六州與之。契丹大悅。上文二八。蓋十六也。

 

 

 

第九解

 

 李有根芽 石難變瓜
 豬視鵲噪 榴亦開花

 

 斷曰
 水火木金土互通
 十三童子五王公
 二榴雙石鵲三占
 四李二豬命盡終

 

 安樂翁曰。金、木、水、火、土。五數也。喻五代也。其時僭帝者。李存勗曰唐。石敬塘曰晉。劉知遠曰漢。又改遼。朱全忠曰梁。郭威曰周。史稱五代共五十三年。  李氏四帝。石二帝。劉二帝。朱二帝。郭三帝。鵲者。郭威乳名鵲兒也。餘復以物之階聲喻之。

 

 

 

第十解

 

 天水陳橋 眾星拱朝
 南北七九 瓦解冰消

 

 斷曰
 自從隆德劉嘉平
 一一光陰添四丁
 石上神仙不食果
 三三加二悉分明

 

 青田叟日。宋太祖即位。  始于陳橋勸進。天水。趙氏郡也。南北七九者。謂北宋九帝。南宋七帝也。太祖初以建隆為年號。改乾德。傳至仁宗嘉祐。英宗治平。共一百十四年。神宗再起王安石為相。安石曾上萬言書。思舉三代之治為治。變法圖強。未竟其功。宋代并南北朝。共享國都三百三十二年。

 

 

 

第十一解

 

 丹寇赫奕 干戈不息
 佳人十三 功在邦國

 

 斷曰
 天子親征已渡河
 歡聲百里起謳歌
 寇來寇止若前定
 保守江山繫議和

 

 青田叟曰。宋真宗朝。有澶淵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入寇。御駕親征澶州。既渡河。百姓郊迎。歡聲震屋瓦。此役實寇萊公準主之。十三佳人。準也。契丹懼。卒如萊公議。和焉。

 

 

 

第十二解

 

 母儀天下 淹雅文章
 六七有餘 邦家盛昌

 

 斷曰
 炎天大熱忽生寒
 幸遇雙弓百口歡
 金玉多添火更鍊
 四三宇宙見熙安

 

 青田叟曰。仁宗以沖齡踐祚。劉太后垂簾聽政。引用賢人。宰相如范仲淹。文彥博。誠心輔政。炎天。夏也。夏寇也。韓琦禦之。寒即韓也。遼酋屢求地。朝命富弼說之。雙弓百口。喻弼也。金指王欽若。玉指韓琦。皆賢相也。火為狄青。良將也。神宗在位四十三年。故有四三宇宙六七有零之句。

 

 

 

第十三解

 

 始動干戈 如蒼生何
 憑江一戰 敵也求和

 

 斷曰
 夷曾入寇本非遲
 且看雄師奏凱歸
 法令難行心不轉
 祇為東山一盤棊

 

 青田叟曰。神宗朝。交趾數數入寇。初、用兵欲削平之。既敗。酋勢益張甚。於照寧九年。大舉來犯。被擊潰於富良江。至元豐元年。遣使進貢。卑禮乞和。東山一盤棊。隱寓安石。而新法難行。人心不轉也。

 

 

 

第十四解

 

 時未靖康 萬端周章
 凶神惡煞 何以克當

 

 斷曰
 祁氛瀰漫暗神京
 金面蛇形不可親
 靖難無人危社稷
 汴梁戶戶少康寧

 

 青田叟曰。宋哲宗元祐之世。司馬光劉摯為相。政尚清明。迨紹聖年聞。章惇復行新法。民怨漸深。時未靖康者。猶言靖康之前。當是哲宗朝事也。徽宗既即位。以蔡京當權。大興黨錮。在位廿六年。改元自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宜和。凡七見。是之謂萬端周章。奚政足云。欽宗繼父而立。甫二載。金兵犯闕。虜二帝及后北去。而天下大亂。

 

 

 

第十五解

 

 二口吞金 只聞捷音
 一心三字 污木根侵

 

 斷曰
 王氣臨安事有為
 中興紹聖欲何之
 北歸終恐成虛願
 堅隱奸進不勝悲

 

 青田叟曰。高宗南渡。建都臨安。時金兵追踪南犯。大將軍吳玠、  吳璘、韓世忠、屢敗之。誠有可為矣。不幸奸相秦檜柄政。既陷岳飛於  獄。復譛吳韓。使不克成中興之業。二口。乃吳玠吳璘也。一心。韓世忠也。三字獄。以死岳飛也。污木。誚秦檜之奸也。高宗年號。始用建炎。既四年矣。改曰紹興。

 

 

 

第十六解

 

 天降厥祥 邪侵正氣
 遠山巨浪 舉國皆蔽

 

 斷曰
 半壁河山跡巳殘
 巨奸貪死半堂間
 自濤大夫寒忠膽
 正氣歌聲和淚彈

 

 青田叟曰。賈似道當國。貪墨不臣。及度宗咸淳元年。封魏國公。欺君喪地。益復無狀。恭帝初。宰相文天祥率師勤王。作正氣歌。以勵將卒人心。惜時不可挽。身殉社稷。迨帝昺遠走厓山。兵潰。陸秀夫負帝赴海。宋代遂亡。

 

 

 

第十七解

 

 忽然而天 鐵木占先
 廣土兵盛 百九之年

 

 斷曰
 東西南北任何之
 肥馬精兵壓四夷
 風雨濛濛連八代
 興亡未離木雙支

 

 青田叟曰。蒙古鐵木真。稱成吉思汗。既滅西夏。於南宋理宗淳祐三年時。立國號曰欽察。再傳至忽必烈。建元中統。滅金侵宋。大將伯顏師入臨安。宋遂亡。改國號曰元。都燕。是為世祖。忽然而天者。忽謂忽必烈也。天謂皇帝也。八傳至順帝。都一百零九年。元代既以鐵木真興。復以妥歡帖木兒亡也。木兒。順帝名。

 

 

 

第十八解

 

 作者七人 惟邪相親
 帝崩后死 遠竄其身

 

 斷曰
 老而不死負深恩
 弒后尊王種禍根
 天意難逃脫脫手
 四方兵勤二元吞

 

 青田叟曰。七人。七帝也。自成宗至順帝。天下皆未治。順帝崩。伯顏弒后謀變。  其時已以右丞相封秦王。旋為大丞相。事發。被右丞相脫脫伸其罪。徙遠恩州。死於塗。至此元遂亡。

 

 

 

第十九解

 

 卯午之間 厥象維離
 八牛牽動 雍雍熙熙

 

 斷曰
 水火相濟生民吉
 金戈殺徧當世賊
 十餘年中一聖人
 青青草自田間出

 

 臣紀昀恭注。元順帝至正十五年。乙未。朱元璋起兵。  至廿一年。辛丑。敗陳友諒。勢益張。稱吳王。乙未在甲午後。辛丑在癸卵前。是謂卯午之間。甫逾十年。匹夫稱尊矣。八牛者。朱也。洪武賴劉伯溫基定天下。基乃青田人。卒於洪武八年。謚誠意伯。

 

 

 

第廿解

 

 毀二廢六 還歸天竺
 去來僧也 變起皇族

 

 斷曰
 只因懷怨四公亡
 左右開弓胡共汪
 霸業江東從北嚮
 談空說偈遇文皇

 

 臣紀昀恭注。洪武十年。以胡惟庸。汪廣洋、為左右丞相。旋賜趁誅之。廢丞相六部尚書執政。廿二年。賜韓國公李善長死。廿六年殺涼國公藍玉。廿七年賜穎國公傅友德死。廿八年賜宋國公馮勝死。卅一年洪
武崩。太子標之子太孫允炇立。改元建文。燕王棣兵靖難。惠帝出奔。剃髮入山。燕王即位。改元永樂。十九年遷燕京。後稱成祖。去來僧也句。來謂洪武。去謂建文也。

 

 

 

第廿一解

 

 三羊開泰 廣馬當關
 賢母正統 瓦多破蠻

 

 斷曰
 君臣上下慶相逢
 重見三皇之古風
 母后識賢任國相
 乾坤康樂眾心同

 

 臣紀昀恭注。三羊者。暗謂楊士奇,楊榮,楊溥、也。明宣宗於宣德十年崩。子英宗立。改元正統。母劉太后知賢善任。舉三楊為相。同心輔政。遣兵部尚書王驥鎮隴邊。驥征麓川蠻。大破之。厥後瓦刺入寇。則伐而無功也。

 

 

 

第廿二解

 

 朝士三百 不如妖女
 花花公子 江上賊起

 

 斷曰
 殿宇經營費疑猜
 四方聚斂百萬財
 可憐服藥春不老
 忍使豹房燼餘灰

 

 臣紀昀恭注。明武宗在位十六年。荒淫無度。建豹房。妖女狡童。百樂雜陳。酣歌達旦。加賦百萬。脩建乾清官。寵信奄人劉瑾。矯詔下
朝官三百人於獄。天下騷然。江西江南兵起。王守仁後先平之。

 

 

 

第廿三解

 

 東風逆送 為國之恫
 父子同謀 請君入甕

 

 斷曰
 一枝向北一枝東
 又有南枝禍亦同
 倭寇蕩平光四躍
 更有獨木樹良風

 

 臣紀昀恭注。東風者。倭也。明世宗嘉靖廿一年。以嚴嵩為大學士。事因人廢。政以賄成。後並其子世蕃論罪。廿八年。俺答入寇。犯京師。朶顏犯遼東。三十三年。倭犯江浙。三十六年。葡萄牙進兵澳門。是謂一枝向北一枝東。又有南枝禍亦同也。光耀。謂戚繼光。獨木。謂楊繼盛。

 

 

 

第廿四解

 

 寸圭雙林 合則可戰
 女鬼難逃 土也生變

 

 斷曰
 有木能支大廈陰
 正心居位長弓擒
 讀書種子幸無恙
 八口關門聽捷音

 

 臣紀昀恭注。明穆宗隆慶元年。以張居正為大學士。政舉民睦。五年。封俺答為順義王。六年。帝崩。居正輔政。神宗萬曆七年。毀天下書院為公廨。九年土默特犯遼陽。十三年。李成梁大破巴圖爾綽哈。廿二年。陳用賓設八關於騰衝。約遙羅夾攻緬甸。廿五年。楊鎬經略朝鮮。四十三年。南寇張差持挺伏誅。長弓者。兼應一相一賊。寸圭。謂封俺答也。雙林乃二木。謂李成梁、楊鎬。憙宗七年。誅閹宦魏忠賢。女鬼指此也。

 

 

 

第廿五解

 

 黯黯陰霾 滿城鋼刀
 萬民避死 一人難逃

 

 斷曰
 雖然平寇誘二龍
 犬吠馬奔勢兇兇
 洪水方來失羊虎
 可憐八牛腹已空

 

 臣紀昀恭注。明思宗祟I楨初年。海寇鄭芝龍降。袁崇煥又誅毛文龍。六年張獻忠叛。李自成掠西安。破撞關。陷開封。逼京師。思宗登煤山自經死。我????聖朝洪督師承疇破闖李。天下大定。時崇禎十六年乙未。未、羊也。思宗生肖虎。八牛者。朱也。祁道人曰。此則有我勝朝字句。乃紀文達對其君口吻。仍留原文。以存共真。

 

 

 

第廿六解

 

 長山白雪 滿樹風月
 八面旗開 留頭蓄髮

 

 斷曰
 洪始洪亂又洪終
 一后兩王運盡同
 二六八分十殿主
 遽遷九鼎還山中

 

 祁道人曰。滿清入主中夏。發祥於長白山脈。分八旗以洽其族。命人民留髮辮。明末崇禎十一年。洪承疇率兵北進。擊潰李自成。十六年。燕京陷。輻臨祖努爾啥赤稱帝。號大清。都北京。建元順洽。國事先已由攝政王多爾袞主政。傳至宣統共十帝。宣統名溥儀踐祚甫三歲。以父載澧輔政。稱攝政王。宣統三年九月。革命軍起義武昌。已而下詔遜位。中山孫先生宣布中華民國五族共和之令。於元年元旦。受臨時參議院之選舉。就任臨時大總統於南京。一后者。指慈磧太后。二王者。乃先後攝政王。清始以洪承疇之叛得國。  旋遇洪秀全太平天國之厄。末以黎元洪舉兵而亡。凡執國二百六十八年。山中句。謂孫中山也。

 

 

 

第廿七解

 

 日月麗天 群雄懾服
 百靈來朝 雙羽四足

 

 斷曰
 華夏而今有聖人
 信為豪傑能親民
 四夷齊拜呼天子
 眉壽泰來上國春

 

 祁道人曰。此指清康熙朝事也。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先後叛。皆平之。復平蒙古之亂。平察哈爾之亂。平噶爾丹朔漠之亂。平西藏之亂。英國遣使來朝。行叩拜體????使宮庭所用之f雙馬四輪車迎之。康熙嘗篆一玉章。曰古稀天子以自憙。在位六十有一年。

 

 

 

第廿八解

 

 三土功簣 同懷似仇
 四方安泰 共七三秋

 

 斷曰
 鐵馬金戈美玉奇
 參商骨肉連三枝
 子長父短前生定
 禪位須過周甲期

 

 祁道人曰。三土。謂年羹堯也。清雍正初年。青海叛。以年羹堯為平西大將軍征之。既平。一時功高震主。雍正疑焉。賜死。籍其家。以岳鍾琪繼其鎮邊。所謂鐵馬金戈美玉奇也。四年。殺同懷弟允禟。囚允禩允禔。其子高宗乾隆久於位。平苗。平金川。平準噶爾。平回部。平廊爾喀。駸駸有太平象。父子在位共七十三年。世宗十三年。高宗六十年。禪位於子仁宗。改元嘉慶。自為太上皇。

 

 

 

第廿九解

 

 有號太平 犬雞皆驚
 逢三生滅 遇鼠始傾

 

 斷曰
 萬人頭上起英雄
 血染河山流水紅
 一樹楊花全不見
 十三年後總成空

 

 祁道人曰。清道光三十年。洪秀全時年三七歲。超兵。號太平天國。自為天王。奄有東南半壁。咸豐三年。都金陵。聲勢莽盛。同治三年。曾國藩破南京。秀全自殺。同時稱王之楊秀清亦死。是年干支為甲子。子者。鼠也。全則隱寓秀全也。楊花。指秀清也。

 

 

 

第卅解

 

 龍蛇鬥智 五虎同器
 一順揚外 三端內治

 

 斷曰
 三湘子弟半從戎
 又見六朝五代風
 將士江淮亦好漢
 咸欣亂後慶年豐

 

 祁道人曰。龍、謂清文宗咸豐。蛇、當是會文正國藩。俗傳其太夫人臨蓐。夢巨蛇入戶。生而遍體患癬。五虎者。駱秉章、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麔、李鴻章。一順。謂郡王肅順。當洪楊之變。諸王大臣頗有以曾氏功高。恐有異圖之言進。肅順力斥其謬。謂漢人可大用。曾胡諸帥。皆可保其無二志。儻不信之堅。而厚爵之。天下解鈕矣。文宗納其言。卒成中興之業。三端。則大學士祁嶲藻、翁心存、倭仁。皆兼軍機大臣。能內外相繫。克竟全功。後祁翁倭三相、皆謚文端。

 

 

 

第卅一解

 

 天昏日月 地震山川
 四面楚歌 鹿猿爭先

 

 斷曰
 浮海乘桴馬不前
 損金割地羊居先
 齊東鬼魅雞肥噬
 西去長安鼠浴泉

 

 祁道人曰。清穆宗同治在位十三年。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所謂天昏日月也。德宗光緒十五年已丑。后下詔歸政。蓋徇內外大臣之請。姑作此舉觀變。非其志也。廿年甲午。朝鮮內亂。遣提督吳長慶率兵往援。遂釀與日本海戰。既敗北。廿一年乙未。議約成。割讓臺灣省予之。賠款二百兆兩。廿三年丁酉。德兵攫膠州灣。即今山東之青島。廿四年戊戌。德宗懍於外侮。銳志變法圖強。進用六君子預政。譚嗣同袖藏帝硃諭。私謁侍郎袁世凱。使領兵捕太后。袁佯諾。星夜入津。陰以訴諸直督榮祿。遂偕至京謁后。洩其謀。后亟復政。斬六君子於市。大事誅連。禁德宗於三海之瀛臺。廿六年庚子。  義和團男女持紅燈戈茅作亂。擾及外人。於是各國聯軍進逼京師。太后挾帝倉皇奔至西安。廿七年辛丑。  和約立。 始還都。馬、甲午年也。羊、乙未年也。雞、丁酉年也。鼠、庚子年也。鹿、榮祿也。猿、袁世凱也。可謂奇驗。

 

 

 

第卅二解

 

 皇非所生 母專父政
 南北西東 從斯不振

 

 斷曰
 二皇一后盡升遐
 四海茫茫未一家
 不是生吾還殺我
 宮中血染李兒花

 

 祁道人曰。清德宗光緒。醇親王奕譞之子。出嗣文宗。以弟繼兄穆宗同治而立。迨宣統帝嗣位。甫三齡。乃奕譞之孫。攝政王載灃之子也。嗣穆宗為後。兼祧德宗。兩代皆所謂皇非所生。慈禧以嗣母而聽政。載灃以生父而輔政。光緒三十四年戊申。慈禧疾篤。其時光緒未有病。閹人李氏女。素有寵於后。出入宮禁無阻。一日。詭言於后。謂帝知母疾。面有喜色。慈禧信為實。切齒曰。予猶未死。帝已如此。安可使其獨生。翌日。忽傳帝暴崩。世人疑慈蔣遣李女酖(ㄉㄢ)之。蓋此女旋亦斃於宮中也。

 

 

 

第卅三解

 

 修文偃武 紫微星明
 匹夫有責 一言為評

 

 斷曰
 無王無帝定乾坤
 來自田間第一人
 好把史書勤讀記
 良言傾吐見英明

 

 祁道人曰。壬子元年元月元旦。孫中山先生宣布中華民國成芷。被臨時參議院之選舉。就臨時大總統職於南京。以王寵惠為外交部總長。程德全為內務部總長。黃興為陸軍部總長。黃鍾瑛為海軍部總長。陳錦濤為財政部總長。伍廷芳為司法部總長。蔡元培為教育部總長。張謇為實業部總長。湯壽潛為交通部總長。宋教仁為法制院院長。迨南北統一之局成。中山先已面告清室使者唐紹儀楊士琦曰。革命軍既建立民國。統一南北。刻不容緩。予不但願讓他日正式元首於袁世凱氏。今並臨時總統而亦讓之。祗謀于大局有益。不計個人權位得失也。雄辭正氣。卒底於諧。誠所謂一言興邦矣。本解四七言句。皆應驗也。

 

 

 

第卅四解

 

 依然故壘 雷雨滇南
 千里一鶚 為時八三

 

 斷曰
 敗隋唐吏滿朝中
 舊日百官太宰祟
 王莽稱奪有古式
 火龍飛去運遂終

 

 祁道人曰。民元國會召集于北京。以參眾兩議院構成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挾兵迫使大選。既為總統。廢約法。組政治會議。約法會議。改制造法。立政事堂。總欖治攏。設參政院。指揮民意。起清太保大學士徐世昌為國務卿。採西人古諾德日人有賀長雄君憲之議。使左右以籌安會之名號召帝制。僭稱洪憲。元年。大封功臣。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授百僚以卿大夫士九級之名。意詡古代九品觀人之法。實則效莽朝之所為。一時輿論大譁。於是經界局舊辦蔡鍔始潛入滇。說滇督唐繼堯起兵討袁。參政梁啟超潛入桂。參政戴戡潛入黔。元老岑春煊潛入粵。聯合諸軍李烈鈞李根源等反對。黔督劉顯世桂督陸榮廷與焉。設軍務院於肇慶。以抗之。洪憲為期僅八十三日而亡。丙辰之歲。袁偽帝暴卒。依法以副總統黎元洪繼任總統。即日正位。丙、火也。辰、龍也。鶚、謂蔡鍔也。敗隋唐吏。意指新官泰半清之遺臣也。

 

 

 

第卅五解

 

 中原一鹿 群起角逐
 殃及池魚 太平可卜

 

 斷曰
 火德星行禍蔓延
 萬人後死萬人先
 海波驟使五洋濁
 境內無端失一椽

 

 祁道人曰。此言民三甲寅年。即公曆一九一四年。德皇威廉二世。野心勃然。思效拿破崙之故智。亦或如我國秦始皇并吞六國故事。稱雄世界。藉口巴爾幹問題。引起戰爭。其始英法義。皆舉兵相抗。美日繼之。是謂協約國。大戰方酣。已至民六丁已。其時黎元洪為元首。段祺瑞執國務以對德宣戰與否。府院之爭甚烈。久不決。卒如段議。以加入協約國。提交國會通過。日本進兵青島。驅逐德人。即佔據之。他境安然。無端失一椽者。即指此也。迨戰爭告終。德奧大敗。華府議約成。日乃交還青島。

 

 

 

第卅六解

 

 民有一主 天無二王
 萬方肇瑞 黎庶之光

 

 斷曰
 夕用奇謀旦喪師
 家家戶戶免流離
 龍蛇未遇佳年月
 他日蒙塵悔巳遲

 

 祁道人曰。此言民六丁已年復辟事也。其時已有民主。何能容清帝恢復大清皇位。先是張勳以長江巡閱使握重兵。駐徐州。密召督軍團會議復辟之謀。眾佯諾。而陰梗之。勳頑冥不知也。某日。藉元首召。率兵倉皇入北京。一夕。入故宮。逼遜帝宣統宣布復辟。總統黎元洪閉戶不出。段棋瑞起而稱討賊軍總司令。率第八師師長李長泰沿當時所謂京奉路長驅進北京。其時馮玉祥以混成旅旅長駐廊房。立郎響隱。與張軍相戰。未三日。張軍潰。元洪祺瑞皆復位。宣統避日兵營。已而復出。仍安居故宮。迨十三年甲予。馮玉祥領兵星夜進宮。逐宣統於外。改為故宮博物院焉。籠蛇者。暗謂宣統掛龍旗於丁已年也。

 

 

 

第卅七解

 

 五世其昌 堂堂乎張
 同槽二馬 一段旁皇

 

 斷曰
 同儕共謀事漸非
 火星遽殞掩光輝
 十年巳覺長安夢
 往日殊榮嘆式微

 

 祁道人曰。黎元洪既為曹錕所逐。北洋系軍閥迎副總統馮國璋正位。已而徐世昌謀代之。召集新國會。得為元首。又為吳佩孚所遂。曹錕以副總統繼其任。恢復舊國會。賄選總統。張作霖舉兵討之。是謂奉軍。吳佩孚為直軍總司令。率司令馮玉祥王承斌張福來等分九路應戰。玉祥叛。撤兵潛入北京。囚曹錕。合作霖共推戴段祺瑞為執政。已而張馮兩軍又相。戰馮敗。作霖聯吳佩孚。偕入京祺瑞先已被玉群所逐。恢復十三年制度。起前任國務總理顧維鈞攝行總統事。旋張吳復決裂裂。作霖以安國軍總司令。被推為大元帥。

 

 

 

第卅八解

 

 一二三四 無王有主
 林間巨石 連治廣土

 

 斷曰
 王氣金陵偶失和
 猿啼蜀道住山窩
 一朝甫聽金雞叫
 大海沈沈日巳過

 

 祁道人曰。國民革命軍起兵廣州。眾推蔣中正氏為總司令。既奄有東南諸省。復率師北嚮。其時馮玉祥閻錫山起而嚮應。遂成北伐之功。蔣為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為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為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齊集北平。拜祭中山孫先生衣冠塚于香山碧雲寺。迨國民政府統一之局成。以迄倭寇侵華。遷都重慶。抗戰八年。由林森蔣中正兩元勳後先任元首。倭寇降時。正在蔣任內也。

 

 

 

第卅九解

 

 二郎東北 一子西北
 去去來來 國非其國

 

 斷曰
 慧星一點現西方
 東北依然有帝王
 門外客來居不久
 乾坤再造屬中央

 

 祁道人曰。二郎。或指張學良與清帝宣統而言。一子又似指學良。東北依然有帝王。謂所製之滿洲國也。所謂國抑非共國也。門外客。謂日本也。居不久。乞降而去也。再造屬中央。民三十四年九月。國民政府明令收回東北。改建兀省。曰遼寧。曰遼北。曰吉林。曰松江。曰嫩江。曰黑龍江。曰安東。曰合江。曰興安。

 

 

 

第四十解
 飛鳥無足 美人如玉
 轟然一響 旭焚日木

 

 斷曰
 一口東來氣太驕
 腳中無履首無毛
 若逢甲乙星霜換
 生我者猴死我雕

 

 祁道人曰。無足之鳥。謂飛機也。美人如玉。謂美國人放原子彈于日土。寧為玉碎也。轟然一響。原子彈柞裂也。日本敗於公曆一九四五年。正民國三十四年乙酉七月。七月干支為甲申。是乙年甲月也。甲乙屬木。焚於木也。一口。日也。日人不穿履。而套木屐也。士兵皆剃光頭。無毛之謂也。猴、申也。申為金。美國屬西方金。近年美雖監視日本。而扶助之意甚殷。生我者此也。當我國抗戰將畢之時。日本正當危急。俄乘其危。出兵只一日。即席捲東北。速其投降。所謂死我者雕也。

 

 

 

第四十一解

 

 山谷人夥 欲尋失巢
 稱兄道弟 四散荒郊

 

 斷曰
 一個或人口內啼
 分南分北分東西
 六爻占盡文明現
 棋布星羅事事齊

 

 

 

第四十二解

 

 飛者非鳥 潛焉非魚
 戰非在兵 祥復其初

 

 斷曰
 海疆萬里起鋒煙
 上自雲霄下逮泉
 金母木公能幻景
 干戈未觸禍連天

 

 

 

第四十三解

 

 美人西來 履東而止
 木火金水 雪斯奇恥

 

 斷曰
 火燄流行內外同
 金烏隱伏大洋中
 從玆未敢稱雄長
 兵氣全銷技已窮

 

 

 

第四十四解

 

 陰陽中道 教化以正
 大地龍蛇 卓然興盛

 

 斷曰
 好人獨占世間福
 手執干戈如破竹
 黃藍黑白悉顯明
 東北西南穀全熟

 

 

 

第四十五解

 

 九州分域 合以為國
 癬疥之患 未能齊一

 

 斷曰
 而今萬國漸康平
 尚有生民逞私情
 九十九年非一日
 胡人相望俟河清

 

 

 

第四十六解

 

 物極必返 以毒攻毒
 八尺髯翁 四夷悅服

 

 斷曰
 坎離相尅見天倪
 天使斯人弭殺機
 不信奇才產吳越
 重洋從此戢兵師

 

 

 

第四十七解

 

 此際古初 生民安居
 萬邦協和 讀太平書

 

 斷曰
 人間從此又帝王
 萬國衣冠姓名芳
 宰輔多臻耄耋壽
 周年八百長而康

 

 

 

第四十八解

 

 一陰一陽 無本無根
 千百億載 返初還元

 

 斷曰
 茫茫宇宙包九州
 世事存亡難妄求
 萬物紛爭數不盡
 莫如推背去歸休

 

 

 

底頁裡
 中華民國三十九年一月初版
     定價新台幣參圓
 版權所有兼發行人 景嘉
    基隆市海港大樓四樓
 版權監護者  董樂榮
    臺北市武昌路一段五七號 董
    律師事務所電話六九七五????
 印刷者   東方印刷有????
    臺北市南京西路????
    二四四巷廿????
 代售者   商務印書????
    三十七????

 


---------------------------------------------------------------------------------------------------

圖片:推背圖序文1.jpg

 

圖片:推背圖序文2.jpg

 

圖片:推背圖序文3.jpg

 

圖片:推背圖序文4.jpg

 

圖片:推背圖封面1.JPG

 

圖片:推背圖封面2.JPG

 

圖片:推背圖第一、十六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二、十五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三、十四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四、十三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五、十二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六、十一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七、十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八、九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十七、三十二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十八、三十一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十九、三十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廿、廿九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廿一、廿八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廿二、廿七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廿三、廿六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廿四、廿五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三十三、四十八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三十四、四十七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三十五、四十六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三十六、四十五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三十七、四十四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三十八、四十三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三十九、四十二解.JPG

 

圖片:推背圖第四十、四十一解.JPG

 

【全本完】


---------------------------------------------------------------------------------------------------
網間參考文獻: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E%A8%E8%83%8C%E5%9C%96
推背圖 - 維基百科
《推背圖》是中國古代七大著名預言書之一。由於歷朝歷代均嚴禁此類讖書,該書在流傳的過程中又不斷被人篡改[1],將已知的歷史改成圖讖,加以比附,故其本來面目已渺不可考。

託名作者 李淳風、袁天罡
國家 中國
成書年代 五代十國至元朝之前
註解者 金聖嘆
版本 金聖嘆作序評註六十圖版本

 


http://www.mitbbs.com/article/AHU/1525105_3.html
推背圖的起源和變遷 <<轉載:未名空間 Tue Nov 25 01:32:17 2003>>

  但是,如果再細心地看下去,問題就會出來了。吹毛求疵的讀者要問:“滿清的人穿馬褂是不錯的,為什麼唐朝時的胡人也是頂戴花翎?這不成了唱《四郎探母》,遼國的公主和大清國的格格一樣了?莫非李淳風是近視眼,千年之後洞若觀火,百年之內卻一塌糊塗,連自己穿什麼衣服都搞不清了?”還有的讀者更愛叫真兒,從地攤上買了幾種,對照來看,竟然發現幾種並不相同,不但圖不同,詩也不同,預測的下限自然也不一樣。有的預測到清朝初年,有的預測到日本侵華、八年抗戰,甚至還可以找到對“文化大革命”的“預言”。據說,海灣戰爭打過去不久,關於海灣戰爭的“預言”就已經在《推背圖》中發現了。(“飛者非鳥,潛者非魚。戰不在兵,造化遊戲。”飛的不是鳥,是飛毛腿和戰斧巡航導彈,潛的不是鳥,是核潛艇。這不就是海灣戰爭麼!)

  這結論只能有一個:這些《推背圖》中未必有真,肯定有假。

  心急的讀者當然急於知道究竟哪一種是《推背圖》的真本,可是這實在“說來話長”。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話回答,那只能說:可以說全都是真,也可以說全都是假。還是讓我們從頭說起吧。

  五代亂世,一面是群雄爭起,一面是民心思安,正是《推背圖》之類預言滋生的土壤。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假設,五代是《推背圖》最初產生的時代。此後第二次對《推背圖》進行再創作的時代是什麼時候呢?按照常理,極可能是元代末年,現存《推背圖》開篇第一圖的“日月並行”,指的就是“小明王”的“明”。到了清朝入主中國,《推背圖》可能又進行了第三次加工。我們現在見到的比較可靠的《推背圖》大致就是這個時代的“定本”。但後來,也就是在二十世紀初,又出現了一種(說是一種,但後來又繁殖成多種版本)新編的《推背圖》,那就暫時不在討論之列了。

 


http://product.dangdang.com/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2459
圖解推背圖:中國古代第一預言奇書 <<編輯推荐 當當網圖書>>
  中國古代有七本最有名的預言書:周朝薑子牙的《萬年歌》、三國諸葛亮的《馬前課》、唐朝李淳風和袁天罡的《推背圖》、李淳風的《藏頭詩》、唐朝黃蘖的《黃蘖禪師詩》、宋朝邵康節的《梅花詩》、明朝劉伯溫的《燒餅歌》。這七本書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富盛名的非《推背圖》莫屬。它在民間可謂家喻戶曉,一直廣傳不衰。《推背圖》與西方的《諸世紀》並列為預言書的兩大巔峰。但與《諸世紀》不同的是,《推背圖》只是預測中國一國的歷史,而且沒有打亂歷史的順序。

作者簡介
  李淳風
  李淳風是我國著名的易學術數專家,屈指可數的天文學家,還是唐朝著名的數學家、文史學家。他的父親李播是隋朝的高唐尉,頗有文采,後來棄官做了道士,自號黃冠子。李淳風深受父親影響,自幼博覽群書,精於術數。由於卓越的成就和貢獻,他受到了李淵、李世民、李治三朝皇帝的重用和提拔,在朝48年。《推背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袁天罡
  袁天罡,又名袁天綱。他是李淳風的師傅,也是唐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著有《六壬課》《五行相書》《推背圖》《袁天罡稱骨歌》等。袁天罡在隋末唐初極有盛名,深為唐太宗所賞識。《舊唐書》細緻地記載了他給武則天算命的事:武則天在繈褓的時候,袁天罡為她看相,驚歎道:“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後當為天下之主矣!”

  “金批本”《推背圖》六十象

 


http://www.broadbook.com/1product.asp?id=727
相關新聞   <<<<推背圖>>歸序全解(上﹐下) 博大書局>>
http://www.broadbook.com/3newsDisplay.asp?newsID=207&salesID=0
一千三百年來歷史證明最準確的預言書  徐天麟  (3/18/2009)  <<博大書局>>
 互聯網的統計證明,在浩瀚的文章書海中,點擊率高居榜首的是二本預言書。西文為法國人諾查丹瑪斯的《諸世紀》,中文為唐朝李淳風的《推背圖》,二位都是大預言家,其預言奇准,已為歷史證明。高點擊率證明,人們最關心最擔心的還是未來。

 


相關論點: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7%92%E9%A4%85%E6%AD%8C
燒餅歌  內容   <<維基百科>>
《燒餅歌》全文共1912個字,由四十多首歌謠組成。每句答話都像一首謎語,和諾查丹瑪斯的「預言」一樣,寫得十分隱諱,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詮釋這些隱語的意思。許多研究者稱《燒餅歌》非常靈驗,但這些所謂靈驗無非是用「既已發生之事實」去附會歌謠里的讖語。基本上,《燒餅歌》仍無法斬釘截鐵地推斷出未來將發生什麼事件,必須等事後來反證其準確。且並無任何史料能夠證明此為劉基所作,此歌於民國以前也未曾流行,故推測其為今人假名偽作。

美國漢學家陳學霖考證,可能是清末之人偽託劉伯溫所做[1]。但至今民間仍認為其概括了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以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各種大事。《燒餅歌》和《推背圖》等,都是中國讖緯文化的代表之作。

 


【撲文完】
TPEY
20130403

 

文章標籤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pey 的頭像
tpey

私人小天地!I am Who I am! I like What I like! I want Who I want!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tp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