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竞技力真相
关键词:“爱国哨”
其实在比赛中,只要定下“规则”,双方运动员都应该遵守,虽然规则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偏向其中一方,但这已经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一种方式。不过,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在一些中外对抗的比赛中,除了“规则”的限制之外,我们还看到了来自“裁判”的不和谐因素。
其实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比赛,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选手落败,但基于“规则”和“裁判”双重因素迎来的胜利更是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以中泰对抗为例,除去张开印KO蓝桑坤的比赛外,很多观看过那场比赛的观众都认为裁判在其中对中国运动员的“保护”太过明显,屡屡在中国运动员处在劣势的时候中断比赛,比赛的观赏性也因此大打折扣。很多网友甚至断言,如果没有裁判的保护,中国队将毫无疑问地输掉那场比赛。
关键词:“能不能输得起”
2009年,我们一次次地把外国运动员请到家门口来比赛,一次次地我们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如果仅看这几次比赛的结果,以散打出战的中国功夫已经“无敌”,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有“规则”,我们有“裁判”,我们还有挑选国外运动员的余地,所以这一切的因素,造就了我们一次次的辉煌。
从对“规则”和“裁判”的讨论,很多人开始反思,“在世界舞台上,我们输不输得起”。四场商业比赛,中国运动员都赢了,几乎所有人都在中国运动员举起奖杯的那一瞬感到自豪,但冷静下来之后,很多人发现,放在另外一个环境中,或许其中有些奖杯并不属于我们。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输得起”的勇气,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勇气,我们才能不断地前进,永远输不起,就永远只能在幻想中“无敌”。
关键词:“2.2亿次”
撇开赛场上那些让人感到遗憾的事情,中国武术在这一年的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的契机,无论是热捧还是谩骂,至少表明中国人还在关心武术。
在这一年,媒体开始加大了对武术搏击类赛事的报道,其中,搜狐体育在2009年下半年推出功夫频道,这在中国各大门户网站中属于首例。在搜狐功夫频道参与的几次中外对抗的报道中,网络浏览量甚至直逼北京奥运会。
武术在这一年受到的关注在“中泰功夫对抗”赛事期间达到了顶点,网站上搜索“中泰功夫对抗”几个字,有超过2万条新闻在反复质疑比赛的众多炒作。根据某卫视(拥有本次比赛独家电视信号制作权)的收视率报告,长沙市场平均收视率达到10.8,份额为28.5,湖南市场平均收视率达到11.1,份额为29.65,19日当晚某卫视市场收视率达到7(该收视率已超过黄金时段优秀电视剧)。而在网络方面,该场比赛的视频直播和点击数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比赛页面累计流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2亿次!比赛当时的同步在线人数超过57万人次,超过本赛季NBA火箭队比赛的视频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