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內提示:“出口專用商品只有外國人可以購買”
韓國《東亞日報》近日報導稱,首爾梨花女子大學附近一化妝品店內,市價約合人民幣302元的馬油僅售其五分之一的價格,店內擠滿前來購物的中國人。不過,當部分韓國人也想購買時,店員以“外國人專用賣場”為由拒絶。而韓國記者在向馬油生産商核實后,發現這些商品均為假貨。國內媒體由此採訪了韓國東亞日報記者朴恩熙。
低價欺客
馬油打折幅度達80% 中國客雲集
記者:最初怎麼發現這家店可疑的?
朴恩熙(東亞日報記者):我5月30日下午去了這家化妝品店,看到韓國知名的化妝品在這裏以便宜不少的價格就可以買到,讓人心動。當時店裏就已被中國人擠得水泄不通。而在結算時,會聽到店員問,“是韓國人嗎?這裏是外國人專用賣場,韓國人是不能在這裏買東西的”。
記者:化妝品價格便宜到什麼程度?
朴恩熙:市價5.4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02元)的馬油僅售1.1萬韓元,打折幅度高達80%。而化妝品店一般給外國人的折扣是5%-8%。
馬油在中國人中人氣很高。但是這裏銷售的産品經化妝品製造商確認,均為冒牌貨。
記者:為什麼這家店明確表示不對當地人出售?
朴恩熙:在韓國,用於出口的産品,和內需産品的流通渠道不同,因此出口産品不可在韓國國內出售。有化妝品企業員工就说,這些商品其實並不是從製造商那裏拿的貨,而“只向外國人出售”,也是在向非製造商的其他地方拿貨時定好的條件。
難以管理
商家鑽韓法律漏洞 官方稱無管理權限
記者:你還發現什麼欺騙外國消費者的行為?
朴恩熙:這家店結賬方式也存在問題,顧客如果選擇信用卡結算的話,還需多支付3%的手續費。但是根據韓國規定,使用信用卡結算時,手續費不應該由消費者負擔。違反相關規定要處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繳納約合人民幣5.6萬元以下罸款的。
記者:為什麼化妝品生産商不採取行動?
朴恩熙:韓國化妝品企業對假冒商品的情況也束手無策。有的化妝品企業人員就表示,即使外國人買到假冒産品,也很難要求退款或退貨。一些不法的商家就看準了這一點,把這些商品賣給外國人。
此外,韓國行政機構對於流通和出售非法化妝品的行為也是置之不理的態度。附近的商店強烈要求管制,但首爾市西大門區相關人員就说,“我們沒有查處銷售業的權限”。實際上,根據韓國現行的《商標法》第93條,侵犯商標權及專用使用權的情況,將被判處7年以下徒刑或1億韓元以下的罸款。不過,現在化妝品生産商沒有有效的對策,相關機構也袖手旁觀。
記者追訪
化妝品專賣外國客 這樣的韓國店並不少
韓國國民大學中國留學生馮曉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说,報導中這樣的化妝品店在韓國實際上遠遠不止這一家。
馮曉雪说,能進這家店的都是導遊帶領的外國人。還有一點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一般的化妝品免稅店裏都是些國際大品牌,但是這家店几乎都是些韓國自己的小牌子。據《法制晚報》
(原標題:韓國有化妝品店賣假貨專坑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