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您說釣魚台是誰的?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您說釣魚台是誰的?

您說釣魚台是誰的?


1959~1972 年,國防研究院陸續出版全五冊的《中華民國地圖集》與全五冊的《世界地圖集》。這一系列地圖集不但被視為具有準官方性質,也成為當時臺灣境內的製圖標準範本。奧妙的是,直到 1972 年《中華民國地圖集第一冊》發行第四版之前,《中華民國地圖集》裡完全找不到釣魚台。那麼,釣魚台跑到哪裡去了呢?原來,它出現在《世界地圖集第一冊》的〈琉球群島圖〉之中。只不過,釣魚台在該圖幅裡不叫釣魚台,而是叫做「尖閣群島」。它與臺灣之間,還標示著非常清晰的國界線。這幅地圖,讓臺灣在往後的釣魚台主權爭議中吃了大虧。

[ 本帖最后由 blueangle 于 2009-1-7 13:11 编辑 ]

TOP

中華民國從來沒有承認過“琉球群島”是日本領土。
只要能促使“琉球”獨立,“釣魚島”不成問題。

TOP

在 1970 年代以前,國防研究院一直將釣魚台畫成琉球群島的一部份。我們可以辯稱,國防研究院畢竟不是正式的官方機構。不過,如果連官方制訂的教科書也將釣魚台畫成琉球群島的一部份,那就真的是跳到淡水河也洗不清了。這幅地圖出自 1970 年版的《國中地理第四冊》,很清楚地用國界線將「尖閣群島」與「中華民國」隔開。在那個年代,民間是不准編教科書的。所有學校,都必須使用官方制訂的唯一版本。




[ 本帖最后由 blueangle 于 2009-1-7 13:27 编辑 ]

TOP

到了 1971 年,外交部正式對外宣稱擁有釣魚台主權。如果教科書還把釣魚台畫成琉球群島的一部份,豈不是自打嘴巴?理所當然地,教科書得修改才行。於是在 1971 年版的《國中地理第四冊》裡,〈琉球群島地形圖〉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國界線轉了個彎,「尖閣群島」也改成「釣魚台列嶼」。此外,「先島諸島」的標示往南邊移動,使釣魚台與「先島諸島」脫離關係。




[ 本帖最后由 blueangle 于 2009-1-7 13:29 编辑 ]

TOP

最後,我們再對照一次,看看教科書於 1970~1971 年間的微妙變化。




地圖會說話,他總是幫權力說話。
聲明:本文所引述的地圖內容,不代表作者立場。

TOP

從1945年到1970年間,中華民國的確在釣魚諸嶼填注的名稱以及主權歸屬上有失誤,中共也一樣,兩岸都不去認真考察,直接抄襲日本的地圖導致的。
其實在1956年到1969年,日本也有許多地圖在琉球八重山部分沒有釣魚諸嶼。

「新修日本地圖」 日本地圖學會 1956年
「日本史地圖」 全國教育圖書 1956年
「日本の地理」  岩波書店 1961年
「社會科中學生の地圖」日本書院 1962年
「高等地圖」   日本書院 1962年
「高等地圖」   日本書院 1963年
「最新高等地圖」   日本書院 1964年
「日本總圖」 人文社 1966年
「最新密地圖」   日本書院 1969年
「日本の地理」    鈴木泰二 1969年

TOP

明治以前 ::
1702年,日本幕府繪製的《元祿國繪圖》、《元祿日本總圖》、《皇國沿海里程全圖》三圖中的琉球國部分,不含釣魚諸嶼。
1719年,新井白石撰《南島志》所附琉球國圖,不含釣魚諸嶼。
1741年,河津佑昌撰《中山紀略》所附《琉球三十六島圖》,不含釣魚諸嶼。
1762年,戶部良熙撰《大島筆記》記載的琉球三十六島名,不含釣魚諸嶼。
1769年,田村藍水撰《中山物產考》所附《琉球三十六島圖》,不含釣魚諸嶼。
1785年,林子平撰《三國通覽圖說》所附《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圖》,以中國命名標示釣魚臺、黃尾山、赤尾山,而且這些島嶼和中國顏色一致。
1810年,山田聯繪《地球輿地全圖》,以中國命名標示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而且這些島嶼和中國顏色一致。
1832年,阪本純宅甫撰《中山聘使略》所附《琉球屬島全圖》,米山子撰《琉球奇》所附琉球國圖,均不含釣魚諸嶼。
1838年,日本幕府繪製的《天保國繪圖》中的琉球國部分,不含釣魚諸嶼。
1850年,秋岩原撰《琉球入貢紀略》所附的《三十六島之圖》,以中國命名標示黃尾山、赤尾山。同年荻生徂來撰《琉球聘使略》所附《琉球輿地略圖》,不含釣魚諸嶼。
1854年,長山貫繪《唐土輿地全圖》,以中國命名標示黃尾、赤尾。同年工藤東兵繪《大日本沿海要疆全圖》所附《琉球諸島》,不含釣魚諸嶼。
1855年,鈴亭谷峨繪《大日本分境圖成》所附《琉球諸島》, 酒井喜繪《皇國總海岸圖》中的琉球國部分,均不含釣魚諸嶼。
1865年,松田綠山繪《銅鐫大日本細圖》所附《琉球國諸島之圖》,不含釣魚諸嶼。
1867年,開成所以伊能忠敬繪圖刊成《官板實測日本地圖》所附《琉球諸島繪圖》,不含釣魚諸嶼。

TOP

所謂的尖閣群島和南西諸島一樣 都是翻譯自1877年英國的海圖 , 而且尖閣群島最出只包括橄欖山 後來逐步擴大到釣魚諸嶼.
國際法上決定島嶼歸屬是要看發現權、命名權和開發管理權.


中華民國政府聲明
1971年3月15日

(1) 就歷史而言,釣魚臺列嶼中的釣魚臺、黃尾嶼與赤尾嶼三島嶼之名,屢見于早自十五世紀以後明代册封琉球王各使臣之航行志紀。中國册封使臣多由福州經過臺灣東北包括彭佳嶼、釣魚臺、黃尾嶼及赤尾嶼之各嶼前往琉球。釣魚臺列嶼是時被公認爲臺灣與琉球間之分界。
(2) 就地理而言,釣魚臺列嶼之地質結構與臺灣之其他附屬島嶼類似,釣魚臺列嶼與臺灣海岸鄰接,但與琉球群島距離達二百里以上且隔有水深達二千公尺之琉球海溝。
(3) 就使用而言,釣魚臺周圍素爲臺灣島漁民之作業漁區。事實上,臺灣之漁民以往爲避風及修補漁船漁具曾長期使用該列嶼。
(4) 有關本案之法律觀點業于上述口頭聲明中予以詳細叙述。本大使在此僅欲說明日本政府在一八九四年之前從未將釣魚臺列嶼劃入沖繩縣屬,該列嶼之幷入日本領土系中日甲午戰爭台澎割讓日本後之結果。
自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美國政府依照舊金山和約第三條對北緯二十九度以南島嶼行使軍事占領,而釣魚臺列嶼亦包括于美國占領區域之內,基于區域安全之考慮,中華民國政府以往對美國在該區行使軍事占領幷未表示异議。但此不得被解釋爲系默認釣魚臺列嶼爲琉球群島之一部分。且依照國際法之一般原則,對一地區之臨時性軍事占領幷不影響該區域主權之最後决定。
基于上述各理由幷根據歷史、地理、使用及法律,中華民國政府認爲釣魚臺列嶼與臺灣有極其密切之關係,應被視爲臺灣之附屬島嶼。臺灣全島、澎湖群島以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已于第二次大戰後交還中國,但釣魚臺列嶼則未在其內。鑒于美國政府將于一九七二年終止對琉球群島行使占領之事實,茲要求美利堅合衆政府尊重中華民國對釣魚臺列嶼之主權,幷于此項占領終止時,將該列嶼交還中華民國政府。

TOP

记得我看过一文章,说是抗战胜利后,联合国有意要将钓鱼岛及周边岛屿划到中国境内,蒋介石没有同意.理由是这些地方没有价值,也不好管理.

有点像80年代,六四精英的那些理论.

[ 本帖最后由 古镜 于 2009-1-7 14:06 编辑 ]

TOP

這個故事越來越好聽了. 但是,但是............

TOP

藍角,真是天涯無處不相逢,不經意在這裡看到你,別來無恙乎?
閒話不提。上回你言之鑿鑿說鄙人曾於本壇自稱是湖南人,偶否認說過這樣的話,請你將此話收回。
否則你就是信口雌黃將喪失所有公信力。
當然你可能並不在乎這些,但被偶見一次追打一次,是不是要在乎一下?
中華正朔ROC

TOP

引用:
原帖由 古镜 于 2009-1-7 14:05 发表
记得我看过一文章,说是抗战胜利后,联合国有意要将钓鱼岛及周边岛屿划到中国境内,蒋介石没有同意.理由是这些地方没有价值,也不好管理.

有点像80年代,六四精英的那些理论. ...
其實美國打算把琉球交給中國是真的,但並沒有蔣公談過這些事。
後來,國共内戰爆發,而且失敗。美國擔心國民政府會垮臺。
所以就交給日本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datoucai1 于 2009-1-7 14:16 发表


其實美國打算把琉球交給中國是真的,但並沒有蔣公談過這些事。
後來,國共内戰爆發,而且失敗。美國擔心國民政府會垮臺。
所以就交給日本了。 ...
不过我更觉得将介石不要的说法更可信一些:
理由如下:
一、抗战刚胜利,国共力量对比,美国没有担心将垮台的必要,且美一直是支持将的。
二、抗战刚胜利,国内问题复杂,难以处理,将介石无暇顾及这些岛屿,这些地方很容易惹起国际争端。

TOP

引用:
原帖由 古镜 于 2009-1-7 18:59 发表


不过我更觉得将介石不要的说法更可信一些:
理由如下:
一、抗战刚胜利,国共力量对比,美国没有担心将垮台的必要,且美一直是支持将的。
二、抗战刚胜利,国内问题复杂,难以处理,将介石无暇顾及这些岛屿,这些地方很容易惹起国 ...
你理解有誤。
杜魯門政府其實並不信任蔣公,一切都是蔣夫人和胡适從中斡旋才保住中美關係的。這和他身邊有很多親共人士有關。
琉球戰略位置重要,美國對是不是該把他交出來一直猶豫不決。國民政府爭取過,美國也有同意的意思。
但後來内戰失利,美國擔心國民政府受不住臺灣,就把流球交給日本,大肆宣揚“臺灣地位未決論”,企圖把蔣公趕到海南島去。丘吉爾也來幫忙,說他們當年在“開羅會議裏”根本就沒說過臺灣是中國領土,要歸還中國。
這些可以參閲蔣公的日記和《舊金山協定》。

[ 本帖最后由 datoucai1 于 2009-1-7 20:0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atoucai1 于 2009-1-7 20:00 发表


你理解有誤。
杜魯門政府其實並不信任蔣公,一切都是蔣夫人和胡适從中斡旋才保住中美關係的。這和他身邊有很多親共人士有關。
琉球戰略位置重要,美國對是不是該把他交出來一直猶豫不決。國民政府爭取過,美國也有同意的 ...
我记得这是45年提出来的,那个时候蒋介石并没有失利呀?

TOP

 41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