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previous topic :: View next topic |
Author |
Message |
13号黑色星期五

Joined: 07 Apr 2007 Posts: 1240
|
Posted: Sun Aug 24, 2008 3:14 am Post subject: 日满历史及建国功臣(图) |
|
|
滿洲是清朝發祥之地,1912年清國結束以後,中國一直占據滿洲,同時亦令滿洲陷入軍閥割據期二十年之久。昭和六年滿洲事變後,基於中國軍閥混戰影響滿洲和平,日本軍暫時接管滿洲。1翌年1月28日,日本建議協助滿洲建立新國家。
與此同時滿清宗室、時為吉林省軍參謀長的熙洽恭請清朝遜帝 溥儀陛下回到「祖宗發祥地,復辟大清,救民於水火」。以已經升任吉林省代理長官的熙洽為首的前滿洲貴族向日本方面提出迎接溥儀至滿洲、建立君主制的國家。
1931年11月8日,土肥原賢二先生將 溥儀陛下從其在天津日租界的住所秘密帶出,後經大沽口、營口、旅順,接至撫順。1932年2月16日,張景惠先生、熙洽先生、馬占山先生、臧式毅先生及謝介石先生等人在奉天大和旅館召開「東北政務會議」,會議由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主持。會議決定迎接 溥儀陛下為滿洲國執政,並分配了各人在政權中的職務。18日,發佈「獨立宣言」:「從即日起宣佈滿蒙地區同中國中央政府脫離關係,根據滿蒙居民的自由選擇與呼籲,滿蒙地區從此實行完全獨立,成立完全獨立自主之政府。」
記念滿洲事變的寫真集,滿洲事變促成滿洲建國
3月1日,滿洲國宣佈成立。首都設在長春(改名為新京),6日,溥儀從撫順出發,9日到達長春,正式宣佈就任滿洲國執政,年號為「大同」。同時任命該國各府、院、部的負責官員,滿洲國宣佈正式建立。
滿日代表簽字互相承認
1932年9月15日,關東軍司令官兼駐滿洲國特命全權大使武藤信義與滿洲國國務總理鄭孝胥在勤民殿簽署《日滿議定書》。《日滿議定書》規定日本正式承認滿洲國,並在滿洲國駐軍擔負滿洲國的國防。
其後在1934年3月1日, 溥儀陛下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改年號為康德元年。
康德十年12月1日公佈的《開羅宣言》中,蔣美英私下決定在戰勝後將滿洲「歸還」中華民國。在康德十二年2月8日的雅爾達會議中,羅斯福更私下將大連作為國際化自由港轉交給蘇聯,並由蘇聯使用滿洲鐵路。
康德十二年(1945年)8月9日,蘇聯背信棄義,突對日本與我國宣戰。隨後蘇聯紅軍攻入滿洲,以高度機械化的絕對優勢擊敗關東軍和滿洲國軍。11日, 先帝溥儀陛下及政府官員開始乘火車撤退。13日晨到達通化市臨江縣大栗子車站。15日,日本天皇 裕仁陛下宣佈終戰。17日,在吉岡安直的安排下, 溥儀陛下宣讀《滿洲國皇帝退位詔書》,宣佈滿洲國政府解散。18日,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下令滿洲地區及朝鮮北緯38度線以北的日軍(原屬朝鮮軍,1945年改隸關東軍,38度線以南的朝鮮軍改隸國內軍)解除武裝,停止戰鬥。19日, 溥儀陛下偕眾殿下及官員從通化乘小飛機飛往瀋陽準備轉飛日本,飛機在奉天機場降落後, 陛下等被蘇聯紅軍俘虜。
康德12年8月20日,蘇軍佔領新京、奉天、哈爾濱、佳木斯等城市;22日,蘇軍佔領旅順、大連。31日,蔣介石在重慶宣佈成立偽「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轅」,任命熊式輝為「行轅主任」,接收滿州,同時改原滿洲為九省二市。
蘇聯佔領滿洲後,開始大規模拆運滿洲地區的工廠、機器、鐵路設施,並將滿洲各公私銀行的貴金屬、債券、紙幣運往蘇聯。根據日本資料統計,蘇聯從滿洲拆運的資產價值合1946年的5,340,714,845日元,相當於當時的1,363,484,499.92美元。蘇軍在滿洲各地發生針對平民的搶劫、強姦活動。
1945年11月,中國共產黨武裝(當時尚未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山海關一線與準備出關接收滿洲的國民革命軍發生激戰,共產黨軍隊失利,國民政府接收滿洲。其後,中共建國後,置滿洲於直轄統治至今。
2004年,在舊滿洲國遺睿鈕牯錄‧愍鎊閣下領導下,滿洲國臨時政府在海外成立,矢志復國。
舊滿洲國政府本部
教育
滿洲國學生餐前祈禱。滿洲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普及教育體制。在各級學校中以「民族協和」「一德一心」為口號進行教育,注重孔孟之道的道德教育,強調滿洲的本土歷史與文化。滿洲國規定在學校每屆春丁儀式和秋丁儀式舉行祀孔,多是在朝禮時由一位老師介紹孔子生平。1937年採取了全面建立和鞏固教育體系的措施,基本仿照日本的教育體制。除人文、科學的教育外,重視學生的品格與體魄的培養訓練,鄉村學校注重學生對農業知識與科學耕種的訓練,女學生還有家政訓練課程。藉此意圖培養出具有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效忠滿洲的國民。滿洲國的各級教師的培養較嚴格,對教師的考核和晉升有嚴格的制度。
滿洲國建立了一萬兩千所小學、兩百所中學、一百四十所師道學院,以及五十所技術及專業學院和一些軍官學校。在滿洲國教育系統中,共有六十萬學生和兩萬五千名教師。另外,還有一千六百所私立所學校(日本批准),一百五十所宗教學校以及哈爾濱地區的二十五所俄國學校。
滿洲國小學教科書
教科書內文
滿洲小學唱歌集
滿洲國建立的大學,參與其事絕大部分是日本人。當時的滿洲建國大學,教師90%以上為日本人,用日語授課。少數的非日本人用漢語或者蒙語授課。建國大學每年招生150人中,一半是日本人,另外滿洲人50名(在滿洲國漢族和滿洲族人都稱為滿洲人),朝鮮、蒙古和白俄共25名。
在我與日本終戰前的1945年8月12日,建國大學要求學生參與「滿洲國保衛戰」,除了日本外的其他民族學生無一齣列。
滿洲國教育系統為滿洲國,以至韓國和日本,以及滿洲國後幾十年的各項建設事業提供了高質量的專業人才。在滿洲地區的教育系統中,滿洲師道培養的教師在滿洲國後的幾十年中的各級學校中一直是教學的中堅力量。如前韓國總統朴正熙為滿洲國軍官學校畢
業。
當年的畢業證書
【滿洲文化及民俗】
滿洲的文化傳統基本上是有移民所帶來的華北漢文化、滿州本土文化(包括滿洲各通古斯民族、蒙古等)及朝、日、俄文化的結合體。
電影
1937年8月,「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在新京成立,簡稱「滿映」。在滿映存在的八年裡,共拍攝故事片108部,教育片,紀錄片189部。著名演員有李香蘭(山口淑子)、劉恩甲、浦克、張奕、于洋和凌元,導演內田吐夢、朱文順,攝影師王啟民,以及後來從影的方化等。著名影片有《碧血艷影》、《迎春花》、《蜜月快車》、《支那之夜》等。
文學及出版業
著名作家有梁山丁(山丁,1914年—1995年)、古丁、梅娘,以及後來移居中國內地和其它地方的蕭紅、蕭軍等,以及一些倡導滿洲本土文學,認同滿洲,很多為滿洲出生的日裔滿洲作家。
著名作品有山丁的《綠色的谷》等。
滿洲國的文學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出版物大多應用漢文、日文及俄文,亦有部分英文出版物。甚至左派的書籍在書店裡也可以公開出售,如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見劉賓雁生前回憶)。
體育
"大滿洲國體育協會"在1932年成立的基礎上於1934年4月重新建立。1938年,滿洲國開始實施新學制,規定體育課是各類學校的必修課。體育課使用的教材最初全部參考日本,稱為「滿洲體育教授參考書」。1944年,文教部制定了統一的教材《學校體育科教授要目》,其內容大部分參考日本。運動競賽花樣繁多,有每逢滿洲國建國紀念日前後舉行的「建國紀念運動會」; 每逢重大事件,便舉行「慶祝運動會」等。
日滿軍民相處融洽 _________________ 支那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
华东独立 http://huachukok.freeforums.org/index.php
计算机技术 http://qxbbs.org/viewforum.php?f=10
台灣共和國論壇
http://www.republictaiwan.com
满洲国 http://www.manchukuo.org/ |
|
Back to top |
|
 |
13号黑色星期五

Joined: 07 Apr 2007 Posts: 1240
|
|
Back to top |
|
 |
13号黑色星期五

Joined: 07 Apr 2007 Posts: 1240
|
Posted: Sun Aug 24, 2008 3:29 am Post subject: 滿洲國歷年功臣名單(不少日本功臣) |
|
|
新滿洲國的重建者--鈕牯錄‧愍鎊
鈕牯祿先生是前滿洲國國民的子孫,現居國外,是一位大學學者,致力於研究滿洲歷史與政治,並認識到滿洲人應該重新擁有自己的國家,所以在公元二○○四年與葉赫那拉.慧君等有志於滿洲民主運動的人士在海外成立了滿獨組織「滿洲國臨時政府」,先後任職主席及總理大臣,從事滿洲復國的工作,受到滿獨人士的愛戴及支持,是現代滿洲獨立運動的鼻祖。
--------------------------------------------------------------------------------
滿獨運動的虔誠信徒--葉赫那拉.慧君
葉赫那拉.慧君女士是一位海外民主人士,一直相信滿洲應該擁有自己的國家,反對外國殖民獨裁統治,所以一向有滿獨思想,認識鈕牯祿.愍鎊先生後,更協助籌備並成立了「滿洲國臨時政府」,主要從事對外宣傳事務,也是「王道主義」的忠實信徒。
--------------------------------------------------------------------------------
初代國務總理--鄭孝胥先生(咸豐十年-康德五年)
鄭先生字蘇龕,號海藏,是前清遺臣,是儒家王道主義的虔誠信徒,擅詩書,中國福建閩侯縣人。
鄭孝胥早年中舉,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鄭孝胥曾參與戊戌變法,與唐才常有過交往;立憲運動時期,鄭孝胥也曾經參加上海商務印書館、上海儲蓄銀行的創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動等。光緒三十四年年,鄭孝胥受岑春煊派遣,出任預備立憲公會會長。
中華民國建立之後,鄭孝胥先生擔任溥儀的內務大臣與顧問。昭和元年隨溥儀從北京遷至天津日租界。與日本方面也多有接觸。昭和七年滿洲事變之後,鄭孝胥負責起草滿洲國國歌與建國宣言。滿洲國成立後,鄭孝胥出任總理兼陸軍大臣、文教部長。
--------------------------------------------------------------------------------
代表滿洲國出席大東亞會議的次代國務總理--張景惠先生(同治十年-昭和三十四年)
字敘五,遼寧台安人。昭和三年皇姑屯事件後任中華民國東省特別區長官,東北易幟後,任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院長。昭和六年滿洲事變後,返回滿洲,先後任滿洲國參議府議長兼東省特別行政區長官、滿洲國軍政部總長、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等職。康德十二年8月被蘇軍逮捕,後被中共政府引渡關押。昭和三十四年1月11日13時,張先生因患動脈硬化、心肺病、心力衰竭而病故,享年87歲。
--------------------------------------------------------------------------------
首任外交部總長--謝介石先生(光緒四年—昭和二十一年)
字又安,一字幼安,台灣新竹人。是台灣人於滿洲國期間獲得最高官銜的一位。
謝介石早年於私塾就讀,日本接收台灣後於新竹國語傳習所學習日語,並曾經擔任伊藤博文來台時之通譯;後來謝介石東渡日本,並且畢業於明治大學法律系,之後前往中國天津張勳處工作。大正四年謝介石放棄日本國籍並且改入中華民國國籍。張勳於大正六年策動溥儀復辟時,謝介石也參與其中。也因為復辟事件,謝介石得以認識 先帝溥儀陛下。
昭和二年,謝介石出任 溥儀陛下的外務部右丞與天津行在御前顧問,之後前往吉林出任吉林省省長熙洽的吉林省陸軍部尚書;滿洲國成立後,任首位外交部總長。謝介石先生曾經將熙洽、馬占山說服歸入滿洲國而立下大功。之後謝介石於康德二年出任滿洲國駐日全權大使。也由於謝介石在滿洲國發展的成功,不少的台灣人也都前往滿洲尋求發展,並且工作於滿洲國的公務部門。謝先生之後一度轉任實業部長。
康德四年,謝介石先生退隱,之後曾經出任滿洲國國營事業的董事長;滿洲國被中國占領後,謝介石先生也被逮捕,病故於北京獄中。
--------------------------------------------------------------------------------
臧式毅先生
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的奉天省長兼民生部總長,當初對滿洲國會否成為日本附庸而憂慮,最後積極主導滿洲帝國,足見臧式毅先生真知灼見。
--------------------------------------------------------------------------------
滿洲國的締造者之一--熙洽(光緒九年——昭和二十五年)
愛新覺羅氏,遼寧奉天人,是清太祖努爾哈赤親兄弟莫爾哈齊的後裔,致力於恢復清朝,早年就讀於日本東京振武學校與士官學校。
滿洲事變爆發之時,熙洽先生代理東北邊防軍駐吉林副司令官兼吉林省主席張作相的一切吉林官民政務,後任吉林省長官公署長官。之後熙洽提出建立滿洲國的計劃。大同元年滿洲國建國之後,熙洽先生出任滿洲國財政部總長兼吉林省省長,康德元年出任財政部大臣,康德三年轉任宮內府大臣。
滿洲國被占後,熙洽先生也被蘇紅軍逮捕,而被解押到西伯利亞。昭和二十五年熙洽與其他滿洲國官員被引渡回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久便病故於哈爾濱的戰犯管理所。
--------------------------------------------------------------------------------
盡心於滿日親善的 愛新覺羅.溥傑(光緒三十三年-平成六年)、愛新覺羅.浩(大正三年-昭和六十二年)
溥傑殿下是 溥儀陛下的親弟,與身為名門望族原名嵯峨 浩的愛新覺羅浩結成夫妻,成為滿日親善最強大的證明。兩殿下的詳細生平請參閱「皇族網頁」。
--------------------------------------------------------------------------------
川島芳子(光緒三十三年5月24日—昭和二十三年3月25日)
川島芳子小姐原名愛新覺羅顯紓,字東珍,滿族人,肅親王善耆的第14位女兒,中華民國建國後,成為日本浪人川島浪速的繼女,她改名為川島芳子,並在日本接受教育。
1927年20歲的時候,在旅順與蒙古族甘珠兒扎布結婚。甘珠兒扎布是參加蒙古獨立運動的巴布扎布將軍的兒子,並協助關東軍。大同元年滿洲國成立後,川島芳子在新京被任命為滿洲國女官長。大同二年成為滿洲國安國軍總司令,參加熱河作戰,安國軍是由滿洲公主帶領的滿洲國義勇軍。
1945年10月日本戰敗後,在北京東四九條衚衕34號私宅被國民政府軍逮捕,並作為漢奸被提起了公訴。1947年10月22日被判處死刑,1948年3月25日在北平第一監獄執行,終年41歲。她的骨灰被日本僧人拿回到日本的川島家,墳墓在日本松本市正鱗寺。
--------------------------------------------------------------------------------
田中義一(同治三年-昭和四年)
對中強硬、支持滿蒙獨立的日本前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先生早在昭和二年已在「東方會議」中主張滿蒙分離政策,是滿洲獨立運動的早期戰友。
--------------------------------------------------------------------------------
若槻禮次郎(同治五年-昭和二十四年)
前首相若槻先生雖然面對中國對滿洲無理主張,但任內不主張把滿洲事變擴大,是一位和平主義者
--------------------------------------------------------------------------------
廣田弘毅(光緒四年-昭和二十三年)
作為外相,任內積極主張對中國推進,是滿洲國防事業的好朋友
--------------------------------------------------------------------------------
松岡洋右(光緒六年-昭和二十一年)
作為前滿鐵副總裁兼國聯滿洲事變臨時總會的代表,對列強拒絕承認滿洲國的成立表示抗議,表現出滿洲人民對國際不友善對待的強烈不滿,故受到國內民眾的支持。
--------------------------------------------------------------------------------
內田康哉(同治四年-康德三年)
昭和六年就任滿鐵總裁,後再任外相,堅持承認滿洲獨立,寧願代表日本退出國聯也捍衛滿洲獨立,是滿洲國的好朋友。
--------------------------------------------------------------------------------
星野直樹(光緒十八年-昭和五十三年)
歷任財政部理事官、財政部總務司長、財政部次長、國務院總務廳長,是滿洲財政、經濟的重要人物。
--------------------------------------------------------------------------------
東條英機(光緒十年-昭和二十三年)
身為皇道派的東條先生,在康德八年推翻主張從中國撤軍的近衛內閣,繼續支持滿洲國國防,是滿洲人民的好朋友。
--------------------------------------------------------------------------------
河本大作(光緒九年-昭和三十年)
前關東軍高級參謀,策劃「張作霖爆殺事件」,建國後任滿鐵理事及滿洲炭礦理事長等職。
--------------------------------------------------------------------------------
石原芫爾(光緒十五年-昭和二十四年)
昭和三年任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與板垣征四郎合作進行滿洲武力占領計劃,驅逐中國勢力,令滿洲得以建國,戰績彪炳,其後於康德八年主導東亞連盟運動,主張日滿中提攜。
--------------------------------------------------------------------------------
板垣征四郎(光緒十一年-昭和二十三年)
昭和四年任關東軍高級參謀,與石原芫爾先生共同實行滿洲武力占領計劃,光復滿洲,建國後任執政顧問及關東軍參謀長等職。
--------------------------------------------------------------------------------
土肥原賢二(光緒九年-昭和二十三年)
身為日本陸軍的中國通,通曉中國語,昭和三年任奉天督軍顧問,翌年成為奉天特務機關長,策劃滿洲事變,其後任奉天臨時市長。在建國之際,從天津救出 溥儀陛下。大東亞戰爭中,主張對中強硬,歷任滿洲東部駐屯軍中要職。
--------------------------------------------------------------------------------
本庄 繁(光緒二年-康德十二年)
滿洲事變中任關東軍司令官,清剿中國軍閥張學良、馬占山等人,翌年發表「滿蒙共和國統治大綱案」及「滿蒙自由國家成立案大綱」,是滿蒙獨立運動的友人。
--------------------------------------------------------------------------------
岸 信介(光緒二十二年-昭和六十二年)
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首席畢業生,康德三年成為滿洲國實業部總務司長,後任總務廳次長,參與滿洲開發五年計劃,是滿洲革新官僚的代表,與東條英機、星野直樹並稱「滿洲三角同盟」。 _________________ 支那的失败,就是我的快乐!
华东独立 http://huachukok.freeforums.org/index.php
计算机技术 http://qxbbs.org/viewforum.php?f=10
台灣共和國論壇
http://www.republictaiwan.com
满洲国 http://www.manchukuo.org/ |
|
Back to top |
|
 |
支他妈的那帮鸟人
Joined: 25 Jul 2008 Posts: 4
|
Posted: Sun Aug 24, 2008 3:56 am Post subject: Re: 滿洲國歷年功臣名單(不少日本功臣) |
|
|
13号黑色星期五 wrote: | 新滿洲國的重建者--鈕牯錄‧愍鎊
鈕牯祿先生是前滿洲國國民的子孫,現居國外,是一位大學學者,致力於研究滿洲歷史與政治,並認識到滿洲人應該重新擁有自己的國家,所以在公元二○○四年與葉赫那拉.慧君等有志於滿洲民主運動的人士在海外成立了滿獨組織「滿洲國臨時政府」,先後任職主席及總理大臣,從事滿洲復國的工作,受到滿獨人士的愛戴及支持,是現代滿洲獨立運動的鼻祖。
--------------------------------------------------------------------------------
滿獨運動的虔誠信徒--葉赫那拉.慧君
葉赫那拉.慧君女士是一位海外民主人士,一直相信滿洲應該擁有自己的國家,反對外國殖民獨裁統治,所以一向有滿獨思想,認識鈕牯祿.愍鎊先生後,更協助籌備並成立了「滿洲國臨時政府」,主要從事對外宣傳事務,也是「王道主義」的忠實信徒。
|
この二つの写真はすごく面白い。貴様はこれが本物だと信じれば知能指数がきっと80以下でござる。  |
|
Back to to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