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age looks plain and unstyled because you're using a non-standard compliant browser. To see it in its best form, please upgrade to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web standards. It's free and painless.

Richter | 18 June, 2008 21:07



1959~1972 年,國防研究院陸續出版全五冊的《中華民國地圖集》與全五冊的《世界地圖集》。這一系列地圖集不但被視為是準官方地圖,也成為當時臺灣境內的製圖標準範本。奧妙的是,直到 1972 年《中華民國地圖集第一冊》發行第四版之前,《中華民國地圖集》裡完全找不到釣魚台。那麼,釣魚台跑到哪裡去了呢?原來,它出現在《世界地圖集第一冊》的〈琉球群島圖〉之中。只不過,釣魚台在該圖幅裡不叫釣魚台,而是叫做「尖閣群島」。它與臺灣之間,還標示著非常清晰的國界線。這幅地圖,讓臺灣在往後的釣魚台主權爭議中吃了大虧。


為什麼這幅地圖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我們得看看這幅地圖是誰製作的。


(圖二)

主編張其昀,他是何方神聖?我們不妨來瞭解一下張其昀的事蹟。

1. 浙江寧波人,曾任老蔣的秘書。換言之,他不但是老蔣的同鄉,也是親信。

2. 曾任教育部長、第一屆 (萬年) 國民大會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考試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換言之,他是不折不扣的黨國大老。

3. 他的著作包括:《三民主義概論》、《中國國民黨六十年奮鬥史略》、《國父全書》、《蔣總統八十晉九誕辰紀念論文集》等等。換言之,他是黨國思想的創作者之一。

4. 他在臺灣重新成立中國地理學會,擔任二十多年的會長,是地理學界與製圖界的領袖。

5. 他創辦了中國文化大學。當年政府緊縮高等教育,不讓私人辦大學,他卻是例外。由此可見他黨政關係之雄厚。

1958~1972 年,張其昀主持國防研究院,編繪《中華民國地圖集》與《世界地圖集》。當時地圖受到嚴格的管制,民間只能繪製街道圖。因此他主編的這一系列地圖集,被視為具有準官方色彩。另一方面,他的地圖編繪工作,也確實動用了很多軍方的人力與資源。由此可見,《中華民國地圖集》與《世界地圖集》是當時臺灣最權威、最具代表性的地圖。這一系列地圖集對釣魚台的處理方式,當然也就具有重大影響力了。

《世界地圖集第一冊》是 1965 年初版的,當時釣魚台被畫成琉球群島的一部份。此外,在 1967 年三版的《中華民國地圖集第一冊》與再版的 《中華民國地圖集第五冊》中,仍然見不到釣魚台的蹤影。直到 1971 年,釣魚台主權爭議爆發,這一系列地圖集簡直自己打了臺灣方面一巴掌。日本方面更不會放過這個大好良機,也引用這一系列地圖集來證明:臺灣方面原本主張釣魚台是琉球群島的一部份。

據一位地圖學的老教授指出,老蔣為此大為火光,導致國防研究院關門。不過在關門之前,國防研究院得趕快亡羊補牢。具體的成果就是在 1972 年發行第四版的《中華民國地圖集第一冊》,將釣魚台畫進領域內。此外,捅出最大摟子的《世界地圖集第一冊》之〈琉球群島圖〉,也得趕快塗改。於是,出現了下面這個版本。


(圖三)

相較於原始版本,國界線重新畫了一條 (不過好像畫得太粗了點),尖閣群島被改成釣魚台列嶼。此外,魚釣島、赤尾礁、黃尾礁、北小島、南小島分別改成:釣魚台、赤尾嶼、黃尾嶼、北小礁、南小礁 (不過塗改的痕跡有些明顯)。這幅塗改版何時問世呢?版權頁是這樣記載著。


(圖四)

奧妙的是,塗改版依舊宣稱其為初版,並且把初版日期定為 1966 年。版權頁刻意加上的許可證,日期也是 1966 年。然而,真正的初版日期應該是 1965 年,漏網之魚的圖二即是明證。那麼,塗改版真的是 1966 年推出的嗎?我們認為這個日期是捏造的。塗改版的版權頁刻意加了一行字:「本圖集界線不作政治依據」。然而,1965 年初版的《世界地圖集第一冊》並沒有這一行字,1968 年以後初版的第二冊至第五冊也都沒有這一行字。只有塗改版有這一行字。如果塗改版夾在 1965 年與 1968 年之間,未免顯得過於突兀。因為五冊的格式都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塗改版不一致。

另一個間接的證據來自國中地理教科書。當時地理教科書的地圖係《中華民國地圖集》與《世界地圖集》的簡化版。事實上,張其昀本身亦為地理教科書的編輯委員。然而,1970 年發行的國中地理第四冊依據的仍是原始的《世界地圖集第一冊》。直到 1971 年,國中地理第四冊的〈琉球群島地形圖〉才改成塗改版的樣子。如果塗改版是在 1966 年推出,為什麼國中地理教科書直到 1971 年才修改呢?

話說回來,塗改版其實也沒改乾淨。在英文地名索引中,仍可找到「Senkaku Gunto」(尖閣群島) 的條例。但根據該條的指示來到圖三後,卻找不到地名。

身為老蔣同鄉與親信、黨國大老、黨國思想創作者的張其昀,大概沒想到他在地圖上的「差之毫釐」,竟會導致在主權爭議的「理」上「失之千里」。


註:本文與黃清琦 (政大外交所國際關係組碩士) 合作完成。

聲名:本文所引用的地圖內容,不代表作者立場。



引用網址:
地圖權力學::迴響(12)::引用(0)::人氣(6449)

迴響列表(發表留言)

我記得,琉球群島本身也有主權爭議(?)。

weihsi  |  19/06/2008 18:34:21


若依weihsi大的標準
可能很多地區都有主權爭議了
沖繩在絕大部分的場合
都是被認為是屬於日本國的領土

話說回來
台灣與澎湖不也是主權爭議之處?
再看看這次的釣魚台爭議
還真是頗耐人尋味啊

大學生C  |  19/06/2008 18:51:35


大學生C先生可能誤會我的意思,我所說那件事情的並非來自「我的標準」,謝謝。

如果你想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你可以查查牡丹社事件,或叫四重溪事件。或許你就知道我所說的是什麼了。

我記得也因為如此,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之外才還會有個中琉文化經濟協會來專辦琉球事務。

weihsi  |  19/06/2008 21:20:52


要這樣忽視事實和國際法條,隨便地方都可以有主權爭議。

Hydonsingore  |  20/06/2008 01:27:13


琉球是藩屬

琉球是清國的藩屬!
不是清國領土,
怎麼會有主權問題?
閣下要不要加強一下國際法跟歷史常識?
還牡丹社耶!
實在搞不清楚,
為什麼一堆中國派的可以如此無視事實?
還可以振振有詞呢?

曾韋禎  |  20/06/2008 10:15:05


who is japanese pie?

琉球曾為我國藩屬不錯,為日本血洗併吞.琉球王且慘遭烹殺.不過台灣是中國(不要給我戴帽子,中華民國就是中國)領土則係不容否認的史實.若有人是中國派,言下之意就有人是日本派了,無怪乎釣魚台要拱手讓人了.

釣客  |  20/06/2008 11:34:24


What is Chinese ?

中國從未擁有過尖閣諸島的領土主權一分一秒。如果認同尖閣諸島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話,也等於認同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台灣釣客  |  20/06/2008 11:38:50


曾韋禎先生,第一次有人說我是中國派的。哈哈,果然像你的「一貫發言」。

我的意思是,中華民國政府就是曾經如此「需要加強國際法跟歷史常識」指稱琉球藩屬問題然後引伸到主權問題。我想相信我所說的你不陌生吧。

Richter 說本篇地圖有準官方性質,那麼將琉球隔開不就自打嘴巴了嗎?

我還是要說,我所說那件事情的並非來自「我的標準」,而是看到本篇文章忽然想到這事情而已。所以才在後頭加上一個問號。以示揶揄。

weihsi  |  20/06/2008 11:57:49


很抱歉,我誤會你說法。
如果你可以一次表達清楚,
應該不會產生類似誤會。

曾韋禎  |  20/06/2008 12:37:00


weishi:
其實我本也認為您是揶揄口吻
只是就事實(中華民國對許多"領土"的宣稱)作回應而已

大學生C  |  20/06/2008 21:13:36


我也為我的發言不精確及不恰當向兩位與在此留言的朋友致歉。我下次會盡量表達清楚的。謝謝大家的指證 ^^

weihsi  |  20/06/2008 23:12:29


中華民國的認識變化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ing info.
I could understand how the ROC's attitude changed about the Senkaku islands.

God bless Taiwan(not ROC)!

高瀬重人  |  22/06/2008 22:17:04


迴響列表(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