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服装变迁 武警部队自1949年建国之初成立的公安军至今,几经发展变迁,其被装也经历了数次变革。在武警部队重新组建前的30多年间,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服装制式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而是套用陆军或空军服装。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重新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新式武警服装的设计研制在随后的1981年全面展开,1982年底完成设计方案的送审报批,武警服装首次形成完整制式——83式系列服装,于1983年8月1日正式装备武警部队。 83式系列服装分冬、夏常服两大类,干部与士兵服装样式相同。男式冬、夏常服均为中山装;女式冬常服最初与男装样式相同,后来又设计了翻驳领、双排扣的西服款式,夏常服则为单排3粒扣的小西服领罩衣。面料根据级别分为纯毛、毛涤混纺和涤棉府绸(即通俗说的“的确良”)3种,橄榄绿色,帽墙、肩袢和袖口饰黄色装饰线,裤中缝镶红色牙线,服饰不分衔级,佩带统一的帽徽、红领章和肩章符号。设置特号和正5付4共10个号。 83式系列服装首次确立以橄榄绿为武警专用标准色,使武警部队以鲜明的形象与军队、公安区分开,成为武警被装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起点。 1985年后,随着解放军83式服装逐步淘汰,经85式过渡,最终全面换装87式系列服装,根据中央军委指示,武警部队被装以军队为参照,拉开了全面改革的序幕。1988年,武警部队正式装备87式系列服装。 87式系列服装的最大特点是形成系列化,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针织服装以及杂装等几大系列,被装品种进一步完善,功能日渐齐全。87式常服分为冬、夏两大类,款式区分男女,面料区分官兵,服饰区分衔级。男冬装官兵款式相同,仍为立翻领中山装样式;女士兵冬常服款式与男兵相同,女警官冬常服为翻驳领双排扣列宁装。男女夏常服均为平驳头小翻领西服(内层配穿87式长袖衬衣,系领带),男装单排4粒扣,干部为4个挖袋,士兵则为2个胸贴袋2个下挖袋,女装单排3粒扣,公主线结构,2个下挖袋。面料方面,警官为毛涤混纺,冬服为马裤呢,夏服为凡立丁,士兵为涤棉混纺,冬服为卡其,夏服为府绸,均为橄榄绿色。袖口和大檐帽帽墙饰黄绿黄排列的装饰带(1999年后改为黄红黄排列),裤中缝饰黄红黄裤丝带。佩带样式统一的帽徽、领花,肩章区分级别。服装设置3个型,每型5个号共15个号型,适体率较83式服装明显提高。1999年,由于板型结构的变化,87式大檐帽改进为99式大檐帽,后更名为01式大檐帽。 自87式服装装备开始,武警部队首次有了作训服,分为两种:冬作训服和夏迷彩服。冬作训服为关门领,直身中长外套,暗排系扣,4个挖袋,左袖臂袋,中腰、袖口、下摆和裤脚口抽带。夏迷彩服采用绿、黄、棕、黑4色林地型迷彩图案,关门领夹克样式,前襟拉链,2个胸部拉链暗袋,2个立体式下贴袋,左臂袢右臂袋。裤子前身斜插袋,后身2个明贴袋;佩戴武警迷彩帽。1998年之后,87式夏迷彩服和迷彩帽停用,样式不变,颜色改为橄榄绿色,命名为99式夏作训服(帽)。2002年因口袋等局部样式和尺寸改进,更名为01式夏作训服(帽)。两种服装均设置3型5号共15个号型。 05式系列服装展示 服装是文化的产物,军警制服的装备不可能脱离社会整体环境,而是始终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着装文化的进步而进步的。如果说武警83式和87式系列服装的装备在当时都较好地顺应了国民整体着装水平发展要求的话,那么今天,武警05式系列服装的装备就更应该反映出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着装文化进步的时代特征。 武警05式系列服装的设计研制以适应部队被装发展需求,改善部队着装水平,突出服装功能,全面提高警服内、外在综合质量为宗旨。强调新服装应能充分适应武警部队执警、训练的着装礼仪和功能要求,突出穿着得体、庄重威严、标识明显、功能齐备的特点。服装款型设计上既接轨当代国际着装礼仪和审美标准,又兼顾国人的着装习惯和经济水平;既鲜明突出武警特色,又与陆海空三军的新式常服协调一致。 05式系列换装品种 2006年换装的05式系列服装包括常服和迷彩服两大系列。具体品种有: 常服系列 包括男士兵夏常服、女士兵夏常服,男士兵冬常服、女士兵冬常服,士兵大檐帽。 迷彩服系列 包括男警官迷彩服、女警官迷彩服,男士兵迷彩服、女士兵迷彩服,警官迷彩作训服、士兵迷彩作训服;将官迷彩帽、警官迷彩帽、士兵迷彩帽。 05式系列常服 款式 男士兵夏常服为单排4粒扣,平驳头小翻领西服套装,冬常服为单排5粒扣,立翻领中山套装,2个胸贴袋和2个单开线下挖袋,区别于干部的4个挖袋。女士兵夏常服为单排3粒扣,平驳头小翻领西服套装,冬常服为双排6粒扣,平驳头大翻领西服套装,上衣均设计2个单开线的下开袋。面料采用融入多项国际先进技术的橄榄绿色多异涤长丝仿毛哔叽,男、女装上衣袖口和裤子侧缝仍饰以符号性的武警专用红黄红丝带,佩带武警领花、肩章、臂章及胸标。设置5个型,每型5个号共25个号型,适体程度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