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18 星期五
Home > 專欄/觀點 > 張石的櫻雪鴻泥 > 日本發現的「國寶級中國瓷器」是真是假?

日本發現的「國寶級中國瓷器」是真是假?

2017/06/26

PRINT

 

  筆者也問過魚島教授有關他所進行螢光X線的檢證,他説:「我是用這個裝置對顏料部分的元素進行調查,當我説出調查的結果,認為這個碗是假的人們進行了種種指責,但是我並不是在做鑒定。」

 

  筆者説:就是説,您檢證的結果,是這只碗沒有使用18世紀以後的顏料,是嗎?

 

  魚島教授説:「這是報社隨便説的,我並沒有説18世紀以後等等的話,我只是説沒有檢出被認為是新時代才使用的那種顏料。」

 

  筆者説:也就是説,沒有使用18世紀以後發明的化學顏料,是嗎?

 

  魚島教授説:「因為有人主張正因為使用了這種顏料,因此是假的,我只是説我並沒有檢測出這樣的顏料。我不是陶瓷器的鑒定專家,而主張這個茶碗是假的人説這裡一定包含著這種元素,我只是對是否真的包含這種元素進行了調查,沒有去調查是什麼時代的製品,只是説:這裡沒有您所説的那種元素。

 

  筆者問道:打一個比方,當然這只是一種假定(並非指這只茶碗),有一個人做了一個茶碗,他是現代人,但是沒有使用包含著被指出的那些元素的現代化學顏料,而是使用了過去的顏料,那麼您的檢證會得出和這次檢證相類似的結果嗎?

 

  魚島教授説:「那是有可能的。」

 

  而中國在偽造或倣造古陶瓷器時不使化學釉藥的人大有人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陶瓷器倣造作坊,有許多作坊沒有專門的技術工人,當地農民把封閉了數千年的瓷土挖出來,用古代的方式重新燒。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著名建窯研究家、考古學家、鑒定家對筆者説,現在中國複製建窯産品的工廠有1600多家,他們大多數並不是想生産假冒産品,也只不過是生産倣古商品和旅遊商品,當然也有一些以生産假冒産品為目的的人,作假手段無所不及,給自然科學的鑒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比如採取新器接舊底、老胎新釉、老胎老釉等方法。

 

張石

  由此可見,古文物鑒定,關係到文化與歷史的斷代、改寫與繼承等問題,而且社會影響及國際影響很大,拋開這次鑒定和「東京電視臺」不談,日本的博物館、歷史研究部門等,在鑒定中國文物時,一定還有遇到類似的困擾,因此在得出重大結論時,需要慎之又慎,廣泛徵求意見。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張石 簡歷:

1985年,中國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獲碩士學位。1988年到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4年到1996年,東京大學教養系客座研究員,現任日本《中文導報》副主編。著有《莊子和現代主義》、《川端康成與東方古典》、《櫻雪鴻泥》、《寒山與日本文化》、《東京傷逝》、《孫中山與大月薰—一段不為人知的浪漫史》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