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田马镇位于寿光市东南部,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辖56个行政村,10527户,4.1万人口。2004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地方
财政收入4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3元。田马镇位于三县交界处,自古为寿光东南部重镇。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南临济青高速公路,北依潍博路,市一号路、北陶路穿越东西,省道大沂路、寿光南北第一大动

田马镇
脉羊田路经镇区贯通南北,公路密集,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田马镇农业优势突出。近年来,田马镇按照“培植优势产业,做大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围绕香瓜、芹菜做文章,形成西香瓜、东芹菜两大优势支柱产业。田马镇是“中国洋香瓜第一镇”,香瓜产业早就闻名全国。全镇现有香瓜大棚2万多个,4万亩,年产量3亿公斤,带动周边县市区形成了10万亩的种植规模,有黄皮、白皮、网纹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
日本、
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2004年,“王婆”牌香瓜被指定为国际风筝会专用食品,荣获“世界蓝天杯”驰名食品称号。芹菜产业也逐步做强做大,形成了以桂河为中心,辐射到周围十几个村的万亩芹菜方,主要有玻璃翠、文图拉、美国吨等优良品种,年产量达5000万斤,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芹菜生产基地。
田马镇工业发展迅速。现有各类企业182家,职工2000多人,形成了以盐业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工艺美术为主的工业体系。田马镇交通位置优越,创业环境良好,仅2004年,就有三和水泥、路兴制管、华泰水泥、华东包装材料、安得利涂布纸、鲁盛板材、华鹏新型建材等项目前来落户。2005年,为加快工业发展,在丹河以西,东二环路与南二环路交接处,依托市东城项目区,规划建设了田马镇项目区。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田马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发挥洋香瓜批发市场和商业街的商品集散地优势,以商贸兴镇。按照“东西延伸,南北拓展,联片开发,膨胀规模”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在搞好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注重内涵提高。经过不断发展,层次品位和综合功能日益提高,成为了一座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小城镇。人流、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日益聚集,构筑起了三产经济隆起带,形成了以生产资料、日用百货、饮食服务、包装材料为主的区域性商贸中心。
交通 田马镇位于三县交界处,自古为寿光东南部重镇。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南临济青高速公路,北依潍博路,市一号路、北陶路穿越东西,省道大沂路、寿光南北第一大动脉羊田路经镇区贯通南北,公路密集,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农业资源 田马镇东西部分别有桂河、丹河穿过,地下水充足,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品牌农业发展迅猛,打造出了“王婆”香瓜、“桂河”芹菜、“赵庙”萝卜三大农业名牌,成为远近闻名的“田马三宝”。香瓜、芹菜、萝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1万亩和3000亩,是全国最大的香瓜生产基地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芹菜、萝卜生产基地。拥有元丰种鸭、亚太中慧肉鸡、古尔蒙禽业三家畜牧龙头企业,标准化饲养小区发展到近300处。
经济 田马镇的小城镇建设着重突出“香瓜之乡”特色,以“改善城镇环境、提高层次品位、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带动作用、树立良好形象”为目标,层次品位和综合功能日益提高。昌大路、东西大街两侧实现了亮化、绿化和楼房化,大街小巷全部实现了硬化,排污排水实现了地下化,卫生实现了托管,形成了一座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文明生态小城镇。2005年11月23日,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规划又顺利通过了专家组评审。
田马镇现有工业企业48家,形成了以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工艺美术、食品加工、包装材料为主的工业体系。2005年初,抓住市东城项目区开发,东二环路、羊田路建设的有利时机,在镇区以西、沿丹河两岸规划了千亩工业项目区,元丰食品、阳光蔬菜、天利电子、华鹏建材、亚太中慧等10家企业已经落户,三洋板材、聚源管材等项目正准备建设,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实现了工业经济总量的迅速膨胀。
人口及村庄 | 总人口 | 20823 |
| 男 | 10606 |
| 女 | 10217 |
| 家庭户户数 | 5972 |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0574 |
| 家庭户男 | 10447 |
| 家庭户女 | 10127 |
| 0-14岁(总) | 4258 |
| 0-14岁男 | 2207 |
| 0-14岁女 | 2051 |
| 15-64岁(总) | 14551 |
| 15-64岁男 | 7520 |
| 15-64岁女 | 7031 |
| 65岁及以上(总) | 2014 |
| 65岁及以上男 | 879 |
| 65岁及以上女 | 1135 |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19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