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发博文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2009-03-11 20:38:44)
标签:

杂谈

分类:他山之石
谈“吃人”的行为艺术家朱昱

2005年04月27日13:39:56 网易文化 芦花

 

朱昱永远对死去的东西保持着迷恋,我称之为朱昱的死亡美学。

  在他的《全部知识学基础》这件行为艺术作品里,他把切割后的人脑脑浆装进罐头瓶子里展示和出售;而《袖珍神学》则是用一只悬挂在天花板上的死人胳膊,手里握着一条长绳,绳子在地上缠绕,一圈又一圈,直到缠满整个房间;在作品《植皮》里朱昱把自己身上移植下来的的一块表皮,缝在一块死猪肉上面;《食人》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件艺术作品展示的是他在厨房里清洗死胎(六个月大)、烹饪死胎和食用死胎的全过程;在《献祭》这个艺术作品里,朱昱用自己的孩子(四个月大的胎儿)去喂食一条狗。首先他找到一个能够与他合作的女人,然后在医院里进行了人工授精,使这个女人受孕。在其怀孕四个月后到医院进行了人工引产。引产出的胎儿被放置在他自己家里的冰箱内。然后他把一张用白布包裹的桌子放置在露天平台上,将一条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狗与那个被引产出来的胎儿一同放在桌子上,为了让狗能够吃掉他自己的孩子,他饿了这条狗一整天,又买了些卤水涂在死胎身上以增强狗的食欲。由于死胎已经很大,狗无从下嘴,他只好用餐刀将这个死胎切成小块去喂食那条狗。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二十分钟,直到狗不吃了为止。

  以上即是朱昱最主要的几个行为艺术作品,首先,我对他在《献祭》和《植皮》里所表现出的那种对艺术的献身精神表示敬意,一个具有伟大的献身精神的艺术家是值得世人尊敬的,而不是反之。就我的理解,朱昱的《全部知识学基础》和《袖珍神学》两件艺术作品是在探讨肉体和精神分离之后的境况。人是文化意义上的人,脱离了精神的尸体,已不是人。即便是精神和思维的载体——大脑,脱离了精神一样毫无价值、毫无意义。正如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可是现在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没有灵魂、没有精神也不去思考,他们一样活着,但他们和一具尸体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认为这两件作品是对欲望代替情感、金钱操纵灵魂的这种现实的批判,而且《袖珍神学》里的那条长长的绳子应该是一个长长的隐喻,我想它是在寻找丢失的精神。《植皮》里宣扬的应该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朱昱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去补救一块毫无用处的死肉,那么我在想他对一切活着的肉体和痛苦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食人》这件作品会引起每个人的生理反应,我相信,只要你是人,你就不会对这种行为无动于衷。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次战争和饥荒,都发生过人吃人的现象,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丑恶的,然而这种事情毕竟离我们很遥远,不痛不痒,而朱昱将它活生生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让你必须去面对和正视,感到恶心了是吗?那么多发生在世界上的真实的人吃人的事件(物质的)该怎么说?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所表达的:翻阅两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只有两个大字:吃人!(精神的)又该怎么说呢?我为人类的虚伪和虚荣感到脸红。《献祭》里表达的或许是神不在场的年代,人的狂妄和无意义。从原始社会一路走来,献祭这种行为伴随着人类的成长。那时候神高高在上,人卑微而渺小,每个人都心存敬畏,很少有人会胡作非为,因为苍天在上,朗朗乾坤,人们可以通过献祭来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对罪孽的忏悔,以换取自我心灵的安慰和解脱。可是现在,上帝死了,上帝死了意味着什么都是允许的,所以我们可以胡作非为了,我们可以肆无忌惮了,我们再也不用献祭了,因为神不存在,人就是神,所以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后代献祭给一条狗,因为我愿意,因为你管不着。朱昱的《献祭》正是通过这样的自我牺牲,对人类的狂妄和胡作非为进行了强而有力的鞭挞和控诉。

  最后我说,行为艺术首先是一种艺术,或者说是一种表演,行为艺术家正是通过他们各自的行为表演,来表达各自的主题,不论恶心也好、血腥也罢,行为艺术家的意图就是要冲击观众的道德底线,客观的表现‘恶’,然后让人知道什么是‘非恶’,或者说‘善’。有人说现在的艺术越来越残酷了,其实现实和艺术相比远远残酷的多,艺术只是用一种形式刻意的去表达了现实中存在的丑恶罢了。基于此,我不能理解那些世人面对上述行为艺术时,所表现出的“大惊小怪”。

  在朱昱的身上,我看到了做为一名艺术家所应具备的一些最基本的品质:独特的创意、真诚的内心、大胆的行为、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我尊敬这样的艺术家和他们真诚而勇敢的创作。

 

 

 


震惊中国的朱昱侮辱尸体案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此人叫朱昱,是"当代的行为艺术家"
  这幅网上盛传的吃人照片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一直以来都以为这个相貌堂堂的男子是日本人,因为在我的观念里,只有日本人才可能变态如此。现在终于知道,此人叫朱昱,是“当代的行为艺术家",而且是中国大陆的“当代行为艺术家"。
  朱昱简历
  1970年生于成都 。
  1991年毕业于X美院附中。
  1994年“朱昱作品展” (中国 北京) 。
  1994年“94废墟行动计划” (中国 北京) 。
  1998年“襄嵌” 装置展 (中国 北京) 。 
  1999年“后感性——异形与妄想” 展 (中国 北京) 。
  1999年“超市” 艺术展 (中国 上海) 。
  2000年“对伤害的迷恋” (中国 北京) 。 
  2000年 第五届里昂双年展 (法国 里昂) 。
  2000年“9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文献资料展” (法国 福岗) 。
  2000年“不合作方式” 艺术展 (中国 上海) 。
  2002年“范明珠和范明珍” (中国 上海) 。
  2002年“磨菇云或着乌托邦” (中国 上海) 。
  2004年“6276132” (中国 上海) 。
  2004年“上海多伦青年美术大展” (中国 上海) 。
  2005年“示弱主义” (中国 北京) 。
  2005年“逼真” (中国 北京) 。
  朱昱作品
  一、晚餐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二、袖珍神学 (砍下条死人胳膊)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三、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脑浆罐头制作过程 )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四、植皮(先剥下自己一块皮再剥下一块猪皮把猪皮植在自己身上)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五、献祭·用自己的孩子喂狗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转帖:恐怖的后现代艺术:四川“吃人”的行为艺术家
  相关新闻连结:“朱昱侮辱尸体案”控辩式刑事公诉审判方式第一审普通程序庭审笔录
  相关连接:
  朱昱行为艺术作品
  朱昱作品:献祭——用自己的孩子去喂狗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被告人朱昱侮辱尸体案,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该院依法交由我院审查起诉。
  现查明: 自一九九五年起被告人朱昱便开始了利用尸体进行他所谓“艺术创作”的计划。他于一九九五年十月、一九九七年五月两次去了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院)解剖系。
  一九九五年十月被告人朱昱伙同其在X美术学院附中的同学李某一起来到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系。冒充是X美院学生(当时被告人朱昱已从X美术学院附中毕业,而且并没有继续上美院)。以参观学习为借口,对尸体标本进行拍照并购买医用标本模型。
  在此之后,被告人朱昱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处心积虑地为其利用尸体进行所谓“艺术创作”做前期准备工作。一九九七年被告人朱昱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利用尸体进行所谓“艺术创作”的借口。而且他期望已久的外部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于是,他又开始四处寻找尸体来源。
  一九九七年五月被告人朱昱又一次来到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系。这次他仍然冒充是美院学生。当被告人朱昱正准备租借该系的医用标本时,恰遇一位与美院曾有过联系的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系老师,被告人朱昱怕谎言被揭穿,便只好形色匆匆地离开了。
  此后,被告人朱昱并没有对自己利用尸体进行所谓“艺术创作”的计划死心,他又于一九九八年四月来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解剖系,找到该系的老师王某。被告人朱昱吸取了上次在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系的经验,这次他没有再冒充是美院的学生或老师,而是以艺术家的身份去找该系的老师。但为了不引起别人的不信任,被告人朱昱还是含糊地说自己与美院的某个艺术研究机构有关系。
  当被告人朱昱发现他所说的一切并没有被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解剖系的老师怀疑后,他便多次来到该校,不断地用他是在进行所谓的“艺术创作”的态度与该系老师交流,以达到获得其最终信任的目的。
  一九九八年十月被告人朱昱发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提出向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解剖系借用尸体标本的要求。该系老师这时已完全相信被告人朱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但考虑到被告人朱昱所借用的尸体标本可能会有损坏,便提出:如果被告人朱昱能保证所用的尸体标本完好无损,便可同意其借用。但如果尸体标本在朱昱进行“创作”时有损坏或不能归还该学校,便只能以租借或出售的形式给予其使用。
  被告人朱昱欣然接受了这一条件。并要求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解剖系的解剖室进行他的搅人脑的行为,即所谓《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的作品。
  一九九八年十月三十一日,星期六,下午二时,被告人朱昱利用学校放假人少的机会来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解剖系。用事先从该系购买的人脑标本五个,在该系的第二解剖室教室进行了所谓“艺术创作”。他将五个人脑标本切割、搅碎,并将搅碎后的人脑标本用福尔马林浸泡,灌装到八十个玻璃瓶中。
  当时在现场的除了三位是北京首都医科大学的教职员工外,其余六人均是被告人朱昱请来为其照相、录像的艺术家,这几人分别是:乌尔善、邱志杰、李钺、萧昱、孙原、展望。
  事后,被告人朱昱将这八十瓶人脑罐头贴上商品标签。在标签上写明了是“脑浆”,还标明了产地、生产日期、储藏方法等产品所需的要素。在瓶盖上则贴有人脑制品“禁食”的字样。
  在朱昱一九九八年十月三十一日完成他的搅脑浆(即所谓《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的作品)之后,利用人的尸体进行所谓 “艺术创作”的丑陋现象就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圈中蔚然成风。给健康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造成了很负面的影响。
  一九九九年四月被告人朱昱将这八十瓶人脑罐头运往上海,在一个名叫“超市艺术”的展览上非法出售。每瓶售价为人民币九十八元整。在销售现场被告人朱昱还播放了他制作脑浆过程的录像带。
  当时上海媒体这样报道被告人朱昱的这个所谓“艺术作品”。《新民周刊》称:“但不少人对这件‘作品’不敢直视,记者观察到,没有一个人在电视机前看完记录脑浆制作过程的录像片。‘太可怕了’,‘太恶心了’,‘没有必要这幺做’,不少观众向记者表达了这种感受。”《新民晚报》称:“进门处的‘超市’货架上陈列着一瓶瓶标明‘脑浆’的糊状物,注释是‘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给人的直观是毛骨悚然。”
  被告人朱昱在完成了他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关于脑浆的制作过程之后不久,又于一九九九年一月九日,在北京朝阳区芍药居小区202号居民楼地下室举办的《后感性》展览中完成他的所谓“艺术作品”《袖珍神学》。他在该“作品”中将尸体的上肢标本悬挂在天花板上。
  被告人朱昱到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解剖系时,已有两个很明确的目的。其一,是搞到他在《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所用的人脑;其二,是搞到他在《袖珍神学》中所用的尸体上肢。首都医科大学解剖系曾两次为被告人朱昱提供过尸体的上肢。最后,被告人朱昱选择了一个成年男子尸体的上肢标本。
  被告人朱昱不遵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解剖尸体规定》的内容,以欺骗的手段去获取尸体,公开展示尸体,并违反了民政部、公安部、外交部、铁道部、交通部、卫生部、海关总署、民用航空局联合颁发的《关干尸体运输管理的若干规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就进行异地运输。
  上述一系列证据,彼此间关联紧密、互相印证,客观、全面地证实了被告人朱昱的违法犯罪的全部过程,也证实了被告人朱昱所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公诉人认为:本案起诉书所指控被告人朱昱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是定罪量刑的坚实基础。
  被告人朱昱在完成了他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与《袖珍神学》这两件所谓的“艺术创作”之后,并没有因为人们对他的强烈反对而对自己侮辱尸体的行为有所认识,反而变本加厉地对尸体进行侮辱。在他后面的两件所谓“艺术作品”中,对尸体的侮辱行为已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二ΟΟΟ年十月在上海举办的《不合作方式》的展览上,被告人朱昱展示了他的《食人》“作品”照片(虽然没能在展览上公开展出,却印在画册上,起到了传播作用)。照片中被告人朱昱在一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个煮熟了的死胎。照片分为几组,反映了被告人朱昱在厨房中清洗死胎、烹饪死胎、食用死胎的全过程。
  被告人朱昱从一九九九年底开始,为获得死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曾多次去往各医院寻找流产或引产出的死胎。在寻找过程中被告人朱昱也多次使用了欺骗手段,他同样告诉医院他是在进行“艺术创作”。被告人朱昱从未向医生说起过他用死胎的真实目的。而且他使医生误认为他是在用死胎进行造型结构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在绘画与雕塑中表现得准确真实。

转自:http://bbs.china.tootoo.com/read-htm-tid-90383.html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发评论随时随地抢沙发!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收听验证码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95105670 提示音后按2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