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系選單
國內出版社近來推出「規復釣魚台—從漢疆突擊隊出發」新書,集結22位作者,從各角度解析歷時40多年的保釣運動。(圖菁典有限公司提供)
國內出版社近來推出「規復釣魚台—從漢疆突擊隊出發」新書,集結22位作者,從各角度解析歷時40多年的保釣運動。 新書「規復釣魚台—從漢疆突擊隊出發」主要介紹從中日百餘年來的歷史恩怨看釣魚台紛爭,內容包括從保釣看台灣在歷史的轉折點、從國家安全策略觀點談釣魚台主權維護、從中、日觀點看釣魚台評析等。 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為此書寫序,他在文中提到,在台灣內部還在建構保釣的基本論述時, 一群保釣及民間軍事問題的專家學者,從另類角度,考慮武裝保釣的可能性與必要性,甚至操作的可能性,提供一個全方位的思考方向。 書中提到,政府於民國79年(1990年)間原欲執行保釣「漢疆計畫」,派遣國軍進駐釣魚台,但任務後來臨時取消,漢疆突擊隊成員各奔東西。丁渝洲說,書中有很多軍人準備奮起甘冒鋒鏑的感人故事,讀來令人感觸良多。 漢疆突擊隊副隊長楊立今天(5日)表示,若以純軍事角度看「漢疆」,「漢疆」是毫無意義、絕無勝算的;但以政治角度來看,若當年真執行「漢疆」計畫,釣魚台會成為2300萬人血液中的DNA,保釣將會成為所有台灣人的共同職志與使命。 他說,當年他們平均年齡只有23歲,都曾經堅定的願意把生命犧牲在釣魚台上。雖然「漢疆計畫」夭折,但此時重提「漢疆」,對民心士氣也有激勵之效,起碼證明國軍能戰、敢戰,對美、日而言,都是一個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