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日本19世紀的崛起,亞洲會變為第二個非洲嗎?

在亞洲黃色人種的文明長河中,創造並代表古代文明成就的,是中華民族;開創近現代文明的,是日本大和民族。日本大和民族,事實上確實有提升了近現代以來整個有色人種特別是亞洲黃色人種的世界地位,也算是創造了亞洲獨特的發展之路。

處於落後貧窮環境下的張治中將軍曾經在他的回憶錄中說過:「日本人究竟同是黃種人,而且在亞洲,在東方,純靠這一個強大的日本撐持,代表黃色人種的體面,假如沒有日本,則亞洲是不是會變成非洲?」對此,我不知道如果沒有在日本侵華這個既定事實的前提下,會有多少人會講出這句話。

當白色人種以其工業文明成果為依託,橫行世界的時候,地球上的其他有色人種幾乎一夜之間,都淪為了他們的殖民對象:土地被佔領,原住民被殺戮,被剝削;當這些國家和民族在突然降臨的災難中呻吟、掙扎了數百年後,當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和國家還在抵制以英國為文明的核心所帶來的好處時,才有並且只有一個民族和國家,通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奇迹般地崛起:這就是大和民族的日本,以1868年的明治維新為起點,以「全盤西化」為路徑,讓這個民族數十年間被西方列強極不情願地看到:世界列強又增加了「之一」。

Advertisements

當時中國的先賢之士形容說:日本人對西方人深惡痛絕,然而他們仍鑽研西學,雖痛心疾首而堅忍不拔。就是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和胸懷,讓大和民族完成了一個劃時代的巨作。這一作品,當時就迅速地喚醒並極大地鼓舞了亞洲各國人民之中先行者的圖強奮鬥之心。中國的革命先行者和仁人志士也是從那裡開始,汲取營養,蓄積力量,走上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民族振興之路。

西方人後來也承認,當世界各種文明,要麼如同印度文明一樣被西方文明徵服,要麼如同中國文明從屬於西方文明的時候,只有俄國、日本和衣索比亞三個國家的文明得以抵擋西方的衝擊,並維持了有意義的獨立存在。

明治維新取得成功之後,部份日本志士,為了整個亞洲的崛起,還走上了支援亞洲各國革命的艱辛而偉大的歷程。菲律賓、泰國、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都有這些志士們奮鬥的足跡。這些志士們的理想後來被日本軍國主義者惡意的上升為「大東亞共榮圈」,從而使他們的事迹明珠投暗,湮滅無聞。其實,從魯迅、孫中山等先賢有那麼多的「日本友人」上,我們也可略知日本當時確實存在一批有志於中國和亞洲崛起大業的人士。今天,有些人甚至對當年為魯迅先生治病的日本醫生也進行了「大膽的質疑」,這些人,不獨是無知,是污衊,而且是對歷史的侮辱。

Advertisements

二十世紀初,為爭奪橫貫滿洲的大鐵路的控制權,導致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那場戰爭的結果就是讓世界驚訝地看到,一個亞洲國家竟能在軍事上打敗一個歐洲幅員最為遼闊的國家,也讓西方人知道:西方人並非不可戰勝的。對中國而言,倘若不是日本打敗沙俄,今天中俄的邊界是否能以黑河為界,應該是個未知數,因為就是那以後,沙俄依然策劃了外蒙古的獨立,但是,日俄戰爭之後沙俄停止了在亞洲的領土掠奪應該是不爭的事實。當然,與此同時,它也極大的助長了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勢力。

但日本明治維新后,走上的畢竟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寬容和多樣化,讓日本國內的和平力量始終有容身之地,今天,我們透過一些歷史事件仍然可以感受得到。1932年,日本正值犬養毅內閣時期,犬養首相為了和平解決日本陸軍挑撥起來的滿洲事變和上海事變,曾全力以赴,並依照英國公使藍浦森的調停,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締結了協定。這個調停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停戰」、「明確規定日本從華北撤兵的日期」、「同時解決滿洲事變」。4月29日,這個協定在上海簽字。在舉行儀式的會場里,日本陸軍預先安置的炸彈爆炸了。日本陸軍司令官白川義受了重傷,不久死去;艦隊司令官野村吉三郎被炸瞎了一隻眼睛;師團長植田吉謙和當時擔任中國公使的重光都被炸掉了一隻眼睛。簽字因此推遲。同年5月15日,日本發生了五•一五事件,犬養首相被海軍軍官暗殺。於是日中和平未能實現,從此日本加速進入了軍國主義時代。但就是在日本軍人佩戴軍刀進出國會的軍國主義時代,日本國內依然有敢於呼籲和平的議員和人士,這種延綿不斷的力量也是戰後日本的和平基石之一。

Advertisements

在經濟上日本這個國家在二戰之後以其近乎變態的民族性格形成了其獨特的一套經濟體系,以i至於在20世紀末,日本成為了亞洲唯一一個發達國家,以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影響力遠超亞洲其他國家,走在亞洲最前列。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永遠都不會過時,日本也是這樣過來的,它們做到了這一點,而當年的我們卻只學的皮毛,現在的我們也迎來了自由、明主、開化的時代,我們中國定將超越日本站在亞洲之巔走在黃種人的最前端。

14753193336509.jpg

 

來源: www.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