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发布“饺子事件”:可能和其他商品混放所致

2008-03-16 00:01:11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网友评论 0 点击查看
  •   核心提示:日本公布“饺子事件”最新进展,可能是在堆放饺子等商品时,又塞入带有甲氨磷农药的货品,造成含有农药的产品污染了速冻饺子。

中国青年报3月15日报道 据日本共同社、《朝日新闻》3月9日报道,日本兵库县警方从退货、封存的中国天洋食品厂生产的39袋饺子外包装上,检测到甲氨磷成分。这批饺子和引发“饺子事件”、吃后出现昏迷症状的小女孩所吃饺子,系同一天生产的同一产品。

据报道:日本兵库县警方在对“中国冷冻饺子中毒事件”侦查发现,从(关西等地方退货并封存于大阪冷库的未开封的)饺子袋外侧,检测到甲氨磷农药成分,其中有一袋速冻饺子的包装袋左上方有月芽状(长约1毫米)的破口,从该破损袋内侧、饺子皮上、存放该袋饺子的浅底整理盒里,都检测到同样的农药成分。

日本警方说,这39袋(从外包装上检测到甲氨磷成分的)饺子,是中国天洋食品厂于去年10月1日生产的。这和引发“饺子事件”、食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小女孩所吃饺子系同一天生产的同一产品。这批被检测的饺子是“饺子事件”发生后购买者所退的货品。

对于检测结果,《朝日新闻》认为,这可能是在堆放饺子等商品时,又塞入带有甲氨磷农药的货品,造成含有农药的产品污染了速冻饺子。至于是在运输过程中还是在装货时,以及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这种情况,该报道没有进一步分析。

据中国公安部此前对“饺子事件”中的塑料包装袋进行的渗透实验表明,在-18℃条件下(饺子在仓储、运输、销售时的冷藏温度),浓度分别为1%、10%、30%、60%的甲胺磷农药溶液,在10小时内均可从包装袋外侧渗透到袋内侧。

兵库县警方决定对引发“饺子事件”的同一种、同一天生产的200袋饺子进行调查检测。这39袋有毒饺子是大阪府警科学搜查研究部检测出来的,其他一部分已委托大阪府警和京都府警检测。

该检测结果可能成为是“饺子事件”的重大进展,但不知为何,日本媒体反应冷淡,很多媒体只字未提,这和事件发生时各媒体争相报道形成强烈反差。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李荆涛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有道
匿名
网易新闻,满足你的知情权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客服电话:020-83568090 主编信箱 给网易提意见 网站地图 历史回顾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