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王文:韓國人為何總愛「裝大」

[複製鏈接]

6734

主題

6858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481
發表於 2015-3-31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韓國,國土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06位;人口約5000萬,世界排名第 25位。從全球比較看,韓國肯定算不上大國。但韓國人為何總是要裝大國范兒呢?這個國家有哪些東西讓那麼多中國人心裡有點不待見呢?韓國是不是真有種悲情所在呢?它為什麼就不能原諒自己北邊那個兄弟國家呢?

  在首爾仁川機場,一走出機艙,我很快就發現許多「世界之最」式的宣傳標語,比如,在牆上的電視屏幕反覆閃現著「仁川:世界最好的機場、最便捷的機場」;在韓國料理的大幅宣傳畫上,赫然寫著「世界最美味的食物」,連機場手推車的內褲廣告詞也是「最好的內褲」。

  在韓國總統府青瓦台前,我問首爾市的陪同官員,「青瓦台用英文怎麼說?」對方立刻回答:「Blue House(藍宮)。」再問:「為什麼這麼翻譯,而不直譯?」這位官員很驕傲地說:「因為美國是White House(白宮),韓國當然是藍宮啊。」

  喜歡與世界強國比較,或貼上世界級標籤,彷彿是韓國官員的口頭禪。在青瓦台前一個叫「舍廊房」的韓國全貌展覽廳,首爾官員介紹道,「首爾是擁有最前衛、最美建築的城市」,「韓國傳統新娘的服飾是最漂亮的裝扮」……這些「最」說多了,有時連隨行的中文翻譯都覺得難為情了。當韓國官員講到「濟州島是世界七大自然遺產之一」時,一同參觀的中國記者團里發出疑慮的噓聲,中文翻譯連忙說,不好意思啊,這個「七大」是騙人的。追問后,翻譯透露,可能是某個國際組織為了迎合韓國人的「大國」心理,在評比「七大自然遺產」前,要濟州島地方政府的錢,然後給了濟州島這個「美麗的頭銜」。

  在舍廊房,最熱鬧的莫過於G20會議的模擬會場。2010年韓國首次舉辦了二十國峰會,接著又在2012年舉辦了核安全峰會。世界最強國家的領導人第一次如此密集地在韓國聚首,這被李明博政府視為「歷史性的偉大外交成就」。在模擬會場,大屏幕翻放著G20峰會現場的實況,許多孩子排隊坐在各個首腦的座位合影留念。現場一位韓國小學生對我驕傲地說:「我以後也要成為大國領袖。」

  我在首爾先後與十幾位韓國媒體高層交流,發覺韓國同行們開始用「發達國家」來形容韓國。據韓國LG經濟研究的研究成果,韓國於2012年6月正式躍入「全球七大20—50強國俱樂部」行列,即人均 GDP超2萬(英文是「20千」)、總人口超5000萬(英文是「50百萬」)的國家,這意味著韓國正式躋身七大發達國家之列。一位韓國報人說,這是韓國非凡的成就,人均收入與人口總量是綜合衡量強國的通用標準,目前符合「20—50」標準的僅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以及韓國。由於人口稀少,加拿大、澳大利亞進不了「20—50俱樂部」,中國、俄羅斯、印度的人均收入過低,也還沒躋身「七大國」,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對此,韓國《東亞日報》5月29日曾發表社論稱,韓國進入「20—50俱樂部」是發出了進入先進強國的信號,現在韓國的GDP為世界第15位,出口額世界第7位。此前,韓國總統李明博也在例行演說中提到,韓國即將加入發達國家行列。

  曾在韓國工作10年的韓文《中國》雜誌總編輯張忠義對我說,韓國人歷史上一直期望自己是大國,所以有「大韓民國」、「大韓航空」等許多「大」的命名。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發展迅猛,自認為向東雖比不上日本,但卻比西邊的所有亞洲諸國都強。

  韓國的許多地理圖標都有與其西部的亞洲大陸試比高、求均等的暗示。那些地理圖案、圖標都有意把朝鮮半島畫得很大,目測的面積足與中國大陸的面積相近。一位自稱是韓國自由派的學者說,其實整個韓國面積與中國浙江省差不多,韓國政府卻在給韓國老百姓「洗腦」,天天灌輸他們韓國的「大」。高麗大學政治系教授金炳局也說,早在盧武鉉政府時期,就一直想發揮韓國的東亞經濟中心作用,而且想「馴化」崛起的中國,但這種「對意圖和能力的誤讀導致韓國錯誤的角色身份」。

  除了比「大」,韓國還志在「獨立」。 在韓國的「故宮」景福宮內,許多參觀者在世宗大王(1397—1450年)的研讀殿前駐足。韓國龍仁大學中國學科教授金善雅說,在韓國,最受尊敬的人、唯一在姓名后加上「大王」的,就是世宗(原名:李祹)。一萬韓幣上的頭像就是世宗。因為是世宗發明了韓文,仿製了韓式的「六禮」,是讓朝鮮民族自主意識的象徵,因此,世宗逝世后也被稱為「海東禹舜」。

  對於歷史,韓國思想界、史學界使命似乎更緊迫。最近十多年,韓國最重大的研究課題就是,重寫韓國史,勾勒韓國歷史中的大國國運。2010年,高麗大學校韓國史研究室出版了權威的《新編韓國史》一書,其中第一章就是「什麼是韓國史」,開篇就講道:「要擺脫以統治者為中心的歷史觀和中華文化圈,嘗試把韓國歷史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進行研究」。因為韓國的古代史基本上被中華朝貢體系所籠罩,近代又被日本帝國所殖民,「韓國史」多數是被中國與日本所書寫,現在,韓國學術界要從遠古開始,將韓國歷史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比如,講到冰川期,《新編韓國史》第二章寫道:「隨著黃海和大韓海峽的形成,中國大陸、日本列島與韓半島分離」,儼然將韓國視為東亞的中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15-3-31 14: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Powered by My-Addr online proxy service.
You can refresh current page and bar will disapp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