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 發燒 | 哇新聞
「空窗期」公糧調價 白米漲價肥了誰

農委會農糧署最近行文各地農會,為反映稻作成本,將今年一期稻作公糧收購價提高為三元,造成零售白米每台斤漲幅一點五元至三元不等,下游便當、自助餐業者埋怨有米商趁機獅子大開口,農民更抱怨「看得到、吃不到!」

「因為馬總統一句話,全台白米悄悄上漲。」屏東縣萬丹鄉農會常務監事陳進地表示,馬總統上月廿三日視察嘉義縣,宣布公糧收購價格不只提高兩元,農糧署廿六日隨即公告今年一期作公糧收購提高三元,帶動了米價,換句話說,因為糧商的預期心理,導致白米價格提早漲價。

高屏地區一期稻作本月中旬才收割,但高屏地區白米零售價格率先漲了,屏東地區普通白米,原本每台斤賣十七點五元,現在漲到十九元,漲了一點五元,部分米商還對便當店、自助餐店「獅子大開口」,每台斤漲幅二點五元;高雄地區傳統市場米價,每台斤已漲一到二元,東部米倉宜蘭、花蓮地區的白米也漲了二元。

「漲二元只是第一波,等新米上市,再視情況調整。」宜蘭縣米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劉木琳也表示,農糧署公告不久,這幾天上游的稻穀批發價已經漲了。

白米零售價格上揚,大賣場、超市因有簽定契約,還看不出漲價跡象,但小吃店、自助餐已叫苦連天。

「怎麼連白米都在漲?真吃不消。」屏東縣便當業者蘇森培說,一向進花東地區的白米,三星期前,卅公斤白米賣九百廿元,昨天已漲到一千元,經濟不景氣,他不敢漲價,許多同業和他一樣,都在苦撐,「政府看到了嗎?」

農民王得利表示,宜蘭一期作才剛插秧,七月才能收割,南部最快也要再等一、廿天,新米才會上市,農糧署在青黃不接的「空窗期」,宣布調漲公糧收購價,「農民看得到、吃不到,只有便宜糧商,價差都被商人賺走了」。

【2011/05/01 聯合報】@ http://udn.com/

歷史新聞 轉寄 列印 討論 推薦 推文到Facebook 推文到plurk 推文到Twitter +udn書籤
相關新聞:

 

新聞臉譜 (投下你對這則新聞的感覺)

相 關 BLOG
訂閱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UDN午後快報
UDN論壇報
一周大事電子報
新新聞電子報
台灣立報
台灣光華電子報
部落格名嘴
聯合書報攤快遞
Career職場情報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