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風險顯現 政治局會議釋信號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2 月 12 日訊】今年,中共政治局突破常規開了4次經濟工作會議,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當局研究了2017年的經濟工作,並罕見承認,一些領域的「金融風險顯現」。
12月9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7年經濟工作。
在這次會議上,中共當局提出要高度重視的問題包括: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仍然突出。對於金融風險,當局由前幾次的「防範」、「化解」,提升到「顯現」的程度。
大陸金融分析師 任中道:「這次會議示警的語氣更重,逐步升級說明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間似乎已經不遠了,金融風險很多風險點了,最大的還是房地產方面,因為它和地方財政、還有整個銀行系統、還有老百姓們的貸款都是連帶在一起的。」
就在幾天前,中國最大民營企業 華為公司創辦人任正非,提醒公司內部: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
據美國國際金融學會(IIF)估計,中國債務佔GDP的比值已經達到了300%。
今年9月,《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中國債務已經「飆至太空」,持續多年的信貸熱潮超過了美國在金融危機之前的規模。
大陸金融分析師 任中道:「中國的金融系統由中國的權貴們已經把持很多年了,江澤民時期不是貪腐治國嗎,各個國企領域他們都把持著,再往後呢,金融開始升起了,他們的二代三代比如說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他們都也在裡面開始佈局,大發橫財,這個事情累積到現在已經非常突出了。習近平當局開始反腐,這些人開始在金融業搗亂,甚至把資金轉移到海外去。」
《華爾街日報》報導,一年前,全球投資者就在準備迎接中國經濟的崩潰。相反在信貸刺激下,房地產交易今年有望創記錄。8月份,汽車銷售連續四個月雙位數增長。同時,資本外流減少,商品批發價格在恢復。
中共政治局研究經濟工作的會議頻率也越來越高,由常規的一次,提高到今年的四次,此前4月、7月和10月底,當局都在開會研究經濟問題。
任中道認為,當局這幾年一直在採取手段 推遲金融危機爆發。
大陸金融分析師 任中道:「由於江澤民時期留下了這樣的禍害,只能說像拆炸彈一樣一點點拆,不然的話很可能連環地爆炸,那對於整個金融系統是致命的一個衝擊,所以這兩年來,習近平當局都在針對著金融業動外科手術。一點點的開始剝離它。」
專家指出,中國的外匯正急劇縮減,加上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誓言要對中國產品增加關稅,中國要想掩蓋金融危機,恐怕越來越不可能。
新唐人電視 劉惠 李智遠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李嘉誠再出手!旗下上市公司全遷出中國
2015-11-18 14:15:55就在全球遭遇中國經濟亂流,擔心恐慌的時候,亞洲有一位資產大亨,早在幾年前就有了動作,香港首富李嘉誠,近期將旗下的最後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重組下市,也宣告完成集團產業全數撤遷中國。
-
【聚焦82】二、台商撤資來真的!兩年逃跑500億
2015-11-18 14:15:06大陸世界工廠地位不再,台商、外資從大陸撤資撤廠的情況越演越烈,有台商私下保守估算,近2年從大陸撤出的資金,超過了500億元新台幣,在東莞一帶,到處是閒置的廠房,無人煙的空地,就連圍繞製造業的服務產業,也逐漸蕭條。東莞,這個原本在中國出口排名第3大城的珠三角城市,面臨的危機,正是台商當前困境的縮影,是甚麼樣的原因,使他們不得不選擇另闢戰場,或乾脆收起不做,我們帶您聚焦探討。
-
中國內需大餅難吃?三千台商西進慘虧
2016-04-20 20:13:44經營童裝連鎖店的儀大公司,傳出在中國投資不堪虧損而關門,但其實,台商在中國投資 ,光是去年,就多達三千家廠商認賠,甚至知名百貨業、服務業 都一一上榜。
-
外資撤離中國「世界工廠」吹起熄燈號
2015-11-18 15:04:57中國新年前夕,東莞近百家大型工廠關門或倒閉,外資企業開始逐漸把生產線,從中國移轉到東南亞等生產成本更低廉的地區。中國,這個曾經的「世界製造工廠」,如今正遭遇著空前的危機。有專家預估,2015年的中國經濟將會受到很大的考驗。
-
悅城福州廠撤出中國 光電廠紛認賠出售
2016-01-05 13:56:28面對紅色供應鏈衝擊,台廠紛紛撤退,光電產業,專做減薄玻璃的悅城科技,在去年底也認賠殺出,出售福州廠,未來將生產移回台灣。悅城趕在去年底公告,表示福州廠將處分給中國玻璃薄化廠華宸,估計處分損失約1.17億元,將於第4季財報認列,日後生產將集中於台灣中壢廠。而面對紅色供應鏈衝擊,台廠紛紛撤退,光電產業去年就有洋華關閉處分惠州廠,介面湖南廠目前也處於休息狀態,未來不排除找尋買家接手。
-
諾獎得主:中國經濟龐氏騙局撞牆
2013-07-31 21:21:15日前,《紐約時報》發表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中國的「低消費高投資經濟」就是一種「龐氏騙局」。而且,中國經濟就像一架自行車,不前行就會倒下,現在中國這輛「龐氏自行車」正衝向一堵牆。
-
民意匯流齊救鍾鼎邦 堅守台灣民主價值|新聞最聚焦24
2016-02-25 16:19:59八月九日,第八次江陳會,在台北圓山登場。一如過去歷次陳雲林來台,所到之處,都看得見台灣民眾抗議的身影,不過這次陳雲林來台,聽到的幾乎都是,「釋放 鍾鼎邦」的口號,因為台灣法輪功學員鍾鼎邦,仍然受到中國江西贛州國安局的非法拘留。五十多天的煎熬,鍾鼎邦不只有家人的奔走,現在更多了台灣民眾的正義 聲援,鍾鼎邦事件,已經不只是單純的台灣公民到大陸探親被無理拘留的案件,鍾鼎邦,喚起了台灣人民認清中共黑手伸向海外的真相,也將民主台灣,帶到了能否堅守人權價值的歷史關鍵。
-
上海港資大撤退! 經濟政治雙危機?
2015-08-01 21:32:21儘管大陸樓市在政府頻頻出臺政策的刺激下,有所「回暖」,但仍然沒有擋住港商撤資的腳步。據多家媒體報導,包括李嘉誠在內的多位香港富豪,正爭相出售在上海的資產。此時的港資大撤退,引發了各方猜測。
-
福建書記尤權來台 台商控投資遭坑殺
2014-07-09 01:30:49從2008年起,中共省市團密集來台踩線,而今年因為太陽花學運的影響,中共省市團推遲來台計畫。昨天(7日)福建省委書記尤權抵台,以經貿專業人士的身分,安排北中南走透透,不過有福建受害台商控訴在當地投資被坑殺,要求福建省官員給個說法。
-
新聞新視野(八):陳光誠事件 胡溫與江血債派最後角力?
2012-05-19 23:28:49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目前終於啟程赴美。外界除了關注中國其他正遭受迫害的維權律師,也議論,在中國經濟神話破滅後,美方是否能更站穩人權立場,拒絕妥協。周六晚間十點播出的新聞新視野,邀請法輪功人權律師朱婉琪、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與時事評論家林保華,從不同角度帶您探討。
-
陸國研中心:中國房地產泡沫正在破裂
2013-11-01 21:31:32房地產泡沫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不可預測的因素,令各界擔憂。日前,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證實,大陸三﹑四線城市已經出現房地產泡沫破裂的現象。
-
兩岸三地千大企業 台積電排行第九
2014-04-30 21:13:38由平面雜誌調查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名出爐,台灣企業表現亮眼,台積電擠進前10名,排名第9,穩坐台灣企業龍頭,而鴻海則是第25名,台灣第2,聯發科也首度擠進第40名,這也是台灣近10年來,最顯著的成長,專家分析,原因跟中國經濟惡化有關。
-
中國經商環境惡化 台商籲政府促回流
2012-09-18 21:36:51中國大陸投資環境力連續四年下降,大陸台商面臨著缺工、缺電、缺資金的困境。對此,受害台商高為邦說,中國不再是世界工廠,台灣政府應該鬆綁外勞政策,促使台灣製造業回流。對此,政院態度傾向支持,詳細方案預計在這一兩周內出爐。
-
中國困頓正經歷拐點 新經濟取代舊產業?
2016-01-20 21:19:01中國經濟下滑,牽動全球經濟穩定,知名經濟學家陶冬就指出,中國內部正呈現「服務業上,製造業下的重要拐點」,學者分析中國正經歷一場轉型進行式,新經濟或將全面取代既有的成長動能。
-
中國熔斷喊卡有救? 謝金河:言之過早
2016-01-08 21:18:06中國熔斷機制上路四天就喊停,雖然,今天亞洲股市包括中國股市在內,全面反彈;不過,財經專家謝金河今天接受專訪時直言,中國經濟還是今年最大的黑天鵝,投資人不可掉以輕心。
-
【禁聞】中國經濟的三座大山
2010-09-14 07:33:08中國城市空置房高達6,540萬套
-
陸台商六成倒閉或苦撐 經部促回流
2012-09-28 21:38:31鏡頭轉回台灣。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國安局長蔡得勝昨天(27號)表示,大陸台商面臨三成倒閉,三成苦撐的慘況,今天(27號)經濟部則是加緊吸引台商回流,舉辦投資台灣高峰會,共達成20家企業,三百多億投資,其中大陸台商就佔了三成五。
-
中國經濟惡化鐵證 製造業跌至新低
2013-08-03 21:34:00中共當局發佈的7月份製造業資料出現小幅上揚。然而,由匯豐銀行同一時間發佈的獨立調查則顯示,採購經理人指數呈現下跌,「中國製造商面臨的商業環境顯著惡化」。分析指出,製造業的萎縮,無疑會對以出口導向型的中國經濟打擊很大。請看報導。
-
唱衰中共 外國經濟學家遭清理?
2014-02-20 21:32:54自去年開始,許多外國機構及經濟學家都在唱衰中共,甚至表示中國經濟會發生「震撼全球的崩潰」。日前,香港媒體披露,中共宣傳部已向媒體下達指示,規避外資銀行的經濟學家。分析人士指出,中共為了維穩保黨,在驅逐外媒記者後,外資銀行的分析師將遭清理。
-
中國官方坦承GDP數據造假
2015-12-14 07:07:58中國多年來存在各省GDP相加大於總和的荒謬現象,官方終於鬆口,坦承造假。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央巡視組發現中國東北三省GDP「灌水」,官員說,今年黑龍江省投資數據,至少灌水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