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渲染吃中国饺子“中毒” 引日本食品市场恐慌
日本媒体围攻中国饺子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本报记者 石华●郭隽
     ( 2008-02-01 第16版 ) 【字号 】【打印】【关闭
  日本1月31日几乎所有媒体都大篇幅报道所谓食用中国生产的速冻饺子造成中毒的事件。尽管中方在接到日本的通报后迅速进行调查,结果并未发现该产品含有日方所称的剧毒农药甲胺磷,但在中毒真正原因尚未弄清的情况下,日本已将事情的责任推到中方头上,断言是“生产包装的过程混入了剧毒农药”,有媒体还报道称日本已向中国提抗议。日本媒体众口一词怪罪“中国毒饺子”,使日本市场出现了一股“中国食品恐惧症”。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31日下午称,目前有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有关结果还没有查明,日方也没有作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判断,在这个时候作结论性的判断我认为需要小心,新闻报道更要谨慎,这才是对消费者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饺子惊现“剧毒农药”

  1月30日,日本最大电视台NHK在晚7点的新闻节目中报道称,从去年12月28日至今,千叶县和兵库县先后出现3起食用中国产速冻饺子后呕吐、腹泻的中毒事件,涉及3个家庭的10人,其中一个5岁女童一度病情危急。目前,这些出现中毒症状的民众已经基本康复。据报道,千叶警方对22日最新的一起中毒事件受害者胃中残留物质及饺子包装袋进行了化验,检出了剧毒农药甲胺磷的成分。报道称,上述三起事件的中毒者吃的饺子,都是由中国河北食品进出口集团天洋食品厂生产,日本JT食品公司进口到日本的。

  从30日晚到31日一整天,日本各大报纸、广播和电视台对此事的报道形成爆炸性的高潮。多家电视台新闻的字幕中,都离不开“中国毒饺子”这个令人恐怖的字眼。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甲胺磷属剧毒农药,1.5克就能让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人死亡。报道称,甲胺磷在日本是已经基本不使用,但在中国是常用农药。《产经新闻》称,该农药已不在日本使用,所以没有在进口食品检测之列,这也许就是导致中毒发生的原因之一。不过,事实上,早在2003年12月,中国农业部就公告逐步取消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使用,在2007年1月1日前已完全禁止。

  宣称“中国食品厂混入剧毒”

  日本媒体甚至出现了“在中国食品加工厂中混入剧毒农药”的猜测。日本《每日新闻》31日称,日本警方对有问题饺子的包装袋检查后,没有发现孔洞,因此认为剧毒农药“在中国的生产阶段混入的推断比较自然”。日本农林水产省认为,饺子在冷冻前都经过加热处理,而甲胺磷加热后会被分解,因此农药是饺子所含蔬菜中残留的可能性极低,“而在工厂加工过程混入的可能性比较高”。日本一个名为“创造价值”的网站甚至把此事称为“杀人未遂事件”,称“中国毒饺子”让5岁幼儿病危,警方正以杀人未遂案展开调查。不过,食品厂加工食品时会用“剧毒农药”,即便在中国也闻所未闻,日媒体的猜测对中国公众来说可信度不高。

  不过,日本也有民众对进口商JT食品公司提出质疑。31日下午,日本TBS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中国毒饺子”专题节目,除了对中国“毒饺子”的谴责外,也有观众提出疑问,为什么事件发生1个多月才公之于众?据称,当前两起中毒事件发生后,接到报告的JT食品公司检查了食品的味道和外观并做了微生物的检查后,由于未发现异常,于是就把事情隐瞒下去了。据日本媒体报道,JT食品公司与曾经制造“假牛肉”等多起食品伪造事件的加藤吉公司同属一个母公司。去年,日本的假食品事件不断,就连日本2007年的年度汉字都是一个“伪”字。

  日本政府1月31日上午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称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防止再次出现类似事件,会议并未对事情原因作出明确判断,只是称要尽快查明原因,再向国民公开。不过,据共同社报道,农林水产大臣若林正俊会后直接指责中国,称“必须向中方提出,不要在生产现场使用有毒物质。”

  日本民众中也产生了一种“中国食品恐惧症”。日本《每日新闻》31日晚刊称,媒体报道“中国毒饺子”问题后,各地的保健所不断接到消费者表示担心的电话,进口商则接到大量的抗议电话。许多地方对中国产的食品进行大检查,超市忙着撤下和回收相关商品,学校食堂开始清除相关食品,“对中国食品的不信任感覆盖了整个日本列岛”。

  日本右翼报纸《产经新闻》31日发表社论称,这是人命关天的大问题,绝不能过低估计。此前,从中国进口的鳗鱼中已经检出过抗菌素,从冷冻毛豆中发现除草剂,从菠菜中查出残留农药,中国食品安全性非常成问题,日本消费者今后将越来越疏远中国食品。北京即将举办奥运会,其形象受损程度难以衡量,应该知道恢复信任更不容易。

  中国饺子没查出农药

  在接到日本方面的通报以后,中方迅速作出反应,不到24小时便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法新社评论称,中方反应的迅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初步调查和检测显示,此次出事饺子分别为2007年10月1日和10月20日生产的猪肉白菜馅的速冻饺子,出口前已对生姜、大白菜等原料进行甲胺磷等农残检测,均合格。1月31日早晨,对留样饺子和正在使用的原辅料的临时检测结果也为甲胺磷未检出,且企业生产加工记录齐全。中国质检总局还表示,为确保出口食品的安全和对此事件的高度负责,已要求企业对在日本的产品和正在途中的产品立即召回,并请河北省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并表示将派专家赴日本同日方共同合作查清问题。

  一些日本媒体对事件连续追踪。在1月31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追问道,为什么中国媒体几乎没有报道此事?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称,“这恰恰是中国媒体和日本媒体在处理有关报道问题上态度不太相同的地方”。刘建超表示,“所谓的食用中国生产的饺子造成中毒的事件还在调查中,有关结果还没有查明,日方也没有作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判断,目前有关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在这个时候作一个结论性的判断我认为需要小心,新闻报道更要谨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将继续尽最大努力查清有关问题,同时也愿意与日方合作调查。我觉得这才是对消费者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刘建超否认收到日本对中国有关抗议。他说,要指出的是,在事情调查清楚之前提出抗议也是不合逻辑的。

  防止有人把它政治化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日本问题专家唐淳风曾多次与日方进行过有关农产品贸易方面的谈判。听到日本爆出“中国毒饺子”事件后,他表示担心,日本媒体喜欢把一些事情炒作得骇人听闻,以前出过“中国保健品吃死日本人”的有争议新闻,现在又爆出“中国毒饺子”事件,他认为应当等待调查结果。

  唐淳风说,中国厂家绝不会故意把有毒的东西出口到日本。实际上日本人虽然讲究食品安全,但也出过不少食品安全问题。他说,2005年禽流感发生期间,京都一家养鸡厂在发现有禽流感后,连夜屠宰这些鸡然后推向市场,造成了禽流感的蔓延;千叶县一家养牛场,把疯牛病检查呈阳性的牛宰杀后推向市场;最典型的是日本某牛奶公司,在发生过一次导致5200多人中毒的事件后,又把收回的牛奶重新出售出去。

  唐淳风说,事情正在调查中,但总的来说,农产品与食品安全和贸易摩擦的背后,实际上牵动着日本一根敏感的神经,那就是日本的战略安全问题。日本农业人口老化,农产品自给率一直很低,2005年时仅为26%。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是42%,低于该比例就会处于战略被动。日本一些政客对此非常担心。由于日本农产品的价格很高,而中国农产品和食品的价格低,日本商人愿意从中国进口,获取巨额利润。唐淳风说,在这种矛盾的背景下,中日农产品和食品贸易纠纷会很多,中国的贸易环境就会很复杂。

  中国社科院日本问题专家高洪表示,无论如何,发生日本消费者中毒事件,这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从逻辑上来说,中方的生产企业和质检部门,没有人不爱护自己的商品与商誉的,不可能对有毒的饺子放行;而在食品生产现场用剧毒农药,更是不可思议。现在中国政府已经公布了有关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说明事件的原因应该存在其他可能性,包括在日本的储存过程等某个技术环节出问题,甚至也不应排除有人故意而为的可能性。日本国内对中国产品的态度很复杂,也有人不愿意看到中日关系迅速升温。高洪呼吁,日本和中国方面应加强联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查清事实真相,而不应该在全部事实真相出来以前不负责任地把所有过错立即怪罪到中方头上。▲

 
     ( 2008-02-01 第16版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